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惠 蘇剛
摘 ?要:近幾年,國際物流供應鏈所處的環境愈發復雜,供應鏈中斷、失敗的機率很高,因此打造具有韌性的供應鏈來應對突發事件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新疆為例,選取2016—2022年相關數據構建新疆國際物流供應鏈韌性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對各影響因素進行計算分析,結果表明關注民營企業為其提供更好的經營環境是關鍵,其次進一步完善新疆鐵路、公路網絡體系建設仍是重中之重,依據結果為新疆提升國際物流供應鏈韌性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供應鏈;國際物流;灰色關聯度;韌性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274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1.033
Abstract: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has grown in recent years, making it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a resilient supply chain to confront unforeseen events, as the chances of supply chain disruption and failure are considerable. This paper takes Xinjiang as an example, selects relevant data from 2016 to 2022 to buil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 Xinjiang, and uses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each influencing factor,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ying attention to private enterprises to provide them with a better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the key, followed by furthe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ailroad and highway network system in Xinjiang is still the top priority, based on the result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 Xinjiang. Based on the results,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Xinjiang to improve the resilience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supply chain.
Key words: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grey correlation; resili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0 ?引 ?言
近年來受新冠疫情、貿易壁壘、國際關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供應鏈一直處于脆弱狀態,面臨的不定風險顯著增加,如何構建暢通、高效、穩定的供應鏈成為后疫情時代研究熱點[1]。隨著國家與政府對供應鏈韌性的高度重視,以及目前供應鏈風險徒增的現狀,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盛昭瀚、王海燕等學者探討了基于復雜系統供應鏈韌性的內涵和具有的學術價值,闡述了供應鏈韌性的具體體現及特征[2]。劉長儉等運用決策實驗分析和解釋模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中國國際物流供應鏈風險預警體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增強國際物流供應鏈的總體穩定性[3]。
結合現有的文獻,大部分學者認為供應鏈韌性主要體現于供應鏈面對不確定風險時,所表現出的脆弱性、適應性、魯棒性、冗余性[4]。由于供應鏈韌性自身的復雜性使其研究具有一定的難度,目前大部分文獻更多是關于供應鏈韌性的概念界定及整體供應鏈系統的韌性提升,而針對地區及國際物流領域的供應鏈韌性影響評估較少,本文主要以新疆國際物流的視角分析對國際供應鏈的影響。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新疆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新疆對外貿易提供了必備的地理環境。據烏魯木齊海關統計,2023年1—4月,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949.5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82.7%,高于全國增速76.9個百分點,發展態勢持續向好。但是近年來在疫情和國際形勢的影響下,新疆國際物流面臨著口岸通關效率低、班列計劃緊張、成本居高不下等諸多問題,使新疆國際供應鏈受阻運行不暢,甚至出現“斷鏈”。基于此本文依據現有的相關數據,結合新疆國際物流發展的現狀與特點,通過灰色關聯分析法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2 ?灰色關聯模型分析
灰色關聯分析法是灰色系統理論中一種常見的影響因素評價法,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影響某一事件發生的關聯關系。這種分析法的核心原理在于,通過將不同的數據序列的幾何關系與其圖像的幾何關聯關系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它們的關聯程度,曲線越接近,相應序列之間的關聯度越大,反之則越小[5]。
2.1 ?指標選取
本文選取2016—2022年相關數據構建新疆國際物流供應鏈韌性評價指標體系,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結合參考文獻綜合分析[6-8],選取體現新疆國際物流供應鏈效益的直觀指標是進出口貿易總額(萬美元)作為母序列X;特征序列國有企業進出口總額(億美元)X、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億美元)X、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億美元)X三個指標反映新疆國際物流的經營狀況;選取公路貨運量(萬噸)X、鐵路貨運量(萬噸)X、航空貨運量(萬噸)X作為物流需求指標反映新疆國際物流規模;選取公路網密度(公里/萬平方公里)X、鐵路網密度(公里/萬平方公里)X、國際口岸個數(個)X作為物流供給指標反映新疆國際物流基礎建設及技術支持能力。指標體系構建如表1所示,本文借助MATLAB對數據進行灰色關聯分析求解。
2.2 ?數據分析
(1)指標數據
本文數據來源新疆統計年鑒、新疆統計公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烏魯木齊海關局、國家統計局。2016—2022年原始數據如表2所示。
(2)無量綱化
由于各指標類型、含義、單位不同,為便于比較分析需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一般常見的無綱量化方法有初值法和均值化法,本文選用均值化法去除量綱,用公式(1)進行計算。
X=, i=0,1,2,…,9 ??(1)
(3)計算關聯系數
ξk=, i=1,2,…,9 ?(2)
其中:
式中:ξk是第k個時刻比較曲線X與參考曲線X的相對差值,稱之為X對X在k時刻的關聯系數,ρ為分辨系數,取值范圍0~1,一般取0.5。根據公式(2)計算得關聯系數如表3。
(4)計算關聯度
根據表3的關聯系數,通過求各指標關聯系數的平均值得到最終的關聯度,并進行排序,其計算方法及結果排序如公式(5)和表4所示。
ξ=ξk (5)
3 ?結論和建議
3.1 ?結 ?論
根據結果可以看出評價項各指標關聯度均在0.5以上,說明該指標的選取是科學合理的。從物流經營指標來看,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關聯度排名第一,對新疆國際物流供應鏈效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是民營企業一直面臨著融資困難、應對突發風險時韌性不足以及信息技術水平低等問題。物流供給指標中鐵路、公路網密度的關聯度排名分別為第二和第三,這反映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及運輸體系的完善是國際物流供應鏈升級的保障,相較于其他地區的運輸網路體系水平新疆仍有發展空間。同時新疆獨特的地理位置是其國際物流發展的重要優勢,國際口岸數量相對較多但其關聯度最低,一方面是因為口岸通關效率仍需提高,另一方面新疆本地產業鏈相對較弱,產業鏈結構升級對新疆更好地依托政策發展國際物流是關鍵。物流需求指標的關聯度整體較為集中,可以看出新疆借助“中歐班列”在鐵路運輸方面形成了很好的規模效應。
3.2 ?建 ?議
(1)加大對國際物流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完善融資方式、增設融資渠道、簡化融資手續,政府和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為民營企業提供較為健康的經營空間。同時企業自身應加強管理,引進高端人才,搭建數字化平臺,當前供應鏈環境下的物流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化技術是應對各類突發風險的有效手段。
(2)依托“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政策充分發揮新疆的區位優勢,加快運輸網絡體系的建設,優化空間布局尤為重要。其次,強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加強與內地相關地區的合作,將新疆打造成國際貨物進出口的集散中心,發揮其作為通向亞歐窗口的作用,以推進物流促進國際供應鏈發展,為供應鏈韌性升級賦能。
(3)完善口岸物流設施建設,優化口岸通關流程,提高信息化水平,實現數字化高效通關,提升口岸綜合能力,結合新疆地緣優勢,強化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周邊國家的口岸信息共享,促進口岸國際化建設。鼓勵當地產業業務創新,整合優化產業資源,針對新疆特色產品形成品牌效應及產業集群化,充分利用新疆口岸出口便利的條件,推動新疆產業與國際接軌[9]。
參考文獻:
[1] 王微,李漢卿. 論加快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3):25-33.
[2] 盛昭瀚,王海燕,胡志華. 供應鏈韌性:適應復雜性——基于復雜系統管理視角[J]. 中國管理科學,2022,30(11):1-7.
[3] 劉長儉,孫瀚冰,袁子文,等. 系統提升中國國際物流供應鏈韌性的路徑[J]. 科技導報,2022,40(14):73-79.
[4] 于露. 基于韌性的裝配式建筑預制供應鏈計劃協同優化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2022.
[5] 孫曉東. 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幾種決策方法及其應用[D]. 青島:青島大學,2006.
[6] 尚曉虎,董建蓉. 四川省農業與物流業灰色關聯分析及聯動發展研究[J]. 物流科技,2023,46(3):129-132.
[7] 梁巖,程春梅,謝文鈺. 遼寧省區域經濟與港口物流的灰色關聯分析[J].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2):26-29.
[8] 尹宗明,杜學敏. 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港口物流發展影響因素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4):14-16.
[9] 李淑靜. 新疆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評價研究[D]. 烏魯木齊:新疆財經大學,2021.
收稿日期:2023-06-15
作者簡介:劉佳惠(1996—),女,山西臨汾人,新疆農業大學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蘇 ?剛(1975—),本文通信作者,男,新疆伊犁人,新疆農業大學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國際物流。
引文格式:劉佳惠,蘇剛. 基于灰色關聯的新疆國際物流供應鏈韌性影響因素分析[J]. 物流科技,2024,47(11):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