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慧慧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辦好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是新時代新征程賦予我們的新任務、新要求。教研工作是保障教育質量的重要支撐。在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崇明區直面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路上遇到的困難與挑戰,大力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以創新教研模式為支撐,圍繞課程、教學、作業與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攻堅突破,積極發揮教研工作在推進課程改革、指導教學實踐、促進教師發展、服務教育決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義務教育階段緊密型學區聯合教研
學區化辦學推進了各學校在管理、師資、課程、文化等方面的互通互融、資源共享。根據地理位置相對就近原則,上海市崇明區將同學段學校分為崇西、崇中、崇東、長橫四個學區,覆蓋所有義務教育學校。
構建緊密型學區聯合教研制度。一是通過制定《崇明區義務教育階段緊密型學區聯合教研管理制度》,引領崇明區義務教育四大緊密型學區(崇西學區、崇中學區、崇東學區、長橫學區)構建聯合教研體系,形成課程目標引領下的“備、教、學、練、評、研、訓”一體化的學區“教研訓”格局。二是通過打造學科負責人團隊,引領學區課程與教學改革。學區學科負責人帶領教師開展常態化聯合教研、教學關鍵環節研究等活動,服務學區內教師專業成長。學區內的聯合教研工作被納入學校校本培訓考核體系中,經考核合格后給予教師培訓學分。
開展三級體系聯動的分層式教研。基于崇明三島地域面積大、學校離散程度高的特點,區域教研工作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導、教研機構為主體、中小學校為基地、相關單位通力協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構建了“區域—學區—學校”三級教研工作體系,實現了分層教研(單周由學科教研員組織區域教研活動,雙周由學區學科負責人組織學區教研活動),加強了全覆蓋教研的橫向聯動和縱向深入,充分發揮教研的專業支撐和指導作用。其中,區域教研立足學科教學實際,聚焦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等育人關鍵環節開展課題、項目研究;學區教研依托學區內學科教研組或備課組,在研究學生學習方法、改進教學方法、優化作業設計、解決教學問題、指導家庭教育等方面發揮集體智慧,實現共建共贏。通過分層教研,教研活動由“點對點”走向“點帶面”,進一步推動各學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協同發展。
小規模與鄉鎮寄宿制學校聯盟式教研。崇明區共有9所學生人數少于200人的小規模學校和3所鄉鎮寄宿制學校。為解決這兩類學校在學科教研方面遇到的困難,崇明區教育局組建了小規模學校與鄉鎮寄宿制學校緊密型辦學聯合體,開展“兩類學校”課堂改革、聯合教研、課題共建、資源共享、學生交流等活動。為加強教學關鍵環節研究,區級層面邀請華東師范大學董蓓菲教授及小班化研究專家團隊探索分層教學路徑,逐步提升“兩類學校”教研團隊個性化作業設計能力,推動“兩類學校”校本作業的開發和編制。
“名校+新校”集團跟崗浸潤式教研
2016年,崇明區開始探索“名校+新校”跨區教育集團辦學模式,引進外區優質學校,管理本區新建學校,移植“名校基因”,實現郊區新建學校高起點辦學。目前,區域已形成7個“名校+新校”跨區教育集團,形成崇明教育高位優質的發展態勢。
開展名校浸潤式實訓。“新校”的教師需進入優質校(名校)進行為期一年的跟崗鍛煉,由“名校”師訓團隊為其“量體裁衣”設計系列培訓課程,讓“新校”教師通過浸潤式培訓,全方位學習“名校”的先進管理制度、校園文化建設經驗、教學技能、班級管理方法。“新校”教師需參加“名校”組織的教師大賽、作業設計展示、“教學月”、線上觀課等活動,在層層考核中經“名校”認定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崗。
開展骨干教師引領的帶教式教研。“名校”細化師徒帶教方案,為每一位“新校”教師量身選擇帶教教師、制定帶教計劃,全方位指導“新校”教師的備課、上課、命題、閱卷、教學研究等工作。“名校”還會定期組織公開匯報課,根據聽評課結果和日常聽課、指導情況,對師徒進行獎勵,讓教師在傳、幫、帶過程中加快成長。
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主題式教研。一是聚焦“名校+新校”跨區教育集團辦學過程中的共性問題,開展“2+X”主題教研。其中,“2”是指“名校基因的移植和創生路徑”“基于人工智能的師生信息素養的提升”這兩個攻關項目,“X”是指各集團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研討確定的特色項目。二是推動“名校+新校”集團校教師圍繞已確立的項目深入開展實踐性研究,做實做深“2+X”項目,推動各成員校優勢互補、發展互促、共贏互惠。
學區集團跨學科跨學段項目式教研
開展多個學科合作的綜合性教研。為貫徹落實《上海市教委關于實施項目化學習推動義務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探索基于課程標準的跨學科項目化學習,崇明區積極探索多個學科共同開展的綜合性教研,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以系統的思維解決真實問題。區域層面由多個學科教研員擔任項目化學習負責人,帶領多位學科教師組成項目實踐團隊,開展教研活動。學校層面由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東灘學校、上海市崇明區實驗中學、上海市崇明區平安小學3所市級項目化學習實驗校和若干所區級項目化學習實驗校創建單位組成實踐研究共同體,各學校根據師資情況,組建項目化學習教研組,開展項目化學習的實踐和探索。
開展基于學段銜接的跨學段教研。上海市崇明區教育學院實驗聯盟、上海市崇明中學教育集團、上海市崇明區城橋中學教育集團等3個跨學段緊密型教育集團,由區教育學院、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崇明中學、市特色高中城橋中學擔任集團牽頭單位、核心校,實踐跨學段聯盟辦學,探索在特色課程、創新實驗室、師資研訓等方面三個學段貫通的發展模式。三個跨學段教育集團著眼學生發展的全程視野,探索構建縱向層層遞進、橫向密切配合的中小學一體化教研模式。比如,崇明中學教育集團開展了語、數、英、理、化等五門學科的初高中銜接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進行了小、初、高德育一體化課程試點,實施了骨干師資聯合培養項目。
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研。崇明區以教育數字基座為核心,構建網絡教研平臺,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驅動性和賦能性作用,支持學區、集團靈活構建線上培訓、在線直播、智能研課、AI課堂分析等教育場景,同時將數據回流至數字基座,賦能學區、集團教研質量提升,以此打造面向全區所有學校的“崇明教育數據大腦”。
面向新時代新征程,崇明教育將繼續探索緊密型學區與集團教研新路徑,打開變革新視野,把教研作為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帶著不懈追尋教育真諦的熱忱,努力提升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讓崇明教育的“森林”生機盎然、絢爛多姿,讓每一名學生健康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