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平
金秋的延安,秋高氣爽,陽光燦爛,我隨志丹縣黨政代表團來到了剛剛落成的延安革命紀念館,步入大廳我們從紅軍長征落腳點、抗日戰爭政治指揮中心、新民主主義模范試驗區、延安精神的發祥地、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等內容進行認真的觀看,把我們一下子引進了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真實的照片、動畫、實物、文字表述,讓我激動,讓我敬仰,讓我沉思……參觀學習結束之后,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們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那些艱苦的崢嶸歲月中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紅色的延安,在艱苦的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凝聚民心,軍心,黨心,充分調動一切力量打擊敵人,為建立政權,奪取革命的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歷經土地革命運動、延安整風運動,為今后的革命、建設、改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延安是一塊神圣的地方,指揮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我們英勇善戰的將士戰勝了各大戰役,是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了新的勝利,從輝煌走向新的輝煌。延安是一塊寶地,是革命的搖籃,是革命的圣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形成了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為年輕的中國誕生,打牢了基礎,為新中國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為加快中國革命事業建設積累豐富的經驗。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雄偉的延安,為了打贏國內外敵人,延安的窯洞提供了堅強的指揮中心,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指明了方向,毛澤東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為人民服務》的演講,激勵中國廣大干部群眾要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盡責盡職為中國革命建設貢獻力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為每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的行為準則和黨戰勝一切敵人的法寶。毛澤東在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講授哲學(以《實踐論》《矛盾論》為題編入《毛澤東選集》),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辯證法的高度,著重揭露和批判了長期存在黨內的主觀主義錯誤。毛澤東還寫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等著名文章,并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整風運動,對進一步端正黨的思想路線,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勝利召開了七大,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討論通過的黨的政治路線、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表明黨代表著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展了軍民大生產運動,對克服嚴重的物質生活困難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延安新市場”開辟了繁榮的延安經濟貿易。延安整風運動,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刻不能忘記老百姓,時刻要與廣大老百姓密切聯系,時刻心中裝著老百姓,時刻不能脫離老百姓,我們的工作就是為老百姓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干好每一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同時,教育干部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改變我們每名干部的作風。黨還在軍隊中開展擁政愛民運動,在人民群眾中開展擁軍優屬運動,進一步密切了軍民關系、軍政關系。在主力部隊和政府機關實行了精兵簡政,減輕了人民負擔。一件一件實物,一幅一幅歷史照片,他是歷史的記載,歷史的反映,歷史的見證,激勵著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干好本職工作,為建設富裕、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做出新的業績。
向往的延安,是廣大進步青年和學生追求崇高事業的地方。決定中國革命勝利的關鍵是人才,決定中國革命建設發展關鍵還是人才。延安時期有效地開展文化建設,發展先進文化事業,為人民軍隊和根據地建設培養大批骨干力量,提高了廣大群眾的文化水平。延安形式多樣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在學校里培養人才,在戰場上培養人才,在廣大農村培養人才,在工作崗位上培養人才,使人才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成長,磨煉了革命戰士堅強意志、堅定信心、吃苦耐勞、英勇戰斗、不怕困難的革命精神,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礎。
綠色的延安,在黨的退耕還林政策激勵下,延安人民群眾按照“退耕還林(草)、封山禁牧、個體承包、以糧帶賑”的具體要求,進行全面綠化治理,過去水土流失的山峁變成今天綠樹成林,實施退耕還林工程10年來,延安累計完成國家計劃內退耕還林882.16萬畝,其中退耕還林502.38萬畝,荒山造林371.78萬畝,封山育林8萬畝,全市林草覆蓋率提高了15個百分點。金秋的季節,瓜果飄香,延安逐步實現了山變綠、水變清、人變富的目標。
崛起的延安,高樓林立、交通便捷、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速發展,一個現代化城市展現在人們眼前。全市財政收入已由1950年的140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2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由1950年的10元增加到2008年的3551元,延安已經由陜西的貧困落后地區一舉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一種激情、一種力量油然而生,我們要在實踐科學發展觀過程中,要發揚過去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那種團結奮斗、勇于戰勝困難的革命精神,艱苦創業、不怕困難、不怕流血犧牲的拼命精神,激勵我們建設美好家園而艱苦創業,我們一定要珍惜過去,開拓今天,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而努力奮斗!在新的時期,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重要決定,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經濟體系學習教育,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積極發展黨內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善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繼續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我們要大力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盡全力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
我們要繼續發揚延安精神,組織帶動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不懈的努力。要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繁榮、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發展方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立足實際、狠抓落實,扎實工作,把我們的廣大農村建設成富裕、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
——選自西部散文學會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