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茜 葉聰
慢阻肺的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疾病,其特征為氣道炎癥(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導致的慢性呼吸道癥狀,如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引起持續進行性加重的氣流受限。生命早期暴露于煙草煙霧等不良環境中,會導致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年齡也是慢阻肺的重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肺功能會出現生理性下降。慢阻肺是常見的可防可治類疾病,但遺憾的是,仍有很多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接受了不恰當的治療。
年近六旬的李大爺咳嗽著走進了診室,要求醫生幫他開點咳嗽藥。
醫生聞到了李大爺身上的煙味兒,一邊詢問病史,一邊開出了一張肺功能檢查單。李大爺說,自己是“老毛病”了,沒有必要做檢查。醫生解釋說,李大爺如果有長期的慢性咳嗽、咳痰、氣喘,就要當心慢阻肺。
醫生說,我國40 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高達13.7%,60 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已經超過27%。這就是說,我國60 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每4人中就有1 人是慢阻肺患者,總患病人數接近1 億。
醫生繼續向李大爺介紹了慢阻肺的嚴重性。慢阻肺與艾滋病一起,并列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僅次于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隨著發展中國家吸煙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國家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來40 年將持續上升,死于慢阻肺及相關疾病的人數也會大大增加。
李大爺終于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醫生“趁熱打鐵”,說慢阻肺的早期癥狀是咳嗽、咳痰, 這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見,而活動后的咳喘、氣短在老年人中也很普遍。所以,很多慢阻肺患者就這樣忽視了自己的病情,慢阻肺也因此被稱為“沉默的呼吸殺手”。
醫生給了李大爺一份篩查問卷(慢阻肺篩查問卷見下頁圖表)。當總分≥ 16 分時,患者就需要進一步完善肺功能檢查。后來,在醫生和家人的監督下,李大爺接受了肺功能檢查。檢查結果是,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通過胸部CT,李大爺被確診為慢阻肺。
在醫生的指導下,李大爺開始戒煙,并接受了規范的藥物治療,同時進行呼吸康復訓練。隨著治療的進行,李大爺的咳嗽、咳痰癥狀明顯減輕,爬樓梯時也不再感到氣喘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治療,李大爺的肺功能得到了明顯改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像李大爺這樣的老年人不在少數。他們以為只是咳嗽,其實卻是嚴重威脅健康的肺部疾病。讓這些老年人了解慢阻肺,是防治該病的突破口。

慢阻肺講究個體化規范治療,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 戒煙。戒煙是慢阻肺治療的首要措施。對于吸煙的患者,戒煙可以顯著改善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并延緩病情的進展。戒煙的個體化治療包括行為療法、藥物治療等。
2.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以緩解慢阻肺患者的癥狀,減少急性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常用的藥物包括支氣管擴張劑、抗炎藥物、祛痰藥物等。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醫生會根據病原學檢查結果選用適當的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對于不同的患者,藥物治療的種類和劑量有所不同。
3. 氧療。對于嚴重的慢阻肺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氧療。患者通過吸入氧氣,來改善缺氧狀況,提高生活質量。氧療的個體化治療包括選擇合適的氧源、調整氧氣流量等。
4. 康復治療。康復治療包括呼吸鍛煉、運動鍛煉等,可以幫助患者改善心肺功能,緩解呼吸困難等癥狀。康復治療的個體化治療包括制訂個性化的鍛煉計劃、接受專業指導等。
5. 手術治療。對于極少數嚴重的慢阻肺患者,手術治療可能是一種選擇。手術方式包括肺減容術、肺移植等。手術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手術時機等。
個體化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治療效果,更好地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此外,個體化治療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患者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治療方案。
李大爺被診斷為重度慢阻肺,疾病已經讓他頻繁出現氣促、咳嗽和咳痰的癥狀,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質量。在過去的30 年里,李大爺每天的吸煙量都相當大。針對他的病情,醫生強調了戒煙對改善慢阻肺的重要性。
盡管李先生曾經多次嘗試戒煙,但都未能成功。在醫生的指導下,他接受了更全面的戒煙計劃,包括使用尼古丁替代療法、咨詢心理健康專家、加入戒煙支持小組。
在戒煙過程中,李大爺也遇到了很多挑戰,但他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成功地擺脫了對尼古丁的依賴,實現了長期戒煙的目標。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大爺的慢阻肺癥狀逐漸減輕。疾病被控制之后,他發現自己呼吸更為順暢,氣促感減輕,咳嗽和咳痰也明顯減少。他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他重新獲得了對生活的掌控感。
在慢阻肺的預防和管理中,戒煙是關鍵。藥物治療和尼古丁替代療法提高了長期戒煙率。由醫療專業人員提供的戒煙方案和咨詢,也對提高戒煙率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