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實現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以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例,分析了落實防滅火責任、細化分配聯防火災任務、完善森林防火應急預案等森林防滅火要點,以及云杉立枯病、云杉葉銹病、云杉八齒小蠹、松天牛、松毒蛾等森林病蟲害防控要點,并探討了動植物保護要點、森林撫育要點。
關鍵詞 森林管護;動植物保護;病蟲害;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中圖分類號:S759.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7.067
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東經104°09′23″~104°32′40″、北緯33°03′18″~33°34′50″,其東北部毗鄰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南部與文縣石雞壩鎮接壤,西部與四川省九寨溝縣交界。作為一類以珍稀野生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大量分布有大熊貓、羚牛、紅喉雉鶉、紅腹錦雞等珍稀野生動物,以及水青樹、連香樹、獨葉草等國家級保護植物。近年來,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在管護森林過程中,面臨重重矛盾,如野生植物保護與當地居民活動矛盾、秸稈焚燒與森林防火矛盾等。因此,探究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管護要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森林防滅火要點
1.1 "落實防滅火責任
根據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意見》,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應明確森林防滅火工作的指導思想,在堅持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的前提下,壓實火災防控責任,強化屬地責任與部門監管責任。例如,防火辦公室應監測轄區內日常火險火情,排查火災隱患,指引區域交通線路;值班宣傳組負責轄區內日常火災事故接警、報警、信息反應;綜合調度辦公室負責全面掌握轄區內火情、撲救情況,并檢查消防設備配備情況,確保消防器材符合相關規定。在層層壓實責任的基礎上,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應加強防火宣傳,鼓勵區域內居民簽訂護林防火聯防聯戶公約,以戶為單位積極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和聯合演練。
1.2 "細化分配聯防火災任務
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應積極推進川甘兩省岷山地區護林聯席會議,邀請保護區周邊鄉鎮人員參加會議[1-2]。在該會議中,根據最新森林草原防滅火系列政策與指示批示,深入分析冬季、春季等林火高發季節的護林防火形勢。同時,根據團結協作、聯防聯治、廣泛交流、共同發展的方針,分區域模塊分配護林聯防工作任務,包括火源管控、常態化風險隱患排查、嚴肅整改隱患等。
根據工作任務內容,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與周邊鄉鎮簽署最新年度森林防火滅火責任書,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做好交接工作,保證森林資源安全。森林防火滅火責任書的重點是及時組織森林火災的撲救、火燒跡地的更新,明確控制轄區內發生森林火災后村居應及時到場指揮撲救,確保科學、有效、安全地撲滅森林火災,并設置清晰的轄區內森林火災小時撲滅率、火災撲滅后復燃率不超過火災總數的百分比、火燒跡地更新面積占比等目標。同時,根據森林防火滅火責任書,制訂考核獎懲辦法,對轄區森林周邊各鄉鎮進行檢查考核、獎懲兌現、通報處理,激發周邊鄉鎮參與防火滅火的積極性。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年森林火災發生率、森林受害率等目標,合理配備一線管護技術力量,充分發揮林火視頻預警監測系統、電子智能林務員和無人機的作用,杜絕重大森林火災事故的發生。
1.3 "完善森林防火應急預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防火條例》及地方火災應急預案,在全面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制訂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從源頭提升當地應急處置森林火災事故的能力。森林防火應急預案的制訂原則是統一指揮、區域為主、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聯動、現場急救與常態準備相結合,以確保森林火災風險降到最低。
在制訂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后,明確預案啟動條件,即火情對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威脅;臨近區域請求救助且經主要負責人批準;已造成人員傷亡。啟動預案后,由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防火指揮部負責組織各項活動,確保該預案有序啟動、實施。
2 "森林病蟲害防控要點
2.1 "主要病害
2.1.1 "云杉立枯病
在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云杉立枯病主要為害云杉。發病初期,云杉幼苗莖葉黏結,根莖部位出現褐色斑點;發病中后期,幼苗腐爛、倒伏,甚至死亡。為降低云杉立枯病危害程度,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為預防云杉立枯病,在6月中旬,向云杉苗木莖稈噴灑20%粉銹寧550倍液,用量為900 mL·hm-2。為治療云杉立枯病,向云杉苗木莖稈噴灑97%敵銹鈉250倍液,用量為900 mL·hm-2。
2.1.2 "云杉葉銹病
云杉葉銹病多發生于高溫雨季。發病初期,云杉針葉位置出現淡黃色段斑,后期段斑上密生針尖狀凸起。隨著病情發展,段斑上出現大量橘黃色銹孢子器,最終孢子破裂,影響云杉光合作用,不利于云杉生長。
為降低云杉葉銹病發生概率,6月上旬,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可搭建塑料膜拱棚,避免云杉幼苗曝曬。如果發現云杉已經受害,可噴施75%百菌清200倍液900 mL·hm-2,每隔10~15 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2.2 "主要蟲害
2.2.1 "云杉八齒小蠹
云杉八齒小蠹是一種鉆蛀性害蟲,對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內云杉類樹木危害較嚴重[3]。云杉八齒小蠹一般在枯死幼樹皮下、枯枝落葉層內越冬。次年,云杉八齒小蠹鉆出開始為害,導致云杉木材內部出現較深坑道、樹木樹脂停止分泌。
為預防蟲害,在次年幼蟲鉆出前,全面噴灑25%國科3號200倍液,用量為735 mL·hm-2。如果發現云杉八齒小蠹開始為害,以幼蟲孵化為節點,噴施40%氧化樂果1 000倍液,用量為735 mL·hm-2。
2.2.2 "松天牛
松天牛主要為害松樹,幼蟲蛀坑道并啃食木質部,成蟲咬食葉片。同時,松天牛是松材線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松樹一旦感染該病,基本無法挽救。
為降低松天牛發生概率,在保護草蛉、瓢蟲等松天牛天敵的情況下,于早春樹木發芽前,噴施1%石硫合劑80倍液,消滅松天牛越冬卵,兼防越冬蚜蟲。松天牛成蟲羽化7 d后,噴施50%殺螟松200倍液1次。在松天牛進入羽化盛期后,全面噴施50%殺螟松200倍液1次。在松天牛羽化后期,再噴施50%殺螟松200倍液1次,用量為750 mL·hm-2。在松天牛為害嚴重時,對松天牛蛀入枝干,逐孔插入磷化鋅毒扦,殺滅幼蟲。
2.2.3 "松毒蛾
松毒蛾屬鱗翅目毒蛾科,主要為害松類植物,主要以幼蟲取食針葉,從葉片中部取食,造成葉片斷裂。松毒蛾發生嚴重時,可把葉片吃光,嚴重影響松樹生長。
為預防蟲害,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應注重營造混交林,結合撫育清除落葉層,剪除蟲害枝并集中燒毀。同時,根據松毒蛾在林間石塊下、樹樁凹洞內結繭化蛹的特性,積極開展松毒蛾春秋季普查,集中收集并處理;啟動打擊涉松毒蛾病疫木違法犯罪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繼續落實“綠盾2023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專項行動”,確保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從源頭阻斷松毒蛾為害[4]。如果發現松毒蛾已經開始為害,可從6月中下旬開始,利用燈光誘殺松毒蛾成蟲。在誘殺松毒蛾成蟲過程中,操作者需要嚴格根據規程操作,詳細記錄周邊環境及每一時間段誘集松毒蛾成蟲種類、數量,逐步調整誘殺方案,追蹤誘殺效果,切實推動松毒蛾綠色防控工作落實。
3 "森林野生動植物保護要點
3.1 "甘川協同
跨行政區域開展聯合行動,契合新時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實際,有利于打造不同保護主體開放合作、聯防聯動、社區共管的自然資源長效管護機制[5]。為全面推進大熊貓、羚牛、紅喉雉鶉、紅腹錦雞等40余種野生動物保護走深走實,維護森林生態環境安全,甘肅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以下簡稱管護中心)可與甘肅省森林公安局、四川省平武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圍繞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聯合執法整治。在甘川協同過程中,重點推進聯合巡查維護。即從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出發,由管護中心領導帶領甘川機關工作人員在重點區域值守巡護,分批次徒步往返。同時,采集記錄沿線大熊貓、紅喉雉鶉、紅腹錦雞等野生動物的糞便、食痕,推測其活動痕跡,判定現階段區域生態環境與野生動物需求一致性,有針對性地強化保護區與周邊保護地的交流、合作,健全跨區域聯合巡護機制。
3.2 "管護中心與政府協同
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甘川交界,人員流動復雜,保護野生動植物壓力較大。根據當地實際,加強管護中心與當地政府協同聯動,按照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管理的要求,共同推進野生動植物生境高質量建設。
政府開展野生動植物生境規劃建設、保護管理等工作,強化行政執法與普法監督。同時,全面落實各級林長責任,由林長負責保護區總規編制及新增動物監測樣線規劃。政府與管護中心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定期召開會議,協商解決重大問題[6]。在工作協調機制運行的同時,政府可以與管護中心共同構建多層次野生動植物保護科研合作平臺,確定重大科研課題,加強學術交流,常態化共享水青樹、連香樹、獨葉草等野生植物種群及其同域物種保護、野生動植物疫源疫病、生境保護等監測信息。進而依托科研成果構建野生動植物個體信息庫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數據庫,每隔一段時間聯合發布野生動植物保護成效評估報告,為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4 "森林撫育要點
4.1 "間伐對象
2023年,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已完成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人工造林任務0.03萬hm2、退化林修復任務0.16萬hm2。在總結現有工作經驗基礎上,工作人員應關注撫育間伐在森林資源保護修復方面的重要作用。撫育間伐可以淘汰經濟價值低、林木材質差的樹種,提高保留樹種生長質量,擴大剩余樹木生長空間,確保區域土壤營養成分、光照資源的充分利用,縮短林木培育周期[7]。一般間伐需要參考林木直徑、斷面積連年生長量、林木株數的徑階分布、林分郁閉度,以直徑連年生長量明顯下降、林木中小徑階木占比30%、林分郁閉度超出0.8為標準進行間伐。
4.2 "間伐強度
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一般根據樹種耐陰程度、生長速度、疏密度的差異,確定間伐強度。對于喜光、速生、疏密度大、立地條件較佳的林木,可以適當增加間伐強度;對于耐陰、慢生、疏密度小、立地條件差(陡坡、陰坡等)的林木,可以適當減小間伐強度。確保首次撫育間伐后森林郁閉度降低到0.20以內,最終林分郁閉度在0.50~0.60。例如,對于初始郁閉度為0.90~0.95的林分,設定間伐強度為20%~30%,保留郁閉度0.75,每公頃保留3 217~3 676株林木;對于初始郁閉度為0.70~0.79的林分,設定間伐強度為5%~10%,保留郁閉度為0.63,每公頃保留2 208~2 328株林木。根據樹種生物學特性,靈活調整間伐強度。例如,對于冠高較大的耐陰樹種或針葉樹種,可以適當控制間伐強度為10%。
5 "結語
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管護重點是森林防滅火、森林病蟲害防控、野生動植物保護與森林撫育。根據森林管護過程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可以建立“1個協同、3個聯動”體系,推動甘川協同,支持管護中心與當地政府聯動、居民聯動、警民聯動等,充分發揮各界力量,推動森林資源的健康可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
[1] " 關品高,彭杏資,陳玉永,等.云南省中緬邊境森林火災現狀與防控能力提升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2021(5):153-159.
[2] " 于婷,李建貴,張少博.禁牧及非禁牧管護措施對天山云杉種群結構及分布格局的影響[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21,44(2):104-110.
[3] " 張斌運.青海云杉病蟲害防治策略[J].種子科技,2021,39(23):119-120.
[4] " 裴雅玲.甘肅白龍江林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策略[J].當代農機,2023(7):84.
[5] " 高松騰.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現狀及管護對策[J].甘肅林業,2021(3):30-31.
[6] " 徐生貴,郭海霞.祁連山野生動植物保護現狀及應對策略[J].鄉村科技,2022,13(1):132-134.
[7] " 陳軍芳.林業野生動植物資源管護方法研究[J].農業災害研究,2020,10(8):112-113.
(責任編輯:敬廷桃 "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