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黑木相思相較于傳統速生桉而言,抗逆性更強,經濟效益更高。以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為引種區域,分析了黑木相思引種栽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黑木相思的引種栽培技術,分析了其栽培在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的經濟效益。結果表明:1)從氣候、土壤等條件來看,黑木相思在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引種栽培具有可行性;2)黑木相思相較于速生桉平均胸徑、林分蓄積和單株材積均有顯著提升,經配對t檢驗發現兩樣本獨立,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較高的經濟效益;3)黑木相思還具有固氮、改善土壤環境、水土保持、吸收大氣污染物等生態效益。
關鍵詞 黑木相思;引種;栽培技術;效益分析;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
中圖分類號:S727.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7.061
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隸屬于豆科金合歡屬,樹干通直,高可達25~35 m,為常綠高大喬木,樹皮粗糙呈灰色,小枝呈菱角,葉尖圓,花呈總狀花序,花呈白色至淺黃色[1]。黑木相思是一種起源于澳大利亞的樹種,因其優美的樹形和適應性強等特點作為一種重要的綠化樹種被廣泛引種栽培[2-3]。黑木相思的木材材質優良、用途廣泛,可以用于家具制造、建筑用材等,同時其樹皮和樹葉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4],因此,在林業上,黑木相思常被用于用材林造林。黑木相思的生長速度相對較快[5],雖然相較于用材林常用的速生桉而言,其投資周期相對較長,但多地實踐均發現共667 m2產值和利潤均高于速生桉。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用材林多以速生桉為主,為評估黑木相思在該地區的生長適宜性及其產生的效益,重點對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黑木相思的引種栽培技術及效益進行了分析,旨在為該地區的造林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1 "引種區域概況
廣西國有六萬林場位于玉林市,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3%。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創建于2013年5月,林地分布在陸川縣和北流市的部分地區,現有林地面積2 933.3 hm2,主要樹種為油松、桉樹、油茶、馬尾松、黑木相思等。
2 "黑木相思引種的優勢與可行性分析
引種區常用的傳統造林樹種以速生桉為主,相較于黑木相思而言,速生桉抗風性、抗寒性較差,在臺風天氣容易造成倒伏;廣西冬季氣溫較低,低溫天氣可能會引發凍害,造成速生桉枝梢死亡、葉片枯落,影響植株生長。
引種區域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 ℃左右,年均降水量1 500 mm左右,年均相對濕度75%左右,土壤類型以赤紅壤為主。黑木相思多分布在熱帶氣候區,適宜生長溫度18 ~ 20 ℃,適宜生長的降雨量為800 ~ 1 500 mm,適宜生長土壤為酸性土壤,因此,黑木相思適宜在引種區域生長,引種黑木相思具有可行性。
3 "黑木相思引種栽培技術
3.1 "育苗技術
3.1.1 "種子選擇
育苗所用種子應具有顆粒飽滿、無病蟲害、萌發力強等特點,優先選擇良種源或良種基地具有速生、耐寒等特點的種子,其質量應達到GB 6000—1999或當地林業等相關部門發布的標準要求。
3.1.2 "苗圃地選擇
苗圃地選擇前可對選擇的土壤條件進行調研,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形平坦、無明顯坡度的土地作為苗圃地,pH值在5.0 ~ 6.5的微酸性土壤為宜,同時,苗圃地應盡量在水源附近以保證苗木生長所需的水分[6]。此外,苗圃地應選擇在交通便利、距離種植地較近的地方,以便于苗木的種植和運輸。
3.1.3 "育苗前準備
育苗前的準備工作包括種子處理和苗圃地處理。首先使用60 ℃的溫水浸泡黑木相思種子2 h以上,然后使用清水清洗5次。為減少病蟲害發生的風險,可以采用0.5% KMnO4溶液浸泡30 min消毒后進行種植。種植前對苗圃地要進行整地,清除其內的雜物、灌木、草本等,然后使用大型機械深翻苗圃地,改善土壤結構,然后晾曬3 d殺滅土壤中的部分病原菌,施入適量腐熟有機肥或氮磷鉀復合肥增加土壤肥力,然后平整土地用于育苗。
3.1.4 "育苗
結合廣西的氣候條件,于造林前1年的10月進行黑木相思播種育苗,在苗床上以20 cm的行間距設置播種溝,溝寬4 cm,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播在種植溝中,然后覆土,覆土厚度5 cm左右即可。一般在播種后7~10 d出芽,當苗高長至4 cm左右時即可移栽至營養袋(黃心土∶草木灰=8∶2)內進行培養。幼苗移栽后每14 d 噴施2 g·L-1粉銹靈防治白粉病,此后每隔10 d施用一次尿素為苗木補充養分,當苗高超過30 cm,地徑超過0.4 cm時,且無病害、無機械損傷、樹干通直即可出苗圃進行造林。
除自行育苗外,還可以直接使用種苗基地出售的一級種苗。如廣西地區可選擇國有三門江林場選育的耐寒、速生、干形通直的無性系黑木相思SR3、SR13、SR25、SR52等。
3.2 "造林技術
3.2.1 "造林地的選擇與整地
根據黑木相思適宜生長環境進行造林地的選擇,盡量選在光照充足、無遮擋、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區域進行造林。
造林前進行整地。首先清理林內的雜灌、雜草、采伐堆積物等,可采用帶狀清理或團狀清理,清理時保留造林地內自然落種的目標樹幼樹(黑木相思);造林地環境過于復雜,雜灌異常繁茂時可采用全面清理,地形、交通等條件允許時可以采用大型機械進行造林地清理,清理后根據造林地的坡度情況進行整地,整地方法如表1所示。
3.2.2 "移栽造林
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于每年春季采用穴植法進行黑木相思造林,在造林地內按設計的造林密度挖掘種植穴,造林密度以每667 m2 110 株為宜,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存放。栽植前10 d在種植穴內施入林業專業肥250 g作為基肥, 使用適量敵蟲殺防治苗木蟲害,然后灌水泡透種植穴。栽植時將容器苗營養袋撕開,將苗木置于種植穴中扶正,然后先回填表土再回填心土,層層壓實,回填土略高于穴面,然后澆透定根水。
3.3 "栽培管理技術
3.3.1 "撫育管理
對造林地進行松土除草和追肥,減輕造林地土壤板結現象,提高土壤透氣性、保水能力和土壤養分。造林當年和次年5月中旬追施一次林業專用肥,追肥量每穴150 g,9月上旬再追施一次林業專用肥,追肥量每穴250 g并進行一次除草、松土處理,同時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進行擴穴。造林后定期進行疏伐修枝處理,去除病蟲害枝、機械損傷枝并伐除彎曲、分叉的植株。造林后2年內定期進行抺芽,去除苗木1 m以下的側枝和分叉枝,促進黑木相思快速、通直生長。
3.3.2 "病蟲害防治
3.3.2.1 " "生理性病害
黑木相思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非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多為環境因素引起,主要受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影響。1)夏季溫度過高時可能會對黑木相思形成日灼害,灼傷其樹皮,造成直接損害的同時還會引起其他病蟲害的發生,冬季溫度過低時則可能引發凍害,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因溫度引發的生理性病害較少,僅在極端低溫頻發的嚴冬時才會導致部分黑木相思受凍害。2)濕度較低時會引發黑木相思植株干枯、落葉甚至死亡,而在濕度較大時也會引發根腐病。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因濕度引發的生理性病害多因濕度過大引起,多發于排水性較差的林區。3)光照較差時則會引發黑木相思黃化、落葉、抗逆性下降等。生理性病害發病時可通過調整林內環境條件緩解,如在冬季對樹木進行抗寒防護、雨季做好林區排水工作、修剪林內枝條改善林內通風透光條件等。
3.3.2.2 " "白粉病
黑木相思白粉病是由白粉病菌引發的一種多發于苗圃地和幼齡林的真菌性病害,在廣西多發于春夏之交和秋季。黑木相思白粉病病原菌多寄生于葉片表面,以其菌絲為病原菌依附在病樹病枝上越冬。白粉病發病時,黑木相思幼苗、嫩芽和嫩莖表面會出現病斑,呈白色粉狀霉層,受害植株會表現為個體矮小、嫩葉變形、干枯、枝條畸形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植株死亡。白粉病發病時可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灑,每7~10 d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白粉病。
3.3.2.3 " "白蟻
白蟻是一種社會性昆蟲,其種群數量龐大,是危害黑木相思的主要蟲害之一,在廣西全年為害期長,但多發于5 —7月,尤其是在雨后頻發。白蟻以黑木相思為食,通過啃咬和挖掘樹干、根部,取食黑木相思幼樹樹皮,破壞黑木相思的生長和營養輸送系統,造成幼樹直立枯死。白蟻為害時可以噴施100 mg·kg-1的阿維菌素殺滅白蟻,用藥后24 h內即可取得不錯的滅殺效果。
3.3.2.4 " "大蟋蟀
大蟋蟀是黑木相思常見蛀干害蟲之一,主要危害林木幼苗和幼樹。廣西大蟋蟀在7月高發,大蟋蟀通常在夜間活動,啃食幼苗的根莖部,導致幼樹枯死。防治大蟋蟀時應加強苗圃管理,清除雜草,減少大蟋蟀的滋生。為害較輕時可以采用燈誘捕器、糖醋液誘捕器等工具誘殺大蟋蟀;為害嚴重時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進行防治,也可以采用寄生蠅等天敵生物進行生物防治。
4 "黑木相思引種效益分析
4.1 "經濟效益
2022年春季,對廣西國有六萬林場陸川分場黑木相思和傳統速生桉用材林進行了生長情況調查,調查地點為立地條件相近、撫育管理措施相同的速生桉用材林和黑木相思用材林(2012年造林)。在每個林內分別設置3個10 m × 10 m的調查樣地,采用每木檢尺的方法調查林內樹高、胸徑、林分蓄積和單株材積。
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速生桉的平均樹高高于黑木相思,平均樹高為(15.77±0.98) m,經配對t檢驗發現,兩樣本獨立,說明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黑木相思的平均胸徑、林分蓄積和單株材積均顯著高于速生桉,配對t檢驗結果表明,兩樣本獨立,說明結果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黑木相思的花期長、花量大,還可以作為蜜蜂的蜜源植物,發展林牧經濟。
4.2 "生態效益
1)黑木相思具有固氮根瘤,能夠固定游離氮、合成含氮化合物,增加土壤的肥力[7]。2)由于其樹體龐大、枝繁葉茂,落葉后經過分解形成腐殖質,可有效改善土壤條件,同時具有一定的持水性能[8];同時,黑木相思的根系發達,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特別是在山地種植時,可有效保持水土。3)黑木相思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二氧化硫、顆粒物等大氣污染物,因此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氣污染。
5 "結語
為解決傳統速生桉抗風性、抗寒性較差的問題,研究了黑木相思的引種栽培技術。1)從氣候、土壤等條件分析了黑木相思引種栽培的可行性,發現黑木相思適宜在引種區域生長,引種黑木相思具有可行性。2)提出了黑木相思栽培技術,包括由種子選擇、苗圃地選擇、育苗前準備、育苗組成的黑木相思育苗技術;由造林地的選擇、整地、移栽造林組成的黑木相思造林技術;由撫育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組成的黑木相思栽培管理技術。3)經野外調查,黑木相思相較于速生桉的經濟效益有顯著提升,且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同時,黑木相思還具有固氮、改善土壤環境、水土保持、吸收大氣污染物等生態效益。為進一步完善黑木相思的栽培技術,提高用材林收益,未來可應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栽培,如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抗逆植株,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化技術進行用材林管理等,可顯著提高黑木相思栽培效率與效益。
參考文獻:
[1] 楊植旺. 黑木相思的特征特性及人工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 2022(5): 95-96.
[2] 裘珍飛. 黑木相思優良無性系葉片數量性狀與生長評價[J].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17, 25(5): 465-471.
[3] 卓洪鐘. 優良綠化樹種——黑木相思[J]. 農村百事通, 2011(8): 34.
[4] 夏炳鈺, 姚燁, 沈哲源, 等. 廣東速生黑木相思材性分析及優化利用[J]. 林產工業,2021,58(8): 7-11,59.
[5] 柯歡, 薛克娜, 楊昌湖, 等. 黑木相思速生豐產栽培技術[J]. 防護林科技, 2010(5): 107-109.
[6] 劉海霞. 林業苗圃地建設和養護管理措施[J]. 鄉村科技, 2020, 11(33): 54-55.
[7] 潘輝, 劉芳, 曾志浩, 等. 5個相思樹種根內生細菌群落多樣性特征研究[J].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22, 42(5): 165-170.
[8] 趙文東, 李凱, 王俊, 等. 5種人工相思林凋落物現存量及其持水特性[J].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2020, 38(6): 677-684.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