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邦,著有《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吳敬梓》《伐桐》《止酒》等十多部作品。曾獲紫金山文學獎、三毛散文獎、揚子江詩學獎、《詩刊》社陳子昂詩歌獎等。入選“新世紀文學二十年·青年詩人20 家”,當代中國70 后代表詩人之一。
觀江豚,遙想董北苑作畫
乘著霞光——
穿越千年的馬車
我們從晚窗眺望江面
一艘白輪船從上游向下游駛去
兩頭江豚躍出水面
獻出水繪的花朵
孩子們尖叫:
江豚,江豚
寒山隔岸
漸漸隱沒在高樓之中
搶在太陽落山之前
董北苑拿起畫筆
把江岸與寒林
把蕭索與寂靜的美
潛移到白色宣紙上
橘紅的夕陽
落到山的那一邊
泛白的江面上
涌起黃昏的壯闊
他收起畫筆
寒水,疏林,遠山
——無窮盡的收藏
他小心翼翼
把歡騰的江豚
畫到自己
寂寞的童心里
瘞鶴銘
我們從長江里打撈出殘碑
碑上有字,大多已漫漶剝落
其實我們早就知道
剝落的部分正是我們寫下的塵芥
我們的朋友,一個準仙人
在山谷里養了一只丹頂鶴
它無緣無故地死了
沒有等到成為主人坐騎的那一天
朋友就把它埋葬在焦山的懸崖上
假如有一天,它醒來
可以不用助跑就飛向藍天
我們也可以坐上去,重返童年的黎明
到聯盟村去
我們越過溪流
這么快,就走進生命的秋天
我們穿過金色的稻田
到群山環抱的村莊里去
我想起多年前第一次到學校去
周圍都是陌生的面孔,千篇一律
像稻穗,彼此無法分辨
我緊張,與其他孩子一樣
做著先生要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
站在風中,麻木地等待一場雨
走到山腳下的人工沙灘
在那里撿起一片構樹的落葉
沉默的心靈片段,屬于山村,
也屬于我
時間不多了:我們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
把稻谷變成大米
麥田
每到霜降,我們一家人
都會跑到海邊的懸崖上,種下麥子
第二年芒種,我們就去收割
那些黃金般的麥子,
最好搶在麻雀的前頭
收完麥子的田野
只剩下堅硬的麥茬
有幾個陌生人走來走去
也許他們從海上來,
也許他們要到海上去
每年種麥子,收麥子
我也去麥田,只是抱著雙臂
在那里看看,
像一個前來觀光的外人
海上來的雨會淋濕我的全身
釘馬掌
他們把那匹棗紅馬
拴在杉木做成的馬掌樁上
反戴遮陽帽的男人抱著馬的小腿
穿藏青色夾克的男人端來一盆清水
清洗沾染苔蘚與碎石的馬蹄
錘子輕輕敲擊鐵釘
發出清脆的響聲
如同輕聲哼唱的小曲,匯入
庫爾代河歡騰的河谷
馬兒打了個響鼻
釘馬掌的人直起腰
停頓片刻,抬頭看見
山頭——堆積著
一年又一年的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