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耀東
2024年5月27日,第九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韓國首爾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韓國總統尹錫悅共同出席會議,并發表《第九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聯合宣言》《中日韓知識產權合作十年愿景聯合聲明》《關于未來大流行病預防、準備和應對的聯合聲明》等系列文件。在中日韓合作機制建立25周年、三國領導人會議停擺4年半之際重啟會談,不僅體現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東亞地區形勢復雜嚴峻背景下,中日韓三國就地區、全球問題交換意見的必要性,更再次彰顯中日韓合作對于三國民生、地區乃至全球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的重要意義。
作為東亞合作的重要動力源,三國領導人從體制機制、具體項目及外溢效應三個層面入手,為三國未來合作作出長遠規劃。首先,三國再次確定通過不間斷定期舉行三國領導人會議和三國外長會等方式,促進三國合作機制化。其次,三國將在與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六個關鍵領域,即人文交流、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經濟合作與貿易、公共衛生與老齡化社會、科技合作與數字化轉型及救災與安全領域確定并實施互利合作項目。再次,三國再次強調將圍繞朝鮮半島問題、與東盟合作等議題進行合作,為地區乃至國際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凡此共識,既有利于三國開展各領域合作,增進民生福祉,更有助于推動區域合作、維護多邊主義、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之所以長時間停擺,除了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外,主要是由于地區及國際局勢發生了復雜、深刻變化。一方面,重視地區盟友體系構建的美國拜登政府為落實其“印太”戰略及對華遏制構想,不斷嘗試通過拉攏日、韓兩大傳統盟友推進其“北約亞太化”進程。另一方面,日韓兩國對華政策在領導人更迭、政治右傾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亦呈現消極調整動向。
具體而言,美國將中國定義為“唯一一個既有意圖又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的競爭者”,認為中國對其構成所謂“最嚴重地緣政治挑戰”,其對華政策充斥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理念。與之相呼應,日韓兩國對華認知及政策亦出現消極變化。例如,日本2022年底出臺的新版安保戰略三文件便將中國定義為“迄今為止最大戰略挑戰”,韓國朝野亦不時出現將中國視為“最大安全威脅”“競爭對手”等謬論。
受此影響,中日、中韓關系均呈現下滑趨勢,面臨嚴峻考驗。就前者而言,日本岸田政府一面聲稱愿意構建建設性的、穩定的中日關系,并將中日“戰略互惠關系”表述重新寫入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一面又以“中國威脅論”陳詞濫調為底色,在推進所謂東海、南海、臺海“三海”聯動遏華戰略的同時,將經濟問題上升至國家安保層面,與美國等加強半導體供應鏈領域的合作,揚言要遏制乃至排除所謂“外部威脅”。至于韓國,尹錫悅政府自上臺以來便一意孤行地采取“親美、友日、遏華”的外交政策,不僅積極配合美西方構建封閉排他、維霸遏華的“小圈子”,更染指臺灣問題,公然違反中韓建交聯合公報精神,悍然挑戰中國核心利益。中日、中韓關系近年來之所以出現反復,進而影響中日韓三國合作順利推進,根源就是日韓兩國政府既沒有端正心態,理性看待中國發展,更沒有充足的政治魄力跳出一味追隨美國的戰略藩籬,更談不上為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繁榮發揮積極作用。

2024年5月27日,第八屆中日韓工商峰會在首爾成功舉辦。峰會期間,中日韓工商界代表圍繞經濟振興、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開展深入研討。
此外,中日韓三國合作能否行穩致遠,離不開日韓關系的真正改善,而非“盟主”美國的“撮合”。表面上,出現雙邊關系回暖跡象的日韓兩國既擁有所謂“共同價值觀”,也是深受美國“器重”的重要地區盟友。但實際上,制約日韓兩國關系發展的不僅是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歷史、現實問題,更包括植根于戰略文化、民族情感的互斥心理。如日本政府雖在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中將韓國表述為“伙伴”,但隨即又主張日韓爭議島嶼(韓稱“獨島”,日稱“竹島”)是日本領土。此種前后矛盾的表述,恰恰是當前日韓關系“虛假繁榮”的真實寫照。換言之,日韓雙邊關系乃至中日韓三國合作,理應建立在日本深刻反省侵略歷史,以誠實和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歷史問題的基礎之上。
展望未來,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的重啟,既不意味著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進展,也不代表中日、中韓關系能夠徹底擺脫消極態勢,更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大國地緣政治競爭加劇等國際關系現狀。日韓兩國若執意與美國進行戰略捆綁,在積極配合其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和泛安全化,大搞對華“脫鉤斷鏈”的同時,以機會主義心態處理同中國的關系,那么不僅中日韓三國合作將難以實現,中日、中韓間正常經貿、雙邊關系亦將遭到嚴重損害。
面對百年變局下復雜的東北亞地區形勢,中國以區域共同利益為重,堅持“引重致遠”,倡議加強中日韓區域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希望日韓兩國能與中國相向而行,在恪守既有政治承諾、摒棄“挾美遏華”錯誤思維的基礎上,真正落實會議成果,真正在推動區域和平發展上發揮正面作用。只有這樣,中日韓三國合作機制才能惠及三國民生,促進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并普惠于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