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通過對廣東省深圳市福海街道公園現狀進行全面調查與摸底,分析目前該街道公園特色主題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納總結出福海街道公園特色建設方面的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結合地方歷史底蘊與文化特色,提出福海公園特色主題建設5個發展策略:五福文化、濱海特色、基圍文化、智能創新、時尚運動,為該街道18個公園特色主題的建設提供具體指導建議。
關鍵詞 公園;主題;景觀特色;廣東省深圳市福海街道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7.041
作為城市綠色空間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公園是城市文化、情感和景觀的展現窗口,因此,公園景觀特色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城市的整體景觀特色,同時,也必然受到整個城市景觀建設的影響。城市規劃和建設要強化城市的個性特色,特色彰顯城市個性,個性提升城市競爭力。然而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影響下,當今城市發展中普遍存在著形象趨同、缺乏個性的現象,富有特色的城市街區、建筑正被標準化的開發吞噬,優秀的地方文化、特色正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消失[1]。建筑、公共綠地、景觀小品風格趨于同化,城市色彩大同小異等城市快速建設所導致的城市特征使得我國城市形成了“千城一面”的現象[2]。
主題公園特色之源是自然因素,歷史文化元素則是其根,人工景觀創作以社會因素為依據,人工因素更體現著城市的歷史文化,是它的外在載體。因為自然地理環境和城市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個城市固有的和特有的,因此這兩個因素決定著一個城市的基調,是城市景觀特色的核心本質要素[3]。
福海街道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開展福海街道公園特色主題研究,對寶安區福海街道公園建設現狀進行摸底調查,找出存在的缺點和問題,規范公園管理,提出提升、改造、完善公園建設和環境保護對策等內容,深化相關規劃及建設品質提升研究課題,指導公園具體改造建設,探討出適合福海街道公園建設的特色發展和主題建設模式,旨在實現福海公園建設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突出地方特色,精心打造高質量的精品公園,強化公園 “精品化、人文化、特色化”建設[4],提升城市宜居性,增加市民幸福感。
1 "福海街道公園建設現狀
1.1 "福海街道基本概況
福海街道位于寶安區中西部,于2016年由原福永街道分設而成,截至2023年6月,下轄橋頭、和平、新和、塘尾、新田、稔田、展城7個社區,轄區面積約31.8 km2。福海因海得名,載福而生,具備美麗的濱海自然風光與濃厚的文化底蘊,一千多年來,廣府文化、正氣家風、基圍文化、改革開放精神在這片土地碰撞交織,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風貌,該街道的宗祠、醒獅、舞龍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明珠。
1.2 "福海街道公園分布
近年來,在寶安區的總體部署下,福海街道始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社區公園建設,同時對原有社區公園進行提質改造,打造具有福海地方特色的社區公園,滿足居民休閑游憩、健身鍛煉、社交等需求,提升居民歸屬感、自豪感。目前,福海現共有各類城市公園、社區公園 18個,具體分布見表1。
1.3 "福海街道公園現狀分析
調查發現,福海公園建設基礎條件較好,尤其是立新湖公園,立足于立新水庫,具有絕好的地理條件和山水優勢,各社區公園雖然在建設質量與規模、管理與養護水平等方面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但大多形成歷史久遠,且能因地制宜,有效滿足社區居民休閑生活需要。
福海街道的社區公園多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區,位于商務用地或道路交通用地的較少。社區公園的使用對象比較單一,以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為主,少量為觀光游客。社區公園與道路、街道有著緊密的聯系,多位于城市道路附近,居民到達公園都比較便捷;布局因地制宜,較為靈活。公園屬于完全開敞的空間,空間范圍易于辨認。
從功能組織來看,福海街道轄區內公園體現出高度的靈活性,既提供了游憩玩耍的場地,也有不過于強調功能、目的性的休閑空間,基本滿足人們復合化的功能需求,包括閑坐、眺望、聊天、玩耍、候車、停車、散步、交流、下棋等。一般以靜態活動為主的社區公園主要設有康體休憩區和兒童游樂區,是目前福海街道社區公園的主要類型;規模較大的社區公園則設有籃球場等動態活動場地,但數量不多。公園的平面構圖簡潔,不過于追求構圖造型,設計風格以規則式和混合式為主,著重關注場地本身的實際功能。
雖然社區公園的面積不大,但基本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都有考慮,這反映了福海街道已達到公共福利設施比較完善的社會發展階段,市民對城市綠地的基本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成人康體健身活動設施在社區花園比較常見,但擁有數量分配不均勻。公園多獨立開辟安放健身活動設施或兒童活動器械的區域,但是部分設施破舊,沒有及時維護更新,且設施的造型千篇一律。
2 "福海街道公園特色主題建設分析
2.1 "主題建設
立新湖公園作為綜合性市政公園,充分融入了誠信主題,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誠信公益廣告的宣傳,為文明城市創建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新田社區新荔公園也致力于打造誠信主題公園,其他社區公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墻、景觀小品也或多或少出現。位于福州大道上的樂福園、祥福園、錦福園、厚福園和善福園在“福”文化主題上有一定實踐,但還處于初級階段。現有消防主題公園兩座:錦福園和塘尾社區的菠蘿山公園。
2.2 "景觀特色
立新湖公園和部分社區公園在景觀營造方面表現出獨特的地方色彩,小空間里布置了各類特色景觀,既有利用植物、噴泉、園林建筑、雕塑、休憩設施、鋪裝等基本構成要素,也有結合街頭報亭、警察巡防點、園燈等配套設施,形成視覺焦點。社區公園中的園林建筑類型較簡單,主要為涼亭及花廊架兩種。既有傳統造型,也有一些生動有趣的設計。少數新建的社區公園運用新材料,造型大膽。
2.3 "優勢與劣勢
優勢:街道有公園18座,人口密集,對休閑空間的需求強烈,現有公園使用率高。福海街道正迎來嶄新的發展步伐,前期的城市更新與改造建設使舊城面貌煥然一新,相當一部分的景觀界面得到了顯著的改善;部分地區已介入大型開發商進行土地開發,無疑對片區未來景觀的塑造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
劣勢:沒有形成特色的城市景觀風貌。街道內較好的綠地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和開發,現狀片區的城市生活與社區公園的互動感較為薄弱;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品質不高;街道對未來發展定位、景觀形象張力不足,并未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
2.4 "機遇與挑戰
機遇:良好的自然資源與政策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席卷中國的新浪潮,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借著深圳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的東風,福海街道必然會迎來公園提質改造、主題特色建設的浪潮。
挑戰:福海街道是近兩年新分設出來的街道,在基礎積累、專業人員配備等方面還面臨不少挑戰。公園建設主題意識、特色意識還比較薄弱。
3 "打造福海街道特色主題公園策略
3.1 "指導思想
遵循持續性原則、人性化原則、生態性原則和經濟原則,緊扣街道自然、地理、景觀特征優勢,提出公園建設發展的規劃理念、總體目標、總體布局、功能定位。堅持綠色發展,在有效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前提下,以自然生態景觀為主體,突出公園景觀特征優勢,合理布局、適度開發建設,探求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生態模式,發展民眾所需要的活動空間及游憩康樂設施,滿足街道居民日益增長的休閑游憩健身社交的需求[5]。建設和諧的社會、人文、藝術的環境。具體有以下3方面:
1)形成特色主題公園規劃建設的福海質量標準。
2)充分挖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體現人文關懷,承載歷史記憶。
3)充分發揮福海自然生態優勢,利用為主,改造為輔。
3.2 "打造策略
福海街道具有古典歷史、現代工業園區及未來高科技發展趨勢等多重文化并存的狀況,應充分利用“海綿城市”建設理論,運用生態的手段結合多元文化并存的現狀,對城市空間進行恢復和修復,讓人們盡情享受這樣的具有美麗景色的公園。
未來福海的特色主題公園主要有5個方面發展策略:
1)展現濱海城市街區特質。
2)深入挖掘福海之“福”文化,福海街道本身就是以“福”命名的街道,挖掘福文化是理所當然。
3)結合本土特色及文化底蘊(基圍文化),讓公園承載歷史記憶和人文關懷,提供時尚的空間和藝術設計[6]。
4)彰顯會展經濟和智能智造城市支柱產業特色。加快智慧公園、產業公園的主題建設,提取產業特征與符號,融入公園主題建設。
5)時尚運動主題融入公園提質改造。
3.3 "主要內容
根據福海街道發展規劃,公園廣場建設方面包括立新湖東北片區配套對接工程、社區公園廣場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共2個子項目,其中,立新湖東北片區配套對接工程主要對立新湖東北片區6萬m2已征已轉地塊內重要節點進行升級改造,完善片區出入口、監控等,增加休閑、健身等配套設施,提升綠化及周邊環境,以滿足居民生活休閑健身需求。社區公園廣場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則主要對塘尾公園、塘興園、新和公園、和平公園、新田公園、稔田公園等社區公園廣場進行綜合整治、綠化提升及增加大型宣傳顯示屏等。
福海街道公園建設及提升改造應結合本地文化歷史背景,體現當地特色,給公園內一般性景點注入新文化,提升和豐富其文化內涵,使其成為支撐和構成公園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把福海街道所有公園分成以下5類主題進行改造提升。
3.3.1 “五福”主題
福海街道本身就是以“福”命名,深刻挖掘福文化具有現實意義。傳統的五福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我們根據現有公園建設條件和時代特征,對“五福”給出新的詮釋:健康是福、平安是福、快樂是福、舍得是福、仁善是福。
3.3.2 "濱海特色
福海地處海濱,歷史上是由小漁村發展而來,應深入挖掘古漁村風情、海鮮美食文化等,展示水體凈化。推動岸線結構優化,塑造整體河岸景觀,保護和恢復濕地資源。
3.3.3 "歷史記憶與人文關懷
福海地處嶺南,嶺南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4大流派之一,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嶺南園林的文化風格主要有5點:海岸文化,熱帶文化;遠儒文化,世俗文化;享樂文化,商業文化;開放文化,兼容文化;貶謫文化,務實文化。社區公園文化應該傳承和發揚嶺南園林文化的精華,如:富貴吉祥,務實入世,建筑造型舒朗清透,裝飾豐富多彩。將濃縮的福海街道記憶的歷史傳說、人物、器物等,通過抽象、提煉等手法,使之成為可視的視覺符號,并將這些符號運用到公園的設計中。如福海的醒獅文化非常突出,可以將醒獅活動經過再設計運用于路燈、休閑桌椅或雕塑造型,從而延續這種古老的民俗活動。
3.3.4 "科技創新與產業特色
重點考慮低碳、綠色環保價值,要在可持續的理念下倡導節能減排,對資源進行有效利用。運用高科技手段增加居民參與的樂趣與體驗,如設置感應系統,進行入園人數的動態統計;設置掃碼,提供語音解說報;設置電子顯示屏;設計聲控噴泉等,展現高科技智慧的魅力。緊扣福海產業發展特色,福海的會展、航空、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優勢突出,應從中提取元素和符號,運用到公園主題建設、景觀小品打造中去,從而形象地反映福海的產業特色。
3.3.5 "時尚運動
完善各類體育運動及健身設施,滿足各類比賽、訓練及市民的日常休閑健身及運動之用。
5個主題具體涉及的公園如下(見表2)。
4 "結語
目前,城市公園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如何打造具有鮮明主題、景觀特色的公園,正是決策者、建設者面臨的首要問題[7]。福海街道公園特色主題建設,需要充分依托其自然地理風貌,充分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將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社會因素、歷史文化因素有機融合,提取最能體現地方特質的元素、主題,實現福海公園建設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突出地方特色,精心打造高質量的精品公園,提升城市宜居性,增加市民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薛麗君. 深圳城市公園景觀特色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3.
[2] 程瑤. 深圳坪山新區社區公園調研與景觀優化設計研究[D].廣州:華南農業大學,2017.
[3] 王曉航.城市社區公園設計理念探析——以廣西欽州市為例[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6,18(1):66-68.
[4] 孫佳敏. 重慶市南岸區橋頭門戶景觀設計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20.
[5] 張素聰. 基于精品城市建設背景的老公園景觀提升改造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20.
[6] 孫紅旭. 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廣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8.
[7] 張耀煜. 城市公園更新設計研究[D].大連:大連工業大學,2019.
(責任編輯: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