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姐弟二人,我是姐姐。2019年底,父親立遺囑確定其名下的一套房屋由弟弟繼承。2022年初,父親名下的房屋被列入拆遷范圍,房屋征收部門答應給父親兩套安置房,父親在補償協議上簽字后,房屋被拆遷。2023年12月,父親因病去世。最近,房屋征收部門通知我們去領安置房鑰匙。我認為自己有權領取其中的一套,而弟弟則認為,安置房只是遺囑所涉房屋外在形態的變化,性質并未發生改變,我無權要求繼承。請問,拆遷所得安置房該如何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遺囑后,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為準。”本案中,你父親在遺囑中將其名下的房屋指定由你弟弟一人繼承后,又與房屋征收部門簽訂補償協議,同意將其名下的房屋拆遷,這表明你父親作出了與立遺囑時意思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而且該行為導致遺囑所涉房屋在繼承開始前因拆遷而滅失。所以,應當視為你父親已經撤回了遺囑。另外,兩套安置房產生于你父親立遺囑之后,屬于其新獲得的財產,不能簡單地認為是遺囑所涉房屋外在形態的變化。當然,如果遺囑人在遺囑中已經明確房屋被拆遷后的受益(安置房或補償款)歸屬,則另當別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你父親的遺囑被視為撤回,就意味著他生前沒有留下遺囑,所以,房屋被拆遷所產生的對價即兩套安置房,應當按照法定繼承辦理,你作為法定繼承人,有權繼承相應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