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課聚焦于高中英語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這個單元以音樂為核心主題,探討音樂作為一種普遍語言如何跨越文化界限,連接不同背景的人。本節課考慮到高中生普遍存在的英語閱讀興趣不足和自主閱讀能力有待提升的現狀,旨在通過音樂與文化相結合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自主閱讀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師引入多元文化的音樂元素和互動式教學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批判性思維技能,同時培養他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一、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2.引導學生深度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樂特點及內涵。
3.提升英語閱讀理解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音樂跨越文化界限、溝通情感的魅力;掌握有效的英語閱讀策略,如略讀把握大意、精讀分析細節、通過上下文推斷生詞等。
教學難點:幫助語言基礎較弱的學生突破詞匯和語法障礙,提升其英語閱讀信心和能力;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跨文化探究興趣,提高其多元文化意識和跨文化理解力。
三、教學過程
(一)注重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性
教師: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 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大家知道音樂有什么魅力嗎?
學生A:音樂能表達我們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教師:非常好!音樂確實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具有穿越時空、溝通心靈的力量。今天,我們就通過兩位同學Alice和Harry的親身經歷,來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音樂的獨特魅力。首先,請大家翻到課本第16頁,看一看這兩封書信的標題和配圖。Alice的信標題是Butterfly Lovers,Harry的信標題是Country music,這給了我們哪些提示?
學生B:從標題看,Alice可能欣賞了一場小提琴音樂會,Harry則聽了一些鄉村音樂。
學生C:他們聽的音樂類型不同,一個是古典音樂,一個是鄉村音樂,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
教師:那么,Alice和Harry分別在哪里聽音樂呢?請大家再看看兩封信開頭的稱呼和日期。
學生D:Alice的信以“Hi Lucy”開頭,說明她不在Lucy身邊,可能是在中國,信末的日期是2月14日。
學生E: Harry的信寫給Stephen,提到“Life here in Nashville”,說明他在美國納什維爾,信末日期是3月2日。
教師:很好!通過這些細節,我們推測Alice在中國,Harry在美國,他們聆聽音樂的時空背景不同。這暗示了什么?
學生F:雖然他們身處不同國度,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但音樂的力量將他們聯系在一起,成為溝通的橋梁。
教師:正如大家所說,音樂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成為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接下來,請大家把思路聚焦到Alice和Harry所聽的音樂上。從標題上,你們能進一步推測他們聽了哪兩首曲子嗎?
學生G:Alice提到“violin concerto”,我猜測她聽了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具體曲名還不清楚。
學生H:Harry沒有明確提到歌名,但“songs of the countryside”讓我想到鄉村民謠,也許是美國鄉村音樂的代表作之一。
教師:大家的猜測很有見地!看來要找出他們聽的具體曲目,還需要我們深入閱讀信的正文。
學生(齊聲):我們已經迫不及待要探尋Alice和Harry的音樂之旅了!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通過英語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課堂導入環節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喚起文化共鳴的需要。)
(二)自主閱讀,實現對文章的深度理解
教師:同學們,剛才通過對標題等的觀察,我們對Alice和Harry的音樂之旅有了初步的認識?,F在,請大家安靜閱讀這兩封信的正文,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完成以下任務:
1.找出Alice和Harry分別欣賞的音樂作品及其文化背景。
2.思考兩類音樂在旋律、歌詞、情感表達等方面有何異同。
3.體會兩位同學在聆聽音樂后的感悟。
大家可以畫出關鍵詞句,批注在旁邊,以便討論時使用。有任何疑問可以隨時提出,我會巡視課堂提供幫助。
(學生自主閱讀10分鐘,教師巡視并解答疑問。)
學生A:老師,我對Alice信中提到的“Chinese Yue Opera”不太了解。
教師:越劇是中國的一種地方戲曲,多演繹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了解這一背景,我們更能理解《梁祝》所表現的凄美愛情和柔美旋律的文化底蘊。
學生B:我注意到Harry信中反復提到“hardship”“heartbreak”“hope”,這對理解鄉村音樂有何啟發?
教師:你的觀察角度很獨到,這些詞反映了鄉村音樂所表現的普通民眾的艱難生活、情感創傷,同時也透露出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這種苦中作樂、絕處逢生的樂觀情懷,成就了鄉村音樂樸實無華而又充滿力量的特質。
(學生繼續閱讀5分鐘,完成批注。)
教師:大家都讀完了嗎?讓我們回到之前的三個任務,逐一進行討論。
教師:首先,Alice和Harry分別聽了什么音樂?它們反映了什么文化傳統?
學生C:Alice聽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罚v述了中國古代凄美的愛情故事,這首曲子融合了中國越劇和西方古典音樂的元素,代表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成果。
學生D:Harry領略了美國鄉村音樂,這類音樂反映了普通民眾的喜怒哀樂。歌曲通常以吉他伴奏,歌詞質樸,旋律簡單易唱,體現了美國鄉村文化的特點。
教師:分析得非常到位!可以看出,《梁祝》和美國鄉村歌曲雖然來自不同文化,但都深深植根于各自的民族土壤,反映了特定歷史條件下人們的生活和情感。
教師:那么,在音樂風格上,這兩類作品有什么異同呢?
學生E:《梁?!沸蓛灻朗闱椋瑫r而柔美舒緩,時而激昂悲壯,像是在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鄉村音樂旋律質樸簡單,容易上口,更接近普通民眾的審美情趣。
學生F:《梁?!犯柙~通過梁山伯和祝英臺的凄美愛情,表達了對封建禮教的控訴和對自由的渴望。鄉村音樂歌詞多描述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和情感波瀾,反映社會現實,但也充滿人性關懷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師:你們的比較分析很精彩,揭示了不同文化風格下音樂創作的特點和內在精神。
教師:最后,我們來看Alice和Harry聽完音樂后有何感悟。這對他們理解不同文化有何啟發?
學生G:Alice被《梁?!匪憩F的跨越時空的愛情所打動,同時也意識到這部作品融合中西音樂元素的獨特魅力。她由此感悟到音樂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能夠溝通不同文明。
學生H:Harry通過聆聽鄉村音樂,深刻體會到歌曲背后所蘊含的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他意識到音樂來源于生活,又最終回歸生活,因而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教師:你們的分享讓我很感動。Alice和Harry通過音樂聆聽,不僅領略了不同文化的風土人情,更從中獲得了珍貴的人生感悟,這啟示我們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不同文明,用心聆聽每一種文化之聲,這種跨文化的理解和溝通,正是音樂這一世界語言的難能可貴之處。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課堂導入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思考。通過自主閱讀和互動討論,學生不僅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內容,更在多維比較中領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音樂的獨特魅力。)
(三)小組交流,實現自主閱讀的進階
教師:同學們,通過自主閱讀,相信大家對Alice和Harry的音樂體驗都有了更深入的認識?,F在,請你們結合閱讀時做的批注,以四人為一組,討論以下問題:
1.Alice和Harry通過聆聽什么音樂分別獲得了怎樣的美學體驗和文化感悟?
2.兩類音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哪些特點?
3.作為“世界語言”,音樂在跨文化交流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我們應如何看待不同文化的音樂?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并參與互動。)
組1學生A:我來分享一下我們組的討論成果。Alice聽了《梁?!沸√崆賲f奏曲,被優美的旋律和凄美的愛情故事所打動,她意識到這部作品巧妙地融合了中國戲曲和西洋樂器,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教師:你們抓住了《梁?!返奈幕瘍群耍苡邢敕ǎ∧荋arry聽的鄉村音樂給你們什么啟示?
組1學生B:Harry通過聆聽鄉村音樂,深切感受到歌曲所反映的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和喜怒哀樂。像“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這樣的歌詞,樸實無華卻飽含情感,讓人感同身受。
組2學生C:我們比較了《梁?!泛袜l村音樂在旋律、歌詞上的異同?!读鹤!沸晌袷闱?,歌詞通過梁祝的愛情悲劇,表達了對封建禮教的反抗,鄉村音樂旋律簡單易唱,歌詞反映美國南部鄉村的風土人情。
教師:你們的比較揭示了中美兩國文化的差異。這對理解兩類音樂的風格特點很有幫助。
組3學生D:我想分享一下我們對音樂作為“世界語言”的理解。Alice和Harry雖然欣賞的是不同國家的音樂,但都被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文化內涵所打動,這說明音樂能跨越國界,溝通心靈。
教師:你的觀點很有洞察力。音樂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語言”,在于它能表達人類共通的情感,引發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共鳴。
組3學生E:這啟示我們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欣賞不同文化的音樂,在聆聽中互鑒,在交流中共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文化間的理解與融合。
教師:你們的討論讓我很受啟發。每個小組都從不同角度切入,提煉文章精髓,并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深入思考,這正是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的意義所在。
教師總結:同學們,今天的課堂討論讓我深受啟迪。通過自主閱讀和小組交流,大家挖掘了課文中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領悟了音樂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價值,這為我們深入理解不同文明、推動民族互鑒提供了寶貴啟示。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自主閱讀和初步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思考。)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The Universal Language”為話題,探討了音樂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課堂導入環節設置巧妙,自主閱讀環節學生表現積極,小組合作探究環節成效顯著,班級交流環節氣氛熱烈。但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導入環節略欠互動性和趣味性;自主閱讀環節部分學生對文化背景知識感到陌生;小組合作環節個別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今后,教師應以開放的心態審視自己的教學,虛心聽取學生反饋,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正完善,力求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作者單位:南京市六合區實驗高級中學)
編輯:張俐麗
作者簡介:洪艷,女,江蘇南京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