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辣椒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內容。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以科學為指導,根據辣椒生長周期和環境特點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蟲害對辣椒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就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過此次研究對更好地促進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其中辣椒是我國較為常見的一種蔬菜品種,辣椒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營養價值也較為豐富,不僅可以促進食物味道的提升,同時還可以滿足人們對食物營養均衡的要求。
1大棚蔬菜辣椒種植過程中的問題
1.1辣椒種植方式不科學
在大棚蔬菜辣椒種植過程中,種植戶需要根據當地氣候環境特點選擇辣椒品種。目前大多數種植戶在辣椒種植過程中存在不科學情況,由于種植戶缺乏種植經驗,其在進行辣椒種植過程中常常出現密度過大的問題。同時在大棚蔬菜辣椒種植過程中,種植戶還會采用機械播種的方式對辣椒種子進行播種,但這一方法會導致辣椒種子無法在最適宜的環境下生長。在進行機械播種時,還容易出現機械損壞情況,導致辣椒種子無法發芽或者發芽時間延長等問題,進而影響辣椒產量和質量,而且機械播種還容易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等問題[1]。
1.2種植技術有待提升
雖然我國已經大力發展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但是在具體的種植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農民對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掌握程度不夠,對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不夠了解,在進行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時容易出現病蟲害問題;缺乏一定的管理措施,這導致大棚蔬菜辣椒出現長勢不佳問題;缺乏一定的技術支持,無法形成合理的種植管理制度,從而出現辣椒生長不良問題。為了保證我國大棚蔬菜辣椒種植行業的快速發展,必須不斷提升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
2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
2.1棚架搭設
大棚的搭設主要是為了有效提升辣椒種植效果,促進辣椒產量得到提升。在辣椒種植過程中,棚架搭建主要是為了防止辣椒出現倒伏的情況,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辣椒的抗風能力,還可以有效提升大棚整體的堅固程度,增強棚架的穩定性。
2.1.1搭建鋼架大棚
在搭建鋼架大棚時,需要將大棚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并對地面進行平整處理,根據當地氣候條件來確定棚內具體尺寸,并根據大棚規格對棚高、棚距等進行確定。在確定好棚高和棚距后對棚架材料進行選擇,還應對棚架的規格、長度和高度等進行確定。
2.1.2搭建竹木結構大棚
在搭建竹木結構大棚時,需要在棚內使用立柱進行支撐,將立柱固定好后再將拱形薄膜覆蓋好并將其壓緊,還需要在大棚內設置風障和草簾等覆蓋物[2]。
2.1.3搭建塑膜大棚
在搭建塑膜大棚時,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通常情況下,塑料薄膜的使用壽命較長,且具有一定的透光性。因此,在制作塑料薄膜時,可以采用比較容易加工和易處理的材料進行制作,同時還可以選擇顏色鮮艷、不易老化的塑料薄膜進行使用,制作時需要將薄膜上沿壓到地面下方15 cm左右處,并且將塑膜覆蓋好后再在上面鋪設一層草簾。
2.1.4搭建水泥大棚
為了保證辣椒生長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可以在棚內搭建水泥大棚來對辣椒進行保暖和保濕。水泥大棚一般采用兩柱一間式結構,每個大棚中間位置使用立柱固定好并且鋪設好棚膜。同時在水泥大棚的四角位置安裝好固定柱或固定桿,而且還可以在水泥大棚四周用鋼絲進行加固,并在棚膜上掛上反光膜以提高光照強度。
2.2科學選種,做好種子處理
辣椒屬于一種喜高溫高濕環境的蔬菜,因此在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適宜生長的辣椒品種。在選擇辣椒種子時,要選抗病蟲能力強、抗病性強、品質較好的品種,同時還需要保證種子質量過關,否則會直接影響到辣椒種子的發芽率。在實際選種過程中,需要將辣椒種子放在陽光下曬2~3天,并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時需要注意消毒藥物和溫度控制。在進行消毒處理時,需要對種子進行清洗和曬種工作,將種子表面的雜物去除干凈,并將種子放入50℃左右的溫水中浸泡30分鐘左右,再用熱水進行沖洗和催芽處理。一般情況下,催芽時間要控制在24小時以內,需要對種子的溫度和濕度進行調整,還要注意在催芽過程中對環境溫度和濕度進行控制,保證催芽過程中的環境溫度在20~25℃之間,保證催芽時間為7~8天。還需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辣椒在播種前需要進行催芽處理和消毒處理,可以選擇使用溫水對種子浸泡10~12小時,然后撈出后將其放在常溫水中浸泡2~3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再使用清水沖洗3次左右,將其放在25~30℃的環境中進行催芽處理,催芽時間為10~12天。
2.3辣椒育苗
在辣椒種植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升辣椒的產量和質量,需要選擇優良品種,結合品種特性合理進行育苗。在進行辣椒育苗時,需要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一般在溫水中浸泡4小時左右,然后將種子撈出晾曬到常溫后開始播種。在辣椒種植過程中,還需要對營養土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并控制營養土的含水量,保證營養土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將配制好的營養土均勻地撒在苗床上,并且及時覆蓋上一層地膜,進行土壤消毒工作。一般情況下,大棚內的溫度不會達到30℃左右,因此在育苗過程中不需要蓋膜,也可以采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育苗過程中還需要做好溫度控制工作,促進辣椒苗健康生長,在辣椒生長到2片真葉時進行移植。
2.4辣椒苗移植
在辣椒種植過程中,辣椒幼苗的移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保證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需要將辣椒幼苗按照一定的密度進行合理栽種。一般情況下,移栽密度不能太大,因為移栽密度過大會導致田間通風透光性較差,容易引起辣椒幼苗生長不良。因此,在移植時需要將植株進行合理密植,確保田間通風透光性良好,有利于提高辣椒植株的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辣椒幼苗移栽后需要及時澆水,在移栽之前還需要進行澆水和施肥工作,這樣能夠保證移栽后辣椒植株有充足的養分供應,在移植完成后還需要將地膜進行覆蓋處理,保證地膜覆蓋的完整性。如果遇到雨天,需要及時在棚內搭建塑料棚進行遮雨處理。辣椒移栽定植工作主要是針對辣椒苗進行定植,辣椒苗在移栽前需要對苗床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育苗營養缽,將育苗營養缽中的土壤進行消毒,然后將種子放置于營養缽中進行育苗。辣椒苗在種植前需要做好溫室大棚的消毒工作,用1%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等藥物對溫室大棚進行消毒。完成消毒工作后需要在溫室大棚內使用多菌靈或百菌清等藥物進行噴灑,噴灑時需要做到噴灑均勻,等到辣椒苗完成育苗后可以將其放到溫室大棚內進行定植工作,定植過程中需要控制好定植密度,一般情況下可以選擇40cm×30cm或45cm×25cm的株行距,保證每一株辣椒苗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5 cm左右,而且大棚內需要種植兩行辣椒苗,在兩行辣椒苗之間可以使用竹竿進行搭架工作[3]。
2.5辣椒苗的田間管理
在辣椒苗移植后,要及時澆水施肥,保證營養土濕潤。移栽后15d左右,待辣椒苗恢復正常生長后,可以適當施加糞水或尿素溶液等。但要注意肥料的濃度,不能過高。在辣椒生長過程中,需要注意及時補苗。由于辣椒苗移植后的成活率不高,所以在辣椒種植過程中要及時補苗。在辣椒幼苗移栽后,如果發現缺苗斷壟現象,要及時進行補苗,將弱苗、病株拔除。注意觀察辣椒的生長情況,定苗時要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的植株。還要注意病蟲害防治,辣椒苗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要根據辣椒的生長情況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
2.6生長期的田間管理
2.6.1溫度管理
辣椒在生長期內需要進行多次摘心處理,摘心工作是辣椒生長期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有效促進辣椒莖部生長,避免其出現徒長現象而降低養分消耗,保證辣椒的產量和質量。摘心工作需要在辣椒開花結果之前進行,一般在傍晚進行,摘心完成后需要對辣椒植株進行一次全面的修剪工作,將多余的枝葉和老葉剪除,以促進營養集中供給枝葉,確保植株健康生長。
2.6.2水肥管理
在辣椒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合理的水肥管理工作。一般需要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和土壤的肥力情況來選擇肥料種類。在施肥過程中,需要以有機肥為主,以促進植株吸收充足的養分。通常情況下,可以選擇腐熟有機肥作為基肥。在辣椒生長過程中,需要多次進行追肥工作,追肥可以選擇葉面噴施葉面肥或澆施水肥等方式,追肥時需要注意濃度問題,避免濃度過高而影響植株的健康生長[4]。
3病蟲害防治
3.1辣椒病蟲害的農業防治
3.1.1科學合理地選擇辣椒品種,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辣椒是我國較為常見的一種蔬菜品種,辣椒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營養價值也較為豐富,不僅可以促進食物味道的提升,同時還可以滿足人們對食物營養均衡的要求。在種植過程中,農戶需要根據自身的種植經驗以及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在選擇辣椒品種時需要考慮到辣椒本身的抗病蟲害能力以及當地的氣候特點。例如,在我國貴州地區種植辣椒較為適宜,不僅氣候條件較為適宜,而且當地有著較為豐富的灌溉水源,對于病蟲害的發生具有一定遏制作用。同時,在進行辣椒品種選擇時,還需要考慮到辣椒種植期間的栽培密度以及通風情況等。
3.1.2加強辣椒苗的管理工作。
在進行辣椒苗培育過程中,需要對辣椒苗進行適當的澆水處理,保證辣椒苗處于充足的水分狀態下,而且在對辣椒苗進行移栽時還需要對其進行適當的曬根處理,保證苗齡在25d左右。在育苗過程中需要對幼苗進行適當的澆水處理,保證幼苗生長期間水分供應充足,同時為了避免出現徒長現象,需要選擇抗病蟲能力較強的種子。
3.1.3做好生長環境管理
對辣椒種植過程中所使用的肥料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處理,其中包括磷肥、氮肥以及鉀肥等。在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出現偏施氮肥的現象,還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等病蟲害滋生物,對大棚內的空氣環境進行有效控制,及時清除棚膜上堆積的灰塵、落葉以及雜物等,而且對大棚還需要定期開窗通風換氣,保證大棚內的空氣流通性良好。在進行辣椒種植時需要加強栽培管理工作,保證幼苗生長期間營養供應充足,還要對幼苗進行適當的曬根處理,以增強幼苗的抗病蟲害能力,對于已經出現病蟲害的幼苗,需要及時將其拔除并深埋處理,并且還要加強辣椒苗的修剪工作,確保幼苗在生長期間的長勢均衡性良好,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
3.1.4加強農業防治措施應用
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可以有效抑制土壤中細菌的滋生率,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在進行農業防治措施應用時,可以通過選用抗病蟲能力較強的種子、合理輪作、合理密植、科學施肥、科學澆水、控制植株高度和密度等多種方式來達到較好防治效果。
3.2辣椒病蟲害的藥物防治
在辣椒生長期內需要對病害進行防治工作,病害主要包括病毒病和白粉病。病毒病主要是由病毒通過昆蟲進行傳播所導致的,在辣椒生長過程中出現病毒病,可以通過噴灑藥物進行防治,如滅病靈等。白粉病主要是由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所導致的,通常情況下,可通過噴施百菌清或多菌靈等藥劑進行防治。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防治策略,特別是在辣椒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以采用藥物進行防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藥物防治時,需要以科學為指導,選擇適合的藥物進行防治。在辣椒種植過程中,需要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進行合理用藥,并且還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種類采取不同的藥物,例如,在發生辣椒根腐病時,可以選擇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藥物進行治療,在進行辣椒病毒病防治時,可以使用嗎啉胍、抗毒劑1號等藥物進行治療,在發生辣椒葉斑病時,可以使用百菌清等藥物進行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在辣椒病蟲害的藥物防治過程中,還需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種類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蟲害對辣椒生長造成不利影響[5]。
3.3辣椒病蟲害的生物防治
在辣椒種植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其不僅可以保障辣椒產量,同時還可以保障辣椒質量。在生物防治方面,需要以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其中生物防治是一種較為安全的防治方法,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選擇優質抗病品種,通過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來降低病蟲害對辣椒生長的不利影響。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利用天敵昆蟲進行病蟲害防治,通過利用天敵昆蟲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概率。
辣椒在我國各地都有廣泛的種植,其味道獨特、營養豐富,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蔬菜。辣椒的種植不僅能夠有效解決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對蔬菜的需求,還能夠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在進行辣椒種植的過程中,由于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辣椒產量以及質量都會受到影響。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加強對辣椒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的研究與分析,從不同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艾永剛,王光輝,邢燕.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策略[J].河南農業, 2023(32):16-17.
[2]張華.大棚蔬菜辣椒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河北農機,2023(20): 142-144.
[3]錢貴瑜.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策略探討[J].農村實用技術,2023(06): 84-85.
[4]巨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策略[J].現代園藝,2023,46(07): 90-92.
[5]陳玉晶.淺談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J].河北農業,2022(01): 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