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日,泰國知識產權和國際貿易中央法庭宣判了中國瑞幸咖啡公司控告泰國皇家50R集團(后簡稱50R集團)侵犯商標版權一案,終審結果為瑞幸敗訴。
從2022年親自下場“打假”并獲得泰國法院一審支持,到終審結果反轉,如今的瑞幸不僅失去了在泰國商標的合理使用權,還面臨著被泰國皇家50R集團巨額索賠的風險。幾乎照搬的商標設計為何難判侵權?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品牌出海,又應如何進行商標布局?
2022年,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以后在泰國也能喝到瑞幸咖啡了”,根據拍攝的圖片顯示,此家泰國瑞幸的門店裝潢、logo、咖啡杯和手提袋都采用瑞幸經典的藍白配色,印著瑞幸的小鹿標識,而那時,瑞幸并未走出國門。
2022年8月9日,瑞幸公開“打假”,其發布聲明表示,泰國的瑞幸門店是仿冒門店,該店“向左看小鹿”logo和直接使用luckincoffee名稱已造成對瑞幸品牌嚴重傷害。同年,泰國法院公布了中國瑞幸起訴50R集團惡意注冊商標的一審判決,判中國瑞幸咖啡公司勝訴,并要求50R集團撤銷相關商標注冊,責令50R集團停止使用該商標。
如不停止使用,則每月支付1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2萬元)給中國瑞幸咖啡。50R集團不服判決提出上訴,2023年11月30日該案件再次開庭。
2023年12月1日,泰國知識產權和國際貿易中央法庭公告宣布判決了有關審理中國瑞幸咖啡公司控告泰國皇家50R集團侵犯商標版權案件的最后審判— —判決中國瑞幸咖啡公司敗訴,立刻執行。
2023年12月19日,泰國多家媒體爆料50R集團以中國瑞幸在法庭終審前多次強迫自己停止使用商標、強制扣押財產和高昂訴訟費為由,將中國瑞幸咖啡告上法院,要求其賠償自身嚴重經濟損失,總計100億泰銖(折合人民幣約20億元)。
目前,法院已立案受理。次日,瑞幸回應索賠問題,表示情況有待核實。并且還在結尾打上一句泰文,譯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針對此賠償金額,泰國文華律師事務所向記者表示,據泰國法律規定,如50R集團向中國瑞幸咖啡索賠100億泰銖,則需向法院繳納100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200萬元)的手續費。即使后續雙方和解,法院僅酌情退還少量金額,換而言之,50R集團上訴成本極高,因此索賠金額有待考證。
據悉,泰國皇家50R集團是一家從事零售、新能源、旅游業、房地產、餐飲業等多元化經營管理的泰國本土企業,2020年,50R集團向泰國商務部合法注冊了瑞幸商標,且獲準使用該商標經營銷售茶和咖啡等飲料的咖啡店業務。目前已在泰發展經營了十幾家瑞幸咖啡店。
而瑞幸品牌于2017年成立,中國市場內門店數量破萬。2023年3月6日,瑞幸首次走出國門,在新加坡開啟海外賽道。泰國與新加坡同屬東南亞市場,此次商標侵權案敗訴,為瑞幸的海外市場開拓敲響了警鐘。
泰國文華律師事務所向記者表示,從法律的角度分析,因為中泰之間沒有簽訂商標國際保護條約,泰國的瑞幸咖啡更早在泰國注冊了商標,并實際使用商標經營該業務,所以泰國瑞幸咖啡商標在泰國區域內是屬于合法注冊和運營的,這可能就是導致中國瑞幸咖啡敗訴的主要原因。跨國商標訴訟案時間長、難度大、成本高,但敗訴的瑞幸仍有翻盤機會。一方面,瑞幸通過證明自身知名度的方式恢復商標權,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商標進行適當修改,嘗試申請差異化的商標。
比瑞幸更早進入海外市場的霸王茶姬也曾遇到過山寨門店,其通過品牌形象和logo的升級化解了風險。
當今,世界已進入品牌全球化時代。據《中國消費品出海洞察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20155億元,對比2019年增長近150%,與之伴隨的,是嚴重的海外商標侵權現象。
據了解,此次泰國的50R集團不僅注冊了瑞幸商標,還申請了阿里、淘寶、天貓系列、美團、拼多多、三只松鼠、鐘薛高、李佳琦、李子柒等國內最熱的品牌名稱。在此之前,德國的歐凱公司也惡意搶注了狗不理、少林寺、老干媽、洽洽等多件中國知名商標。泰國文華律師事務所向記者表示,50R集團經營范圍非常廣泛,注冊商標后,只要對其投入運營或有商務規劃的想法,在泰國都屬于合法行為,難以界定其為惡意搶注。
另據2019年一份關于防范商標在海外被惡意搶注的提案中表示,我國約有超過80個商標在印度尼西亞被搶注,有近100個商標在日本被搶注,有近200個商標在澳大利亞被搶注。
北京普天盛道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雷永軍表示,商標布局是品牌管理中最基礎的一項,商標一旦被搶注,不僅需要付出金錢的成本,也會給消費者造成傷害。“在當地,購買別人手中的商標,不排除有人會漫天要價。但最重要的是模仿者在其他國家也開咖啡連鎖,也叫瑞幸咖啡,那么真假有時候就很難區別清楚,這樣不僅僅會給企業自身造成傷害,也會給消費者造成傷害。”
“市場未啟,商標先行”,商標是品牌的無形資產,泰國文華律師事務所提到,品牌在泰國注冊商標可以申請延伸保護,即企業的目標市場不局限于泰國時,可以同時申請對周圍多至121個國家申請商標的延伸保護。伴隨著企業在海外的發展,當戰略重心轉移到這些國家時,同樣可以維持商標的有效性。
律師建議,企業應防患于未然,合理商業布局,提前按國別注冊商標。因此,出海投資的企業應尋找專業機構做好盡職調查,做好企業合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