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有一個占地約8000平方米的百草園,其中育有枸杞、杭白菊、黃芪等中草藥40多種,每種中草藥的種植區域上都有一塊印著二維碼的標識牌,師生通過掃碼就能學習與之相關的知識。
按中草藥的種類,學校將百草園劃分為一塊塊責任田,組織各班班長、勞動委員舉行承包儀式,將責任田承包落實到班級。承包班級的教室門口懸掛了中醫藥特色班牌,同時責任田里也立了與之對應的承包班級的班牌。
十月是百草園的豐收季,此時的雞冠花明艷動人,杭白菊潔白如玉,決明子粒粒飽滿……為傳承中醫藥文化,全面提升學生勞動素養,我校于去年十月中旬舉辦了百草園中草藥采收節。
趣味課堂學知識
在采收活動開始前,學生們來到百草園旁的小木屋,聆聽老師講解中草藥的文化意蘊、藥用價值、種植管理辦法、采收方法與技巧等,感悟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為接下來的采收活動打下理論基礎。
實地采摘躬實踐
倘若將知識比作一個寶庫,實踐便是開啟寶庫的鑰匙。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帶著采收袋、小鋤頭等來到各自承包的責任田,開始采收中草藥。
大家干勁十足,但很快就遇到了難題:金絲皇菊采摘全開放的還是半開放的?綠色的決明子是否可以采摘?如何完整地采挖出白芷根?……同學們從最開始自主嘗試采收中藥、發現采收問題,到認真觀察老師示范、習得采收技巧,最終完成采收紫蘇、白芷、杭白菊、決明子等中草藥的任務。
中藥加工親體驗
采收結束后,同學們分組進行中草藥加工炮制。有的負責清洗射干根、白芍根等,有的負責晾曬紫蘇葉、艾葉等,有的用切片機把白芷、丹參等切片,有的用烘干機烘干杭白菊、決明子等,還有的在中草藥收納罐上刻字。
中藥香囊、罐裝中藥、手工艾條……在大家的合作下,一個個專屬于我校學子的文創產品誕生了。
此次活動是我校中草藥教育、勞動教育實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校秉承“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理念,緊跟時代步伐,勇擔歷史使命,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四高”聯合育人、共建優勢創新平臺,促進了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本文系山東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大課題(24SAQ039)之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