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秘世界”欄目邀請我國首位兼具大洋深潛和南極科考經歷的女科學家——唐立梅,為大家帶來“南極日記”系列文章。本期我們將踏上回家的旅途。
南極日記(五)
時間:2018年3月29日
天氣:晴
當“雪龍”號再次穿越魔鬼西風帶時,意味著歷時近半年的南極科考就要接近尾聲了。
按計劃,還有十來天我們就能回到上海。返程時大家暈船的狀況明顯緩解了很多,我們聚在乒乓球室,在運動中克服暈船。3月8日那天,船上的8名女同胞一起歡度了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日——哪怕是在這樣的境遇下,儀式感也未曾缺席。
漸漸地,冰川遠離了,幽藍的海面再次出現在眼前。返程靠港新西蘭時,我們偶遇了靠港的國際大洋鉆探船,并有幸上船參觀。喬迪斯·決心號大洋鉆探船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大洋鉆探船之一,目前是大洋鉆探計劃以及綜合大洋鉆探計劃中的專用鉆探船。船上有12個用于動力定位的強勁推進器和提升能力達400噸的世界上最大的升降補償裝置。此外,1400平方米的七層實驗室可供開展沉積學、巖石學、古生物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等領域的分析研究。
返程途中,“雪龍”號再次穿過了赤道。在航海業不發達的年代,船只穿越赤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們通常都會為成功穿越赤道的船只舉行各種慶祝儀式。如今,這項傳統得以延續。祈盼航行平安,我們在“雪龍”號上也舉辦了赤道穿越儀式,活動豐富多彩,大家紛紛合影留念,珍惜最后的相聚時光。
難忘一起度過的時光,難忘珍貴的科考經歷,難忘隊友之間的情誼。我們互幫互助,共同面對各種挑戰和困難;我們分享知識和經驗,共同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分享食物、水源和生活用品,度過漫長的極晝;我們分享喜悅,共同面對挫折,成為彼此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們不說再見,下次見!
當站在南極中山站看到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時候,我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力量。生逢偉大的時代,正是祖國的強大和時代的進步,讓我有機會能乘“蛟龍”探海、搭“雪龍”破冰。同學們,“南極日記”系列文章到這里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希望大家心中科學的種子能長成參天大樹,爭做擔負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勇于探索,無畏前行,祝大家都能擁有不設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