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目的]作為虛擬現實、擴展現實的元宇宙,是一個可以與現實世界形成鏡像的虛擬世界、賽博空間,在諸多領域已經有諸多應用場景。目前元宇宙治理應當避免其形成自我封閉的運行體系,引導元宇宙始終服務于現實物理世界、現實經濟社會。[研究方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元宇宙的誕生和發展,應當借鑒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的相關研究范式,以現實世界治理為藍本來治理元宇宙。[研究結論]在元宇宙治理中,既要促進元宇宙創新,又能使其發展符合國家、社會和用戶的利益,實現個人、元宇宙企業、社會層面的平衡,形成良好的元宇宙治理體系。
關鍵詞:元宇宙;虛擬現實;治理體系;數字經濟;人工智能
中圖分類號:D922.2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5.03
一、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元宇宙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數字經濟代表先進生產力和未來發展方向,是國家發展和競爭的焦點,是在數據、算法和算力驅動下形成的新型經濟范式。根據《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3)》,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50.2萬億元,占GDP的41.2%[1],在經濟發展中處于核心地位。與虛擬經濟對比,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和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為當今經濟發展的本質特征,也是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協同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和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支撐和戰略選擇。目前互聯網、移動通信、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術所引領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大潮一浪高過一浪,人類正在步入深度數字化和深度智能化時代。正是基于這一時代趨勢的推動,人類的部分生存空間逐漸從物理空間遷移到賽博空間(Cyber Space),從而水到渠成地催生了元宇宙概念的創新與發展。
元宇宙的構想、構建主要通過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VR/AR),它們把人類帶進了一個數據構成的空間,利用數字技術形成沉浸式、虛擬化的數字世界。人們可以在其中以高度的擬真體驗從事模擬真實世界的諸多活動,實現超越現實與虛擬體驗,就此而言,數字世界是一個可以和現實世界形成鏡像的虛擬世界。
人類歷史上的戲劇和電影藝術,就是利用虛擬世界來模仿現實世界,舞臺上演員模擬的人生、角色的扮演讓臺下的觀眾如癡如醉于人為的虛擬世界。如今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的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對各類信息的采集、存儲、分析和共享,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社會的互動方式,讓數字化產品成為現代人類的必需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轉型使得現代經濟活動更加靈活、敏捷、智慧。目前,智能設備將促進人的“賽博格化”,甚至人也會被“虛擬實體”化,人的行為、活動、身體狀態等以多種維度被映射在虛擬世界的元宇宙里。就連人的某個身體“元件”也可以被數據化方式復制,并與人的實體脫離,甚至與其他對象結合[2]。
當前業界和學術界對元宇宙的基本共識為:元宇宙是一個存在于現實世界的平行虛擬空間,同時又是獨立于現實世界的實體,可以認為是影射現實世界的在線虛擬世界,也是越來越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從構成的本質而言,元宇宙始終是利用數字技術對真實世界的模擬和再造[3]。在元宇宙世界中,人們可以通過虛擬數字身份進行交流,并且可以進行創造、共享、共治,甚至產生經濟活動,要言之,元宇宙世界是一個能與現實世界互聯互通的虛擬世界。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芯片能力以指數級大幅度躍升,3D技術在娛樂、科研、軍事等領域的應用飛速發展,利用虛擬引擎技術構建的很多游戲達到了高度擬真的光影效果,是元宇宙的雛形。利用模擬技術進行飛行員、駕駛員訓練也早已經進入實用階段,在軍事、教育、體育等領域也得到廣泛應用,如在教育領域,元宇宙將深度重塑在線教育的課程資源、教學方式、學習支持服務和認證機制[4]。
元宇宙不僅僅是游戲場景,它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和發展空間,是全球創新競爭的新高地。從科技發展史的角度來看,每隔幾十年,核心科技平臺的轉變就會發生—比如從大型機轉變到個人電腦和互聯網,隨后又演變到移動通信和云計算,現在則是元宇宙的開啟。由于現實世界有自然法和成文法的規制,未來元宇宙的治理和規制自然必不可少。也正因為如此,基于現實世界的元宇宙治理就變得與元宇宙發展同等重要,如果缺乏治理、任由元宇宙“恣意生長”,就注定不能發展長久。
二、數字背景下元宇宙治理的提出
根據美國花旗集團預測,到2030年,元宇宙領域銷售額將高達13萬億美元,用戶數量可能多達50億,元宇宙可能構成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場景。元宇宙通過賽博空間、信息圈(Infosphere)、超文本空間、全球腦等,構成空間隱喻、觀念創新。傳統經濟體系的治理模式是“中心化組織+監管機構”的形式,這種自上而下的管理,往往是由高級管理層統籌制定,然后層層下放執行的。甚至在虛擬世界里,這種治理模式也大行其道。以王者榮耀游戲為例,玩家往往只有很少的自主權,而重要的規則,大到游戲規則制定、英雄人物技能的設定,小到人物的皮膚顏色、裝扮身材等,作為玩家都只能去接受適應。但這樣的治理模式并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社會治理的要求。
目前,鑒于元宇宙的發展尚處于概念傳播與創新孵化期,在構建具體的治理框架之前,亟待進行一系列預見性的跨學科研究,分別從信息通信技術、區塊鏈、數字貨幣、經濟學、法學等交叉學科領域提取一套基于理性認識的元宇宙治理規則。為此,很有必要從元宇宙所代表的科技社會的未來趨勢廓清其實質和問題,準確把握元宇宙開放性創新的認知策略,對元宇宙的價值和治理原則進行前瞻性研究。
關于元宇宙的內涵,加速研究基金會(Acceleration Studies Foundation,ASF)發布的《元宇宙路線圖:通往3D網絡之路》對元宇宙的定義、未來的發展方向、虛擬世界、鏡像世界、增強現實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認為元宇宙是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與物理上持續存在的虛擬空間的融合,虛擬3D網絡物體將嵌入現實環境之中并相互影響。VR虛擬現實將改變人們觀看體育比賽、購物與社交的方式,在虛擬和現實的融合中用戶可以同時對兩者加以體驗[5]。
元宇宙可以為客戶提供開發工具和開發者社區,在社區內形成成熟的Prosumer(生產+消費)社區文化:每個用戶既是Producer(生產者),也是Consumer(消費者),這改變了長期以來內容平臺中生產環節與消費環節相互割裂的狀況,將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連接在一起,極大地激發了用戶之間的社交互動。社區內形成了成熟的虛擬經濟系統,用戶可以在游戲中用虛擬貨幣購買場景、皮膚、虛擬物品,平臺收到虛擬貨幣后會按較高比例返給提供內容的創作者和開發者作為獎勵。可以看出,理想化的元宇宙場景在其內部社區治理中所采取的Prosumer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了未來元宇宙治理的方向:分布式、自我治理、規則的設立和遵守同時進行,這些都是非常鮮明的特色。
三、元宇宙本身可能存在的問題
元宇宙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具有眾多應用前景和優勢的同時,也隱含著一些缺陷,如虛擬與現實之間巨大的鴻溝難以彌補,元宇宙背后運行的邏輯、業務模式不夠清晰等。這成為元宇宙蓬勃興起的同時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
虛擬世界帶來的體驗可以豐富人們的經歷,讓人們獲得更多感受,但其中也會存在一些安全風險。從構成情況來看,元宇宙自始至終都在利用數字技術對真實世界進行模擬和再造,但這不能改變元宇宙內部的知識和構件都是已知事物的事實。人類當下在基于虛擬現實的元宇宙內的幾乎所有活動,都很難產生知識的增量。知識創造過程體現了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即對未知世界的無盡探索;而元宇宙一旦形成和成熟,在一定時期內就會成為相對固化的虛擬空間,參與者可能會把大量有效工作時間投入到這個虛擬空間里,在本來已知的數字世界里進行重復挖掘,從而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而虛擬空間內知識增量的匱乏也會帶來嚴重內卷和時間、腦力的浪費。也正是基于此,元宇宙治理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解決知識增量匱乏、研究內卷這一根本問題。
虛擬空間的元宇宙與現實物理世界非常重要的不同在于元宇宙本質上的虛擬性質,其不確定性要遠遠超出現實世界。未來人們的嗅覺、觸覺、味覺、痛覺都有被欺騙的風險。這個融合了AR、VR、MR、AI等技術的未來世界,是現實和虛擬高度融合后的產物。雖然元宇宙未來對現實世界可能擬合得越發逼真,足以欺騙人類的大部分感覺,但并不能改變其虛擬世界的本質,元宇宙中的探索很多只是設定場景、設定外在約束條件的探索,無法取代對真實物理世界的研究和探索。
腦機接口可以為那些大腦正常、而中樞神經系統受到嚴重損傷的閉鎖病人提供一種與外界交流和控制現實事物的途徑,在康復領域具有重大應用價值[6]。馬斯克正在研究的腦機接口可以實現人類大腦皮層與現實世界數據的直接交換,從而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知識輸入”,但其帶來的隱私保護和社會倫理問題至今無解:外部輸入的知識在腦容量范圍內的“爆炸”是否會引發精神疾患尚屬未知,輸入腦海里的知識是否可逆、能否如電腦硬盤一樣清除和格式化更超出了人類理性認知的邊界。元宇宙尚屬于虛擬空間,并未植入人腦;腦機接口一旦真正實現,如果產生法律后果,將難以確定責任人。
元宇宙的發展目標是最終形成對人類的大部分生活工作場景的虛擬替代。元宇宙的構想與構建的確具有超越性,是一種超越現實與虛擬的體驗,其廣闊前景會引來大規模社會資本和技術力量的持續投入,現實的社會、經濟體系也可能持續向元宇宙轉型,從而進一步推動全社會的元宇宙化。即使如此,也應該看到:不論元宇宙以何種技術路徑進化,都只能發生在地球、社會和人自身之上,不會憑空產生。促進人類自身、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并與元宇宙形成良性互動,應成為元宇宙治理的基本價值訴求。
在元宇宙中,對人的行為和生物特征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將成為元宇宙的運行基礎。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在虛擬現實空間中停留20分鐘,會留下大約200萬條關于眼球運動、手部位置和行走方式等特征的數據。單對眼球運動的監測,就可以通過每一刻的視線位置、眨眼次數、瞳孔張開程度等詳細的生物特征數據來了解人的心理狀態和疲勞程度。元宇宙里現有的對個人信息和個人數據的保護遠遠不夠,理想的狀態是從一開始就從技術和管理上確保通過VR耳機、AR眼鏡或BCI接口獲得的數據及其使用是安全有益并合乎倫理和法律的。目前我國《民法典》規定了“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原則,并將個人信息保護納入了人格權編,這些元宇宙中個人的行為模式是否能夠列入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如何保護這些信息的隱私更成為未來的執法難題。
元宇宙的感知和體驗幻覺會帶來深度數字化環境下的生命與神經倫理挑戰,而這個挑戰有可能帶來諸如人工基因編輯式的倫理問題。如果元宇宙真的將引領深度數字化的未來,技術開發者就不能不對人的心智或大腦在虛擬環境中的可塑性、虛擬行為對人的行為與身份認同的深度操控、虛擬沉浸和虛擬化身對人的認知和心理的長期性影響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進而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為人類的虛擬活動劃定一個身體與認知安全的界限。否則,一些元宇宙產業的開發無異于毫無倫理規范和法律制約的人體試驗,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小白鼠。其中,對青少年等弱勢群體的保護特別重要,從一開始就要明確限制青少年駐留元宇宙的時間,防止游戲沉迷等問題的發生。
四、元宇宙治理的未來方向
人類工業社會的發展趨勢之一是單位重量的產品價值越來越高:從原材料礦石冶煉出鋼鐵,再到鋼鐵制造成為機器設備(如汽車),進一步到諸多金屬和非金屬材料制造出來的計算機,這些物品單位體積和重量逐步減少,但其價值卻呈指數級增長。當前驅動計算機運行的軟件、網絡、人工智能等幾乎不能通過體積和重量來計量其價值,但這種趨勢并不意味著數字化、虛擬化就是人類文明演化的唯一方向,人類的未來絕不是蜷縮在0與1構成的數字空間中進行內卷,而是通向對自然的更高深層次的理解和對更廣闊宇宙空間的探索,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人類的現實世界生存和數字化生存、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二元并進才是人類歷經數十萬年所走出的并將繼續拓展的文明之路,馬斯克的火星殖民探索是物質世界走出地球、走向太空星辰的重要一步,而元宇宙則可以將文明之光灑向更深遠的賽博空間。因此,應該對單純由資本和技術驅動的元宇宙虛擬化保持足夠的警醒,人類文明的演化進程中既要防止現實世界的戰爭悲劇等的重演,也需要賽博空間元宇宙治理的完善,防止人類文明在賽博空間掉入元宇宙的純粹虛擬化陷阱。
元宇宙的發展使得虛擬社會生活中的虛擬倫理問題備受關注,涉及虛擬化身、數據孿生、數字人格、虛擬數字人以及數字資產權(如NFT)等。人們最終是否會普遍接受象征性和想象性的事物的價值目前看仍然存疑,最終能否普遍接受虛擬生活與現實生活在價值上的對等性和可交換性尚屬未知。曾經火爆一時的“第二人生”游戲最后被大多數玩家所拋棄,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性更偏好真實而不是虛擬,“脫實向虛”并非元宇宙的未來。更有可能的未來模式應當是虛擬現實和真實世界互相融合發展,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和價值,因為虛擬化只是現實的鏡像,而非人類文明演化的方向。
元宇宙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虛擬和現實的混淆、界限消弭帶來的事實偽造、意識操控等社會認知倫理和精神倫理層面的問題。當前虛擬和增強現實技術的逼真度不斷提升,人工智能偽造和腦機接口技術也紛紛登場,元宇宙的自發開發很難預防這些威力強大的技術的濫用:它們很容易被用來混淆事實,甚至可用于虛構特定事件和歷史的集體記憶,從而干預人們的社會認知,操控意識和精神,對現實社會帶來重大影響。至于元宇宙技術所形成的觀點極化、信息繭房等反智主義和認知偏差現象將更為頑固,會給社會帶來更難以破解的問題。事實上,算法推送并非信息繭房的特殊成因。算法推送在媒體領域遭遇的倫理困境,是由于算法對“工程傳播”邏輯過度偏重,讓后者取代了人類傳播的特性和機理[7]。因此,未來元宇宙治理應當在以下幾個方向著力。
(一)元宇宙治理的原則是賽博空間的平衡
在元宇宙的賽博空間中,一方面要防止人類的物質文明掉入元宇宙的虛擬陷阱,另一方面要在元宇宙的技術發展中防止數字平臺一家獨大。現實中,元宇宙具有巨大的軍事價值,如在《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簽署之后,各核武國家都在虛擬空間里秘密進行的核試驗就是元宇宙最早的軍事應用,這些行為完全可以直接轉化為現實強權的國家優勢。從深層次上說,該條約的生效過程必然是一個充滿復雜斗爭的過程[8]。從國家治理的角度,要鼓勵元宇宙平臺的相互競爭,如Facebook改名Meta其實就體現了扎克伯格獨霸全球元宇宙空間的野心,如何避免元宇宙平臺的一家獨大不僅僅是反壟斷的需要,從全球治理的角度,也應當鼓勵不同國別的元宇宙競爭,在這樣的競爭中傳統的西方老牌發達國家未必能夠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一些后發國家如中國、韓國反而可能在局部領先,如韓國首都首爾江南區的元宇宙地價曾經達到天價,雖然是炒作的結果,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元宇宙賽博空間和傳統物理世界里各國實力的此消彼長。元宇宙空間里確保用戶的選擇自由非常重要,在還未解決現實世界的全球各類武裝沖突如俄烏戰爭、哈馬斯和以色列戰爭問題的當下,在元宇宙的賽博空間里達成公認的治理原則,要比現實物理世界里由聯合國投票來制止戰爭容易得多。
(二)促進元宇宙與現實世界的真實連接
當前,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已經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各個環節,深刻改變著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模式,亟待理論上的重大突破以因應實踐的快速發展。2022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強調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而基于數字經濟、數據要素的元宇宙也必須與現實世界真實連接,完美融合。
元宇宙與數字資源管理的融合應用可分為數字孿生、虛擬原生和虛實相融三大階段,各階段會互有交叉[9]。未來元宇宙的快速崛起依賴于數據要素的發展,在對現實物理社會產生顛覆性影響的同時,一定會帶來相關的治理難題。在傳統物理世界的經濟活動中尚未解決的諸多問題,完全有可能在數字經濟體系中被進一步放大,這就需要通過對現有規范實體經濟的法律體系進行修訂,對數字經濟、元宇宙進行立法規制。在元宇宙領域的相關立法中,必須順應數據要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鼓勵包容、審慎治理的理念,通過創新治理方式、優化治理手段,在元宇宙發展中營造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促進元宇宙的發展。
元宇宙的治理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要始終建立在其與現實物理世界連接、嵌合之上,元宇宙應當成為一個構建良好的人機接口,一個數字與實體融合的體系。元宇宙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社會微觀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元宇宙參與者組成虛擬社會,當然會產生眾多社會需求,隱私就是其中一種需求,隱私保護因而成為元宇宙治理中的一個關鍵要素,應當引入基于智能合約的用戶數據隱私安全參數保險,完善面向用戶的隱私風險事后補償機制[10]。資本往往向著社會、經濟最新發展的方向聚集,想引導資本和技術投入元宇宙,實現元宇宙與現實世界的連接,需要現實中的教育、科研、工商業等領域的資源形成對元宇宙的有效支撐。實際上,現實物理世界是人類生存的家園,也是構建文明體系的物質基礎,元宇宙虛擬化的文明形態和數字化生存都只是對現實世界的補充而非替代。因此,應當對元宇宙前置性的治理參與進行政策引導,避免元宇宙形成自我封閉的運行體系,引導元宇宙始終服務于現實物理世界和經濟社會。這不僅僅是元宇宙治理的需要,也將為元宇宙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目前我國存在元宇宙平臺治理立法供給不足的問題。其一,數據產權界定不清晰,難以發揮市場機制對數據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其二,數據共享制度缺乏。我國的《數據安全法》提出推動政務數據開放利用,一些地方性數據立法也明確了數據“以共享為原則、以不共享為例外”的原則,但這些原則所針對的是政府公共數據,而非平臺數據。因此,未來應當推動數據流通領域的立法、修法進程,完善我國元宇宙平臺治理的法律體系。
(三)完善元宇宙治理的原則
第一,確立是分類治理的原則。目前可以將元宇宙大致區分為游戲類、數字資產類和基礎設施類,特別要將相對嚴肅的經濟社會生活與游戲娛樂進行必要的區分。在此基礎上,相關的治理應該基于不同的類型,根據其規模和具體影響尋找其存在的癥結,再依照現有治理路徑規劃進一步的治理路線。比如對于基礎設施類元宇宙,可以借鑒國際清算銀行支付結算體系委員會、國際證監會組織在2017年聯合發布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提出的治理原則,這些原則包括:降低復雜性;提高端到端處理速度,從而提高資產和資金的可用性;減少跨多個賬本管理基礎設施的協調工作;提高交易記錄的透明度和不可篡改性;通過分布式數據管理提高網絡彈性;降低運營和金融風險[11]。《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這些監管虛擬數字貨幣的原則,對元宇宙治理具有借鑒價值。
第二,元宇宙的個人信息保護要借鑒現實社會的相關規則。不管是在現實世界還是在元宇宙中,人都是最具主動性、創造性的核心要素,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遵循現實社會的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民法典》規定了“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原則,并將個人信息保護納入了人格權編[12];《電子商務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已正式生效;2022年修訂的《反壟斷法》專門將平臺經濟涉及的數據、算法、技術、平臺規則等問題納入了反壟斷框架[13],為未來元宇宙平臺避免重蹈互聯網平臺的覆轍奠定了基礎。根據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五條“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不得通過誤導、欺詐、脅迫等方式處理個人信息”,雖然元宇宙是虛擬空間,但涉及個人信息的處理依然應當按照現實世界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在元宇宙里對個人行為軌跡等敏感信息的處理必須貫徹對當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原則[14],具體舉措包括:保護個人數據與隱私、保護消費者和用戶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護用戶免受操控、平衡虛擬世界中的權利責任關系、保護虛擬世界中的公有空間和公有物品、避免和減少逃避現實與社會孤立現象、共同構建虛擬世界等。為防范虛擬世界走向相對封閉的圍墻花園、導致亞文化群體的極端化發展,元宇宙治理的規則必須讓所有參與者都充分認知、平等遵循。
第三,堅持元宇宙與真實世界二者治理虛實融合的原則。元宇宙是數字經濟的新業態,針對元宇宙容易走向虛擬化的風險,虛實平衡原則首先必須強調現實世界中的生態、生命和生活具有更高的價值,實現元宇宙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元宇宙治理中,現實世界的自然法則、法律法規和治理規則,在元宇宙的虛擬世界里依然有價值、依然需要遵循。鏡像世界和增強現實的建設最終只不過是為了讓現實社會生活更有意義和更有效率,元宇宙不可能完全用虛擬人生替代真實人生,虛實平衡原則核心是強調虛擬與現實存在邊界,且二者可以實現動態平衡。
第四,貫徹綠色、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原則。元宇宙的建構要以自然環境可持續、個人生活幸福和社會團結繁榮為最終目標。我國莊嚴做出了以碳達峰、碳中和為中長期目標的承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節能環保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主旋律。基于ESG原則,元宇宙硬件(如VR頭盔)、軟件的構建必須考慮環境和資源的約束,要將節約資源作為衡量元宇宙品質的重要指標;人在元宇宙中的活動要避免時間與精力的過度耗費,元宇宙構建企業應當履行社會責任,設計從一開始就要將避免上癮作為重要的技術指標[15];虛擬社群要引入必要的自治機制,防止元宇宙內部出現極端化、小團體對立思維,避免元宇宙虛擬社會的分裂蔓延到現實社會。總之,元宇宙的發展要有利于現實世界的繁榮,而不是相反。
(四)完善元宇宙治理的國際合作
2023年11月1日,首屆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會在英國召開,由包括中國在內的與會國共同達成的《布萊切利宣言》正式發表。這是全球第一份針對人工智能的國際合作性聲明,重點關注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構成對人類生存的威脅,以及人工智能可能帶來有害、偏見信息的擔憂。2024年4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時,人工智能領域是中美雙方少有的對話、有潛在合作可能的領域之一。元宇宙作為人工智能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節點,其治理攸關全人類命運,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發展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應當倡導基于物理世界的真實社會關系,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智能向善,加強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術風險的管控,世界各國應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進行國際合作。元宇宙本身就是虛擬世界,虛擬世界里沒有傳統的物理國境線,也沒有物理世界里刀光劍影的戰爭威脅,應當鼓勵各參與方協同共治,不斷彌合人工智能在不同地域的鴻溝和不同參與者的治理能力差距。各方參與者應當共同努力,通過國際合作來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元宇宙更好造福人類,共同構建元宇宙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目前元宇宙治理的相關理論還不完善,在實踐中應當依據數字治理與人工智能治理的經驗,在事件導向的處理和制度化的治理、促進創新和消費者保護之間保持適度平衡。在治理中要對元宇宙的相關問題包括負面影響開展科學研究,在元宇宙發展中要尊重和直面科學事實,既促進和保護創新,又能使其發展符合國家、社會和用戶的利益,實現個人、元宇宙企業、社會層面的平衡。在當前元宇宙發展的初期階段即考慮到其風險和治理問題,可以促進元宇宙的健康有序發展,使其成為引領數字化未來美好生活的時代引擎,同時又將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真正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元宇宙領域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EB/OL].(2023-05-06)[2023-12-21].https://dsj.hainan.gov.cn/zcfg/zybs/202305/t20230510_3413998.html.
[2] 彭蘭.智能時代人的數字化生存:可分離的“虛擬實體”、“數字化元件”與不會消失的“具身性”[J].新聞記者,2019(12):4-12.
[3] 何哲.虛擬化與元宇宙:人類文明演化的奇點與治理[J].電子政務,2022(1):41-53.
[4] 劉革平,王星,高楠,等.從虛擬現實到元宇宙:在線教育的新方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1,33(6):12-22.
[5] SMART J, CASCIO J, PAFFENDORF J. METAVERSE ROADMAP:pathways to the 3D web a cross[EB/OL]. [2024-01-11].https://www.metaverseroadmap.accelerating.org/index.html.
[6] 周鵬. 基于運動想象的腦機接口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9.
[7] 喻國明,曲慧.“信息繭房”的誤讀與算法推送的必要:兼論內容分發中社會倫理困境的解決之道[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1(1):127-133.
[8] 王勇.《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述論[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4):66-71.
[9] 向安玲,高爽,彭影彤,等.知識重組與場景再構:面向數字資源管理的元宇宙[J].圖書情報知識,2022,39(1):30-38.
[10] 陳輝,閆佳琦,陳瑞清,等.元宇宙中的用戶數據隱私問題[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3(5):112-120.
[11] 胡繼曄.虛擬數字貨幣監管與立法前瞻[J].人民論壇,2021(29):88-91.
[12] 周漢華.平行還是交叉:個人信息保護與隱私權的關系[J].中外法學, 2021,33(5):1167-1187.
[13] 孫晉.數字平臺的反壟斷監管[J].中國社會科學,2021(5):101-127,206-207.
[14] 周斯拉.電子訴訟中當事人權益保障:以杭州互聯網法院為例[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0(S2):78-82.
[15] 王鵬濤,陳志宏.基于“上癮”模型的手機游戲使用習慣引導策略研究[J].東南傳播,2019(2):79-82.
Governance of Metaverse:Theory,Practice and Prospect
Hu Jiy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usiness School,Beijing,100088)
Abstract:[Research purpose] As a virtual reality,the metaverse of extended reality is a virtual world and cyber space that can form a mirror image with the real world,and has many application scenarios in many fields. At present,it is necessary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a self-closed operating system of the metaverse,guiding the metaverse to always serve the real physical world and the real economic society. [Research metho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digit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has spawned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taverse. It should be learnt from the relevant research paradigm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al economy and digital economy,taking the real world governance as the blueprint to govern the metaverse. [Research conclus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metaverse,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metaverse innovation,and make its development conform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society and users,achieving a balance among individuals,metaverse enterprises and society,so as to form a good metaverse governance system.
Key words:metaverse;virtual reality;governance system;digital economy;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基金項目: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委托課題“基于數字技術的老齡金融與涉老信托研究”(2022)。
作者簡介:胡繼曄,男,1966年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數字金融、金融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