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豪?陳毅?申金升



摘? 要:[研究目的]探索統計與調查平臺建設路徑,提升統計與調查理論方法在智庫平臺建設過程的賦能比重,以期對具有學科特色的智庫平臺建設產生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研究方法]通過提出統計與調查平臺建設的基本路徑,闡釋了統計與調查服務對象與價值的界定、平臺底層的IT支持以及利用統計調查模型實現的功能模塊等三大部分,研究了每個部分的具體內容。[研究結論]統計與調查平臺建設的三大部分缺一不可,平臺的建立健全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綜合性基礎性服務,為提升統計調查質效、實現從國家宏觀調控到宏觀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撐。
關鍵詞:綜合統計;調查研究;平臺建設;功能模塊;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O2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4.05.06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作為一個概念被提出始于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其寫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關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主要路徑以及現代化建設的研究問題,楊亞琴、周湘智等專家開展過相關研究工作[1-2]。李麗對社會智庫的內涵和創新進行了解讀,劉西忠研究了社會智庫發展的路徑重塑問題,肖荻昱基于鏈接分析視角對我國社會智庫網站影響力進行了評價,楊寶強探究了社會智庫的運行機制及其邏輯指向問題[3-6]。韓瑞珍、楊思洛構建了智庫成果質量評價模型和PRICE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選取3家智庫成果作為樣本加以驗證性評價[7]。蔡繼輝、張艷麗以“中國智庫發展狀況調查”為主題,對100家不同類型的智庫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研究[8]。任福君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技智庫為例,探索了科技智庫項目研究的閉環模式[9]。李剛研究了新型智庫及其核心能力建設,認為智庫作為一種跨界組織應在側重對策研究的同時兼顧學術理論研究[10]。童文勝對中國智庫發展及新型智庫建設的相關政策變遷過程進行了梳理,即從黨的十八大以后發揮智庫(思想庫)作用納入黨決策咨詢制度化建設的范疇,到2015年12月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會議召開的系列重要文件政策,再到2020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立足黨和國家事業全局通過的《關于深入推進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11]。裴瑞敏、楊國梁和潘教峰采用文獻計量分析和內容分析法,從智庫的基本內涵功能出發,結合國際和國內智庫型組織建設實踐,研究智庫發展的規律和演進動力,揭示智庫研究的發展趨勢[12]。肖福軍以高校智庫為對象,對標智庫的基本職能,構建高校智庫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政策導向的研究分析、提供咨詢服務,以對公共政策問題進行決策[13]。王鑫、張慧琴、孫昌璞指出,從智庫研究到智庫科學、從“軟科學”走向“硬科學”,需要形成智庫研究范式和系統的理論與方法[14]。潘教峰提出智庫雙螺旋法,將其作為智庫研究中解決高度綜合復雜問題的思維方法、操作方法和指導方法[15]。智庫DIIS理論的具體內容包括收集數據(Data)、揭示信息(Information)、綜合研判(Intelligence)和形成方案(Solution),最終實現為宏觀決策提供有效服務決策的科學依據和咨詢建議[16]。從研究問題的角度,“收集數據—揭示信息—綜合研判—形成方案”的過程也是“凝練問題—分析問題—綜合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無論從具體內容角度還是研究問題角度,統計與調查理論揭示了同樣的研究過程與解題方法。
眾所周知,作為一級學科,統計學是收集、處理、分析、解釋數據并從數據中得出結論的科學[17]。可以看出,數據貫穿統計學始終。根據收集方法的不同,可以將數據劃分為觀測數據和實驗數據。其中,觀測數據是指通過調查或觀測而收集到的數據,是在沒有對事物進行人為控制的條件下得到的幾乎覆蓋所有社會經濟現象的數據[18]。統計方法本身是實現對調查數據收集、處理、分析的重要理論工具,而調查是統計學領域最主要的數據獲取方式之一[19]。
統計與調查理論脈絡可以清晰地概括為4個部分:第一,基于收集數據的問題凝練。這部分包括問題提出、問題界定以及問題分解3個部分,明確科學需求與界限范圍。第二,基于統計描述的問題分析。這部分包括數據處理、數據分析以及數據可視化3個部分,形成態勢、趨勢、熱點等分析和預測結果。第三,基于檢驗研判的問題綜合。這部分包括統計推斷、結果提煉以及結論驗證3個部分。第四,基于建言獻策的問題解決。這部分包括建議萃取、報告生成以及平臺建設3個部分。平臺建設路徑還需要綜合考慮在平臺建設鏈條前端要實現的統計與調查服務對象與價值界定、支撐平臺建設鏈條底層要實現的IT支持、以及平臺建設鏈條產品端利用統計調查大模型實現的功能模塊。具體來看,這些功能模塊包括信息支撐功能、方法支撐功能和專家支撐功能。信息支撐功能包括對涉及的結構化數據或網絡爬取等方式獲得的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收集、存儲和訓練的功能。方法支撐功能包括對涉及的方法進行歸納及創新,以及決策支撐服務的智能化工具和手段。專家支撐功能是指對涉及的各類專家的學歷背景、研究領域、學術成果等方面信息進行統計。圖1是統計與調查平臺建設路徑研究簡圖。
圖1? 統計與調查平臺建設路徑研究簡圖
一、統計與調查服務對象與價值界定
(一)服務對象與需求
建設統計與調查平臺的路徑,首先要做的是對服務對象與價值的明確界定。統計與調查的服務對象與價值的業務目標包括:一是優化統計數據上報流程,使報表填報更便捷,加強公式審核,規范審核流程,提升數據質量;同時,在原有歷史統計數據的基礎上,統一數據標準規范,強化數據質量稽核,進一步加強數據整合和匯聚,構建以內部統計數據資源為核心、以外部統計數據資源為參考的統計數據資源庫。二是支撐完善輔助決策分析體系,通過深化分析算法模型,加強智能分析方法,實現綜合分析圖表、數據地圖、指標關聯分析、數據預警、統計資訊快速發布等功能,以及對統計數據多主題、多樣化的決策進行分析。三是構建統一數據發布管理平臺,方便業務工作人員查閱,形成年鑒、調查報告、公報自動生成和發布體系,提升自動化管理水平,降低業務人員工作量。四是構建調查問卷資源庫,賦予調查工作高效性,快速滿足各種調查需求,提高問卷調查的效率。對問卷調查結果可以通過編碼進行定量的處理和分析,以方便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和預測,可以幫助調查者更好地了解目標群體的需求和行為特點,為決策提供支持。統計與調查服務的對象與需求界定如表1所示。
表1? 統計與調查服務對象與需求列表
(二)業務工作流程
業務工作流程可分為統計調查工作前期準備階段、統計調查任務布置階段、統計調查數據采集審核階段和統計調查數據匯總應用階段。
三、平臺底層的IT支持
(一)綜合統計場景
1.綜合統計業務內容
平臺底層的IT支持需要建立在成熟業務內容架構和平臺功能設計的基礎上。從綜合統計角度,業務內容包括單位名錄及用戶管理、數據填報與進度通報、數據審核與預警、數據評價與考核、數據查詢、統計后臺、數據分析與可視化、數據產品、統計查詢、數據資產管理與瀏覽、數據交換和平臺后端管理。
單位名錄及用戶管理、數據填報與進度通報、數據審核與預警以及數據評價與考核均屬于收集數據(問題凝練)階段。單位名錄功能可以滿足用戶對平臺所有組織機構基本信息的維護管理需求,包括組織機構數據與平臺的同步功能、組織機構擴展信息維護管理與組織機構數據的查看等功能。用戶管理功能是指登錄后使用平臺維護用戶信息。數據填報功能支持用戶進行數據填報、審核、上報、確認及匯總。實現對通知公告、政策法規、下載專區、常見問題、指標解釋的目錄結構管理,有助于各級用戶及時根據最新制度登錄平臺,并查看相關資料。進度通報功能支持以圖表的展示方式直觀查看各級單位上報進度。數據審核是指對數據的缺失或錯誤進行審核。數據預警功能支持結合國家統計局等外部公開數據對內部數據進行預警監控,分析內部數據的基本情況。數據評價功能是根據數據質量綜合評價方案,對數據質量進行評價,數據考核功能主要是對評定后的優秀單位評優及連續優秀情況予以展示。
數據查詢功能支持用戶通過一站式或向導式的操作界面完成報表任務、組織機構、數據時期、報表、指標的選擇,并展示數據的查詢結果,支持匯總單位通過選擇業務方案、單位、報表進行多個單位公式的批量運算操作和批量審核操作,支持各級單位查詢上報和退回情況,同時可以導出統計結果。用戶通過選擇時期、業務方案、指標、單位,即可查詢出某個指標在多個單位的填報情況,查詢結果也能夠導出。用戶按照向導式步驟操作,可以保存需要多次使用的高級查詢模板,再次查詢時選擇模板直接查詢即可,如此就避免了重復的操作,實現了各級用戶的報表導出需求。用戶在選擇的報表任務下,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方案進行數據導出。
統計后臺功能支持對報表及其分組進行新建、修改、刪除等操作,并支持對單張報表的權限控制。支持對統計調查制度里所涉及的指標進行修改、增加和刪除操作,使填報用戶能夠及時按照最新制度,進行數據填報;支持對通知公告、政策法規、下載專區、常見問題、指標解釋的目錄結構進行管理,同時可以通過上傳發布最新的文件,讓各級用戶及時根據最新制度填報數據,并查看相關資料。各級匯總單位和管理單位可以編輯短信內容或使用平臺預置的模板,選擇需要發送短信的單位,進行短信發送。同時,當填報數據上報、確認、退回時,對應的上報單位、被確認單位、被退回單位也可以收到短信提醒。支持用戶的增加、修改、刪除操作,和設置各用戶的權限、修改密碼等操作。支持對多組織機構各版本的單位進行增加、修改和刪除等操作,以及查看和篩選登錄平臺的用戶操作日志,查詢結果支持導出。支持對用戶所屬角色進行權限設置,由平臺管理員統一對角色進行權限的維護。
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單位畫像,它是對單位事業發展情況的概覽,支持定制化展現單位關注的主題指標,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靈活的配置。第二,查看數據地圖,實現關鍵指標的“時間+空間”展示,以及統計數據的聯動查詢。第三,展示各級單位圍繞具體專題的相關數據,分析基本情況。第四,選擇適用的數據挖掘分析手段和方法,提升數據分析的挖掘深度,如個性化數字畫像、發展能力分析、對比排名分析、綜合評價分析等。引入大數據智能分析技術和工具,如關聯性分析工具、自助分析、語音智能分析,使各級單位用戶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方便、靈活、快捷地利用上述各類智能分析工具對數據進行分析,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用戶數據分析的能力和水平。
數據產品包括專題分析報告、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共3個部分。數據資產管理中所有存儲數據的表、服務等都稱為數據資產。在業務管理上,不同數據資源歸屬于不同的數據域或應用域,在不同的域中可以建立不同的目錄對數據資源進行分類管理。展示統計數據資產信息,有助于用戶簡單快捷、多角度對數據資產進行分析統計,此模塊提供對數據資產基本信息的展示,對資源樹、域及目錄下所有數據資產的分類統計,資源樹自定義重構以及數據資源全文檢索等功能。
數據交換功能支持數據庫以直接交換、數據接口等方式進行數據對接,實現數據交換服務管理中對數據資源、映射、數據通道信息及執行方式的配置。平臺后端管理通過數據建模、數據處理組件、網絡爬取、權限管理、終端展現管理、定制化首頁等后臺功能支撐平臺穩定運行。
2.綜合統計模塊底層IT支持
基于綜合統計業務內容,底層IT支持可以從業務類型和業務動作兩個方面加以表述。圖2是對綜合統計模塊平臺建設路徑的展示。
(二)調查管理場景
1.調查管理業務內容
從調查管理角度,業務內容包括單位名錄及用戶管理、數據采集、調查管理、問卷管理、數據查詢、數據分析、數據產品和平臺后臺管理。單位名錄功能可以滿足用戶對平臺所有組織機構基本信息的維護管理需求,包括組織機構數據與平臺的同步功能、組織機構擴展信息維護管理與組織機構數據的查看等功能。用戶管理指登錄后使用平臺維護用戶信息。數據采集主要是對調查數據進行編輯、保存、審核、上報、匯總、導入、導出、上傳,支持各單位通過報告、附件形式,進行數據填報、審核、上報及確認工作。
調查項目管理包括調查項目申報、實時督報查看導出和調查項目接收審核3項功能。調查項目申報支持登錄進入“調查填報”界面,填報項目資料,上傳附件,填報完成后提交并生成帶水印的PDF文件,同時通過短信提醒方式通知業務管理員進行審核。實時督報查看導出支持以圖表的展示方式直觀查看已確認調查項目單位數據的上報進度。調查項目接收審核支持接收和管理各單位申報的調查問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