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批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
5月13日,財政部公布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計劃。擬發行的期限分別為20年、30年和50年,發行期數分別為7期、12期、3期,總共22期,付息方式均為按半年付息。17日,3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實際發行量為400億元,票面利率為2.57%;24日,2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
實際發行量為400億元,票面利率為2.49%。
我國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券
發行
5月,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先后發行400億元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非資本債券,均為兩個品種:一是4年期固定利率品種,在第3年末附有條件的發行人贖回權;二是6年期固定利率品種,在第5年末附有條件的發行人贖回權。兩家銀行發行票面利率一致,品種一和品種二的利率分別為2.25%和2.35%。TLAC非資本債券發行有利于系統重要性銀行滿足TLAC監管達標要求,增強銀行風險抵御能力,提升金融體系穩健性。
證監會發布《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
5月15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自2024年10月8日起正式實施。該文件所稱的程序化交易,是指通過計算機程序自動生成或者下達交易指令在證券交易所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文件對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監管作出全方位、系統性規定,提出加強高頻交易監管等內容,旨在促進程序化交易規范發展,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
證監會對恒大地產欺詐發行債券等行為處以頂格處罰
5月3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處罰決定,對恒大地產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罰款41.75億元,對恒大地產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處以頂格罰款4700萬元并采取終身禁入證券市場措施。證監會依法對恒大地產欺詐發行債券行為按照其所募集資金的20%進行處罰,對其信息披露違法行為處以頂格罰款,為開展債券市場統一執法以來的最嚴尺度。同時,證監會正在推進對相關中介機構的調查。
轉型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發布
5月30日,中央結算公司在中國債券信息網上發布轉型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樣例。為滿足市場需求,服務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中央結算公司開展轉型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含發行前、存續期)采集工作,后續將繼續開展數據常態化采集,并在“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數據庫”展示。
首批綠色普惠金融債券指數基金
落地
5月,嘉實基金、宏利基金、東方基金、國海富蘭克林基金集中發行掛鉤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優選指數的基金。這是全市場首批聚焦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領域的公募基金。其掛鉤的中債-綠色普惠主題金融債券優選指數是中央結算公司與浦發銀行在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領域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聚焦募集資金投向綠色、小微、“三農”、科技創新領域的高等級金融債,引導金融市場資金流向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相關領域,助力二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