孫禮雪 關麗杰 馬曉彤 高潔 張洪雨 商今雨
摘要:探討補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抑菌活性及田間防治效果。采用孢子萌發抑制率法和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補骨脂種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按照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在5省5地進行茶餅病田間試驗。室內抑菌活性試驗結果表明,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隨著藥劑濃度的增加而增加,其EC50分別為12.925 mg/L和6.074 mg/L。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00~2.67 mg/kg時,其對茶餅病的防治效果為68.08%~83.78%,其防治效果相當或優于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
關鍵詞:生物農藥;茶餅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 抑菌活性; 田間防治效果; 補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種子提取物
中圖分類號:S432;S435.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4)05-0050-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9???????????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Psoralea corylifolia seeds extract against Exobasidium vexans
SUN Li-xue1, GUAN Li-jie1, MA Xiao-tong2, GAO Jie1, ZHANG Hong-yu1, SHANG Jin-yu1
(1.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42,China;
2.Chaoyang Yanwangbizi Reservoir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122099,Liaoning,China)
Abstract: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Psoralea corylifolia seeds extract against Exobasidium vexans were explored. The spore germination inhibition rate method and mycelium growth rate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Psoralea corylifolia seeds extract, and the field trials of Exobasidium vexans were carried out in five provinces and five places according to the pesticide field efficacy trials guideline. The indoor antifungal activity test showed that Psoralea corylifolia seeds extract had an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spore germination and mycelium growth of Exobasidium vexans, and the inhibi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rug concentration, with the EC50 of 12.925 mg/L and 6.074 mg/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field trials showed that when the dosage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Psoralea corylifolia seeds extract microemulsion was 2.00~2.67 mg/kg,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s of Exobasidium vexans was 68.08%~83.78%, which was equivalent to or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agent 3% polyoxin wettable powder.
Key words: biological pesticide; tea cake disease(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 antifungal activity; field control effects; Psoralea corylifolia seeds extract
收稿日期:2023-04-23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SQ2020YFF0411744);遼寧省教育廳項目(LJKMZ20220787)
作者簡介:孫禮雪(1997-),女,遼寧大連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生物農藥與生物技術,(電話)17824252854(電子信箱)
2322911311@qq.com;通信作者,關麗杰(1968-),女,遼寧沈陽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生物農藥與生物技術研究,
(電話)13840081801(電子信箱)guanlijie6868@syuct.edu.cn。
孫禮雪,關麗杰,馬曉彤,等. 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的抑菌活性[J]. 湖北農業科學,2024,63(5):50-55.
茶餅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1-4]是由外擔子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這種病原菌攻擊茶樹的嫩葉,導致茶樹病葉所制成的干茶易碎且滋味異常苦澀、茶葉色澤昏暗,品質下降[5,6]。同時,中國每年由于茶餅病而導致的減產可達20%~30%[7]。
在生產中通過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8-10]、強化對茶園的栽培管理[11,12]以及噴施藥劑等措施防治茶餅病,其中藥劑噴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梁碧元等[13]進行了8種殺菌劑防治茶樹茶餅病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8種殺菌劑均可提高對茶餅病的防治效果,能穩定控制病斑,使病葉率下降。其中53.80%氫氧化銅(可殺得)1 100倍稀釋液、25%吡唑嘧菌酯(凱潤)1 560倍稀釋液、15%三唑酮1 650倍稀釋液對茶餅病的防治效果較好,2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88.14%、84.75%、83.05%。使用化學藥劑,農藥易殘留、不易降解,對環境和茶葉品質影響較大,致使茶葉出口困難,故化學藥劑的使用受到制約[14,15]。生物藥劑由于具有無污染、無公害、易降解、不易產生抗藥性等特點越來越受到重視。市面上防治茶餅病的生物藥劑有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蛇床子素水乳劑、波爾多液可濕性粉劑、丁子香酚可溶液劑、井崗·蠟芽菌水劑、大黃素甲醚水劑以及氨基寡糖素,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陳德西等[16]進行了6種生物農藥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10%多抗霉素B對茶餅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達98.39%。李向陽等[17]通過試驗篩選對高海拔茶樹茶餅病防治效果較好的生物藥劑,結果表明10%多抗霉素對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和銅仁市德江縣高海拔區茶餅病的防治效果分別為62.43%、58.17%,與5%氨基寡糖素混配后防治效果顯著提升,分別達67.30%、72.77%,二者混配后可用于高海拔茶區茶餅病的防治。
補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種子提取物微乳劑[18,19]是一種植物源殺菌劑,其有效成分來源于豆科植物補骨脂。在農業方面,其可以有效防治多種病害,如蘋果腐爛病[20]、水稻稻瘟病[21]、黃瓜細菌性角斑病[22]等。本研究通過室內抑菌活性試驗測定了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的抑菌活性,按照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GB/T 17980.82—2004在廣東省廣州市、安徽省六安市、湖南省張家界市、重慶市合川區、湖北省利川市開展防治茶餅病的田間藥效試驗,為其在茶樹上的應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菌種 茶餅病菌(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分離自福建省政和縣大紅村福安大白。
1.1.2 儀器與試劑
1)儀器。生化培養箱(SPX-250B-Z型)、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BXM-30R型),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單人凈化工作臺(SW-CJ-IG型),蘇州凈化儀器有限公司;SCOUT電子天平(SCA210型),臾豪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振蕩培養箱(TSQ-280型),上海精宏試驗設備有限公司;生物顯微鏡(CX33型),濟南來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2)試劑。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含2%苯丙烯菌酮),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含0.2%苯丙烯菌酮),沈陽同祥生物農藥有限公司;多抗霉素原藥(31.5%)、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山東魯抗生物農藥有限責任公司。
1.2 方法
1.2.1 孢子萌發試驗 從茶餅病菌平板上切取菌餅,用接種針將菌塊移植于PDA平板中央,置于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5 ℃條件下培養30 d后,向茶餅病菌平板中加入無菌葡萄糖水(含2%的葡萄糖)?? 5 mL,用毛刷沿著同一方向輕輕刷洗茶餅病菌平板表面,再經4層紗布過濾,得到濃度為1×105~1×106個/mL的孢子懸浮液。
用溶劑丙酮將補骨脂種子提取物溶解,配制成濃度為10、30、90、270、810 mg/L的溶液,分別取上述藥液10 μL和孢子懸浮液190 μL置于24微孔板中,致使藥劑終濃度分別為0.5、1.5、4.5、13.5、40.5 mg/L,每處理重復3次,以CK與多抗霉素原藥作為對照。將上述處理置于恒溫培養箱中培養,以萌發芽管長度為茶餅病菌孢子直徑的1/2時視為萌發。當空白組的孢子萌發率達90%以上時,每處理隨機選取200個孢子,統計孢子萌發數目并計算萌發抑制率。
孢子萌發抑制率=[對照孢子萌發率-處理孢子萌發率對照孢子萌發率×]100%?????? ? (1)
1.2.2 抑菌活性試驗 用丙酮將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完全溶解后,取適量加入PDA培養基中,充分搖勻,配制成終濃度為10、30、90、270、810 mg/L的含藥培養基,以無菌水、多抗霉素原藥加入培養基中作為對照,然后倒入玻璃培養皿內冷卻、凝固,備用。
用打孔器從長勢良好的茶餅病菌平板上切取菌餅,并轉接于各處理、對照平板中央,每個處理重復5次,置于25 ℃恒溫培養箱中培養5~7 d,用直尺測量菌落直徑。采用相交垂直線法測量菌落直徑,以其均值減去菌餅直徑即得菌落生長的凈直徑。
抑制率=[對照菌落直徑-處理菌落直徑對照菌落直徑]×100%
(2)
1.2.3 田間防治效果試驗
1)供試作物位置及環境條件。廣東省廣州市試驗地位于增城區寧西鎮馮村華南農業大學試驗基地茶園,土質壤土,有機質含量高。試驗地栽培條件均勻一致,管理水平高,長勢較好。
安徽省六安市試驗地位于霍山縣漫水河鎮平田村,在山地地區,茶樹樹齡10年,土質沙壤土,肥力中等。茶園雨量充沛,排水方便。2021年3月24日施尿素240 kg/hm2作為春茶肥,2021年7月10日施復合肥180 kg/hm2,定期進行人工除草。
湖南省張家界市試驗地位于桑植縣八大公山鎮馬龍山村,試驗田面積為667 m2,土質為黃壤土,土壤pH為6.2,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5%。
重慶市合川區試驗地位于鹽井鎮,土質壤土,pH為6.1。水分充足,肥力均勻,常年修剪。茶園管理較好,栽培規范,密度合理,雜草拔除及時。
湖北省利川市試驗地位于涼霧村,海拔800 m左右,多霧天氣多,歷年茶樹茶餅病發生較重。土質為黃壤土,土壤pH為7.1,有機質含量為1.6%。
上述各試驗點施藥前經隨機調查無其他病害或明顯蟲害。試驗開始至試驗結束,未施用其他防治茶餅病藥劑。按照茶樹生產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各地處理一致,茶樹長勢一致。
2)供試藥劑及處理。共設4個處理,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1.33、2.00、2.67 mg/kg),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0 mg/kg),以清水為對照(CK),具體藥劑用量見表1。
3)小區安排。分別在廣東省廣州市、安徽省六安市、重慶市合川區、湖北省利川市試驗地劃分4個區組,共20個小區,每小區20 m2,隨機區組排列。試驗設5個處理,每個處理設4次重復。湖南省張家界市試驗地劃分為4個區組,共20個小區,每小區15 m2,隨機區組排列。試驗設5個處理,每個處理設4次重復。小區間設隔離區,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
4)施藥方法。對水噴霧,使用背負式噴霧器進行藥物噴施。于茶樹茶餅病發生初期進行第一次施藥,共施藥3次,施藥間隔為7~10 d,試驗藥劑用水量900 L/hm2。按照試驗劑量,以試驗小區為單位配制藥液、施藥。從小區一側開始施藥,由低濃度到高濃度向小區勻速噴霧,不重噴、漏噴,保持噴幅及噴灑高度一致,以葉片藥液不滴落為宜。
5)調查方法。參考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GB/T 17980.82—2004《殺菌劑防治茶餅病》。每小區隨機選取新梢下第3片葉,調查50~100片葉,記錄調查的總葉數、各級病葉數。
分級方法:0級,無病斑;1級,每片葉有病斑5個以下;3級,每片葉有病斑6~10個;5級,每片葉有病斑11~15個;7級,每片葉有病斑16~20個;9級,每片葉有病斑21個以上。
6)藥效計算方法。采用Excel軟件和鄧肯法(DMRT)對數據進行分析,并用SPSS軟件協助完成統計分析。病情指數按式(3)計算。
病情指數=[各級病葉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葉數×9×100]
(3)
防治效果按式(4)計算。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 ???????(4)
式中,CK0為空白對照區施藥前病情指數;CK1為空白對照區施藥后病情指數;PT0為藥劑處理區施藥前病情指數;PT1為藥劑處理區施藥后病情指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劑對茶餅病菌孢子萌發的抑制活性
采用孢子萌發抑制率法測定不同濃度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孢子萌發的抑制活性。由表2可知,隨著補骨脂種子提取物濃度的增加,對茶餅病菌孢子萌發的抑制活性逐漸增加。當藥物濃度為0.5、1.5、4.5、13.5、40.5 mg/L時,抑制率分別為47.37%、76.84%、85.26%、90.00%、93.16%,EC50為6.074 mg/L。當多抗霉素原藥濃度為5.0 mg/L時,抑制率為37.37%,說明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孢子萌發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2.2 不同藥劑對茶餅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活性
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的抑制活性。由表3可知,當藥物濃度為10、30、90、270、810 mg/L時,對茶餅病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分別為50.25%、53.40%、66.67%、71.97%、81.09%。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的抑菌率隨著藥劑濃度的增加而增加,EC50為12.925 mg/L。當多抗霉素原藥濃度為100 mg/L時,抑制率為55.89%,由此可知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3 不同藥劑對茶餅病的田間防治效果
2.3.1 田間試驗結果 廣東省廣州市的試驗結果(表4)表明,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67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67.74%、74.79%、79.81%,藥劑防治效果隨施藥次數的增加而提高;當有效成分用量為2.00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63.61%、67.56%、74.27%;當有效成分用量為1.33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59.36%、64.13%、66.74%;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63.01%、67.35%、74.64%。
差異顯著性結果表明,第三次施藥后7 d,不同濃度的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處理間的防治效果差異顯著。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67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顯著優于對照藥劑;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00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相當,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故供試藥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00~2.67 mg/kg時對茶餅病的防治效果較好。
安徽省六安市的田間試驗結果(表5)表明,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67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74.90%、76.84%、80.78%;當有效成分用量為2.00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70.92%、73.54%、75.54%;當有效成分用量為1.33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64.49%、68.17%、71.21%;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70.14%、73.86%、76.50%。
差異顯著性結果表明,第三次施藥后14 d,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67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顯著優于有效成分用量2.00 mg/kg。與對照藥劑相比,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67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優于對照藥劑,但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00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相當,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故供試藥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00~2.67 mg/kg時對茶餅病的防治效果較好。
湖南省張家界市的田間試驗結果(表6)表明,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67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25.00%、61.49%、72.61%;當有效成分用量為2.00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18.98%、51.60%、66.58%;當有效成分用量為1.33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13.64%、43.74%、60.22%;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21.90%、54.46%、70.33%。
差異顯著性結果表明,第三次施藥后7 d,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不同濃度處理間的防治效果差異顯著。與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相比,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67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優于對照藥劑,但二者在第一次、第三次施藥后無顯著差異。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00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低于對照藥劑,且差異顯著。表明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67 mg/kg時對茶餅病的防效較好。
重慶市合川區的田間試驗結果(表7)表明,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67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68.60%、78.06%、83.78%;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00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61.58%、70.70%、78.34%;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1.33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58.19%、66.29%、74.06%;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61.79%、71.73%、77.41%。
差異顯著性結果表明,第三次施藥后10 d,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不同濃度處理間的防治效果差異顯著。與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相比,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67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顯著優于對照藥劑,有效成分用量2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相當,無顯著差異。故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00~2.67mg/kg時對茶餅病的防治效果較好。
湖北省利川市的田間試驗結果(表8)表明,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67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49.14%、57.12%、68.08%;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00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45.87%、54.73%、62.27%;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1.33 mg/kg時,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41.24%、50.40%、56.79%;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3次施藥后防治效果分別為46.57%、56.46%、65.81%。
差異顯著性結果表明,第三次施藥后10 d,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67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優于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但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2.00 mg/kg處理的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相當,且二者之間無顯著差異。故當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有效成分用量為2.00~2.67 mg/kg時對茶餅病的防治效果較好。
2.3.2 安全性調查 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在推薦使用劑量范圍內施用,茶樹植株、葉片未見明顯畸形或黃化等現象,說明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對茶樹沒有產生藥害,試驗期間也未發現該藥劑對其他生物有明顯的影響。
3 小結與討論
茶餅病是茶樹的嚴重病害之一,常用防治茶餅病的方法大多以化學藥劑為主,使用化學藥劑農藥易殘留、不易降解、對環境和人畜影響較大、易產生藥害等。而植物源農藥由于具有無污染、無公害、易降解、不易產生抗藥性等特點越來越受到重視。本試驗采用室內抑菌活性試驗,測定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的抑菌活性,并通過田間試驗驗證防治效果。
茶餅病菌室內抑菌活性試驗表明,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茶餅病菌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濃度范圍(10~810 mg/L)內,其抑制率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加,EC50分別為12.925 mg/L和6.074 mg/L。
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可以有效防治茶樹茶餅病。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推薦有效成分用量為2.00~2.67 mg/kg,對茶樹茶餅病的防治效果相當或優于對照藥劑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防治效果可達68.08%~83.78%。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在制劑用量范圍(10~810 mg/L)內對茶樹安全,于茶樹茶餅病發病初期開始施藥,共施藥3次,間隔7~14 d。此外,對于施藥次數和間隔天數可視茶餅病發生時期和發展程度等具體情況靈活調整。
參考文獻:
[1] SEN S,RAI M,DAS D,et al. Blister blight a threatened problem in tea industry: A review[J].Journal of king saud university-science,2020,32(8):3265-3272.
[2] LIU S A,ZHANG S H,HE S N,et al.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lipid metabolism pathway modulated by tea field microbe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to promote disease[J].Horticulture research,2023,10:uhad028.
[3] 張 瑾,王志博,郭華偉,等.茶餅病研究進展[J].植物病理學報,2023,53(6):1003-1013.
[4] PANDIAN J A,NISHA S N,KANCHANADEVI K,et al. Grey blight disease detection on tea leaves using improved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J].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2023,2023:7876302.
[5] 楊 丹,黃大野,曹春霞,等.茶樹茶餅病防治研究進展[J].湖北農業科學,2019,58(S2):67-70.
[6] 張 瑾,孫曉玲,肖 強.茶樹嫩葉上的“白饅頭”——茶餅病[J].中國茶葉,2021,43(4):32-34.
[7] CHALIHA C,SRIVASTAVA R,KALITA E,et al. Rapid and precise detection of cryptic tea pathogen Exobasidium vexans: RealAmp validation of LAMP approach[J].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22,39(2):52.
[8] 冉隆珣,陳洪云,肖 星,等.茶餅病高效無害化防治技術[J].中國熱帶農業,2017(4):39-40.
[9] 陳雪芬.我國茶樹病害的發生趨勢與綠色防控[J].中國茶葉,2022,44(6):7-14.
[10] 楊 茸,張秀萍.茶餅病防治藥劑篩選試驗[J].西北園藝(綜合),2022(3):57-59.
[11] 劉 榮,姚玉仙,王淑一,等.都勻毛尖茶餅病的發生與防治[J].福建茶葉,2021,43(5):14-15.
[12] 全昌彬,莫光友.茶餅病藥劑防治研究進展與合理用藥[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10):157-158.
[13] 梁碧元,陳方景.8種殺菌劑防治茶樹茶餅病的效果試驗[J].中國園藝文摘,2013,29(9):46-47.
[14] 王京安,方國斌.茶餅病的發生危害特點及綜合防控對策[J].湖北植保,2016(5):52,33.
[15] 羅全麗,鄭 松,潘曉蓮,等.黔南茶餅病發生規律及防控技術[J].植物醫生,2016,29(5):57-59.
[16] 陳德西,何忠全,黃騰飛,等.幾種非化學藥劑防治茶餅病效果比較[J].四川農業科技,2018(8):39-41.
[17] 李向陽,齊普應,陳 凱,等.幾種生物農藥對高海拔茶區茶餅病的防效試驗初報[J].茶葉學報,2017,58(4):201-203.
[18] 關麗杰.補骨脂抑菌活性成分及其制劑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08.
[19] 關麗杰,趙禮慧,邵 雙,等.補骨脂抑菌活性成分分析及鑒定[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3,29(4):655-660.
[20] 安 瀾,關麗杰.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對蘋果腐爛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中國南方果樹,2021,50(5):130-133.
[21] 張 偉,關麗杰.0.2%苯丙烯菌酮微乳劑的田間應用[J].農藥,2018,57(11):840-843.
[22] 李月娟,關麗杰.補骨脂種子提取物微乳劑對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田間防效試驗[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21,40(3):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