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數字化轉型戰略,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對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圍繞金融基礎設施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意義進行闡述,并圍繞數字化轉型在中債估值中心的業務實踐進行總結,最后對下一步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提出思考建議。
關鍵詞:數字金融 數字經濟 數字化轉型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涌現,數字經濟面臨發展新機遇。中債金融估值中心(以下簡稱“估值中心”)作為金融基礎設施中央結算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秉持建設中國金融市場定價基準服務平臺的初心使命,持續推動業務數字化轉型,不斷發揮數據生產要素作用,著力提升服務質效。
金融基礎設施實現數字化轉型有助于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深化金融數據要素應用,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是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的要求,也是做好“五篇大文章”中數字金融相關工作的應有之義。金融基礎設施是金融市場穩健高效運行的基礎性保障和強化風險防控的重要抓手。推動金融基礎設施實現數字化轉型,是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動金融體系健全完善。
一是有助于推動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其一,數字金融將金融、數據和技術的內涵有機結合,金融基礎設施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的融合發展,不斷推動業務創新,進而帶動金融行業整體轉型與增長。其二,數字化轉型是數字金融的重要路徑,數字化以信息化為基礎,通過數據和算法的相互促進實現商業模式創新,強調以用戶為中心,可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使用價值,優化服務質效。其三,數字化轉型有利于促進資源效用最大化,提升金融行業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促進金融高效賦能實體經濟,為金融業發展注入充沛動力。
二是有助于激活數字化經營新動能。數字化經營強調在生產、運營、風險防范等全業務流程中重視發揮數據的作用。一方面,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關鍵金融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在業務實踐中的探索應用,可有效推動業務活動智能化,實現業務流程數字化,提升經營效率。另一方面,在轉型中金融基礎設施秉持數字思維推動業務經營,并將數字化手段應用于風險識別監測和風險預警,有助于落實安全觀,防范運營中的數據風險和網絡風險,維持穩健經營。
三是有助于釋放數據要素潛能。金融基礎設施整合全市場海量數據,在數據富集、整合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數字化轉型有助于金融基礎設施存儲的數據進一步活起來、用起來,有利于推動數據價值釋放,激發生產活力。通過加強數據頂層制度建設,金融基礎設施的數據管理統籌能力持續增強,有助于持續提升數據治理能力。通過打造涵蓋數據匯集、融合、應用、治理等功能的數據中臺,推動實時技術建設,有利于做強做活數據新要素,不斷發揮數據效用。
估值中心在業務方面的數字化實踐
估值中心是中央結算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承擔著金融市場定價基準形成平臺的重要職能。估值中心歷經20多年精心打造了一整套反映人民幣債券市場價格及風險狀況的指標體系,在市場中得到廣泛應用,有力支持宏觀政策實施、市場風險防范及債市對外開放。為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要求,助力數字金融發展,推動數字化轉型,估值中心持續在金融科技應用、數據潛能挖掘、數據服務提升等方面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的數字化實踐之路。
(一)推動金融科技賦能
估值中心有效構建高質量金融科技數字化與智能化體系,為向市場機構提供優質的定價基準服務保駕護航。
經過多年建設,估值中心自主打造了適合中國債券市場的數據、模型、算法及終端的全方位生產能力,建成高頻數據與算法、算力深度融合的價格指標產品生產編制體系,形成面向價格指標產品生產、支持“多資產、多幣種、多市場、多語言、多編制頻率”業務發展目標的IT架構,全面提升產品編制效率、質量和流程規范性,實現全鏈路全生命周期產品管理。
基于流批一體、湖倉融合技術,估值中心打造了面向金融基準服務的全域數據底座,具有數據采集、整合、存儲、加工和挖掘的一體化數據服務和運維能力。基于分布式、內存計算和血緣分析等技術,自主研發了業內領先的高性能裝配式金融工程算法平臺。同時,積極探索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形成了智能采集、輿情打標和數據補全等能力。
通過深度應用金融科技,中債價格指標產品的質效得到了全面提升,更加精準刻畫債券市場各類指標狀況,價格指標產品也得以提前發布。中債估值價格指標產品新一代系統、基于數據智能的中債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全景化一站式分析平臺先后獲人民銀行2021年、2022年金融科技發展獎二等獎;估值中心累計獲得軟件著作權35項、國家專利授權29項,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CMMI3級認證,并榮獲多項行業權威獎項。
(二)持續挖掘數據潛能
估值中心著力打造全域數據基礎體系、全鏈條數據運維體系、綜合性數據服務體系等五大數據能力體系,為支持監管、服務市場提供全方位、強有力的數據能力支撐。
夯實全域數據基礎,激發產品創新動力。估值中心數據覆蓋債權類數據、股權類數據、非標類數據、主體類數據、行情數據、市場基準數據、市場資訊、公告類數據等,數據容量逾120T,涵蓋270萬家主體數據、74萬單金融資產全生命周期數據,以海量的數據積累打造可靠的數據中臺戰斗堡壘。
持續深化金融標準引領,積極推動標準實施應用。中央結算公司牽頭、估值中心參與編制的2項金融國家標準《債券價格指標產品數據采集規范》《債券價格指標產品描述規范》正式發布,1項金融國家標準《債券發行人環境、社會和治理評價框架》獲得立項。估值中心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活動,增進市場機構對標準化工作的認識,發揮標準在提升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引領作用。
持續推動數字化進程,強化高階數據服務能力。估值中心堅持“數字創新、科技引領”,長期致力于數據生產流程數字化。估值中心打造指標瀏覽器、數據流傳輸、數據API接口等定制數據接入服務方案,提高數據交互效率,提升數據可用性。
搭建實時數據運維管理體系,支持產品高質量發展。打造數據質量運營平臺,制定近500項質檢監控規則,實現程序自動化完成數據質量校驗,通過便捷的運維工具、標準的運維流程、全面的質檢規則保障中債價格指標產品數據平穩運行。
擁抱人工智能浪潮,全面提升科技發展能級。建立文檔智能解析模型庫,已搭建基礎模型271個、高級算法模型41個,對非結構化數據逐一識別處理;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大幅提升數據獲取能力。基于智能采集能力,數據采集時間較傳統方式縮短近70%,準確率達90%以上。估值中心始終以強化創新驅動為著力點,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升工作質效,為業務健康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三)打造創新性金融終端
估值中心主動貫徹國家戰略,以創新服務為導向,強化數智賦能,依托全域數據、精準模型及科技應用,精心打造中債DQ金融終端,不斷延展金融市場定價基準服務平臺職能,拓寬金融信息服務邊界,有力支持了金融機構固收業務數字化轉型。作為中債價格指標產品的官方發布平臺,中債DQ金融終端通過數據可視化、方法工具化、應用場景化、服務移動化的方式,為市場提供跨平臺、跨終端的輔助投研分析解決方案,便利固收市場參與者獲取及時、可靠的市場數據,助力投資者進行債券投資交易和風險管理,持續輸出中債專業智慧,打通了金融信息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經過3年多持續建設和優化,中債DQ金融終端電腦端已上線“一級發行、市場行情、市場概覽、市場分析、指數投資、風險監控、旗艦店、特色專題(可持續金融)、組合管理、多維數據、中債資訊”11個功能板塊,超過30個功能模塊,提供包含中債價格指標、市場數據、分析工具、產品資訊在內的多維度服務內容,覆蓋債券一級發行、投資交易、投研風控、投后管理、指數化投資等主要業務場景,提供功能更強大、交互更靈活的數據分析工具,助力用戶對中債價格指標的深入應用。
2023年,估值中心緊緊圍繞客戶需求,采用敏捷方式推進中債DQ金融終端迭代升級,加速實現產品服務的創新突破。通過中債DQ金融終端向債券市場參與者免費提供6家貨幣經紀商實時債券行情服務,打造“一個綜合看板加三個場景化看板”的模塊體系,在具體功能上根據用戶使用習慣設計了一系列靈活便捷的交互方式,滿足市場成員對經紀商行情多場景、個性化信息獲取需求,助力提升市場透明度和價格發現效率,降低投資和交易成本。更好地響應市場需求,打造“地方債智慧分析平臺”,支持對地方債全流程信息獲取和數字化管理,有效提升地方債管理效率。通過中債DQ移動端建設,估值中心為用戶打造了隨時、隨地、隨身的數據查詢和分析工具,進一步提升金融基礎設施在數據信息方面的服務效能。
中債DQ金融終端通過科技引領,集成了跨平臺終端應用、智能推薦等多項業內領先技術與金融模型引擎、數據倉庫,提供了一個安全、開放、可視化及可定制的信息服務平臺,致力于深度服務中國固定收益市場,為主管部門和市場成員提供全面可靠、直觀可視化的數據服務。
(四)擴大營銷服務半徑
估值中心作為中央結算公司成功實現公司化、市場化轉型的子公司,在服務客戶質效、貼合客戶需求等方面持續探索,著力提升客戶服務的時效性、主動性、精準性。
在傳統客服熱線電話和客服郵箱服務的基礎上,估值中心協同相關部門,聚合在線人工客服、智能客服、客戶微信群等客服渠道推出智能客服新模式——中債智能客服平臺。中債智能客服平臺以熊貓“棒得兒”為客服形象代表,客戶可通過“中債智能棒得兒”微信小程序、“中國債券信息網”微信公眾號和中國債券信息網首頁等渠道訪問智能客服平臺。通過“中債估值中心”微信公眾號智能客服板塊,客戶可以通過選擇契合自身需求的關鍵詞,獲取中債價格指標及產品質量等方面的信息,提升服務效率。
2023年,估值中心基于自身專業優勢,打造金融市場信息系列播報特色欄目《債市值言》,該欄目通過“中債估值中心”微信公眾號、中債DQ金融終端等渠道,每日采用中英雙語,以語音方式播報中債價格指標相關信息,并配以圖文,每月向全市場用戶發布《中債指數統計及分析月報》《中債ESG月報》等專業報告,進一步提升市場參與者獲取相關信息的質效。
估值中心將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持續探索
展望未來,估值中心將持續深化數字技術手段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不斷推進數據要素價值的挖掘,探索構建智慧、開放、共享的數字金融服務體系,推動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化,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一是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生產編制、數據治理、風險監測等方面的作用,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覆蓋范圍。
二是持續提升數據治理效能。完善頂層設計和數據治理框架,提升數據治理水平。提高以客戶為中心的數據服務能力,挖掘數據綜合應用場景,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重視數據安全,建立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機制。
三是加快推進中債DQ金融終端建設。持續豐富終端功能,著力提升應用價值,為客戶提供智能化金融服務,優化用戶體驗。持續豐富數字金融業態,積極探索個性化、場景化數字金融服務模式。
四是探索推動營銷范式升級。通過大數據等技術發揮數據要素作用,提升市場分析研判能力和用戶畫像能力,打造有熱度、有溫度、有效度的營銷服務。推動營銷服務智能化水平提升,加強人工智能(AI)等技術在營銷領域的應用,提升服務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小慶.數字金融視角下數據要素價值發揮路徑研究[J].金融科技時代,2024(3).
[2]唐彬.以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J].債券,2023(12):12-15. DOI: 10.3969/j.issn. 2095-3585.2023.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