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1日,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簡稱“廣州輕職”)聯合廣州圖書館舉辦2024年“粵非遺 粵精彩”非遺這十年傳承教育創新成果展暨系列體驗工坊活動,本次展期為6月21日至7月15日。
開幕式現場,廣州圖書館黨委書記黃廣宇致歡迎辭。他表示,廣州圖書館舉辦了多場“走近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展覽,也在策展理念和展陳手段上不斷加強探索、與時俱進,致力讓“非物質文化精神”通過一件件有形展品、新媒體科技手段的加持、展陳氛圍的營造,以及傳承人、策展人、講解人在展覽過程中的不斷宣教,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接著,廣州市輕工職業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黃艷致辭。她指出,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廣州承千年文脈、納四海新風,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沃的土壤。10年來,廣州輕職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名教師成長為廣州市工藝美術大師,近3年為中小學送教上門1400人次;學生作品獲全國一等獎,出版《廣彩技法》等教材,獲評全國職業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優秀成果建設培育項目。希望通過此次展覽展示嶺南文化的魅力,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學校在廣州傳統工藝美術人才職業化教育方面的特色成果,同時為學校繼續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校園傳承提供實踐指導。
現場,廣彩國家級代表傳承人譚廣輝大師在講話中提到,在全社會日益強調增強歷史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看到眾多人關注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同時一批批廣彩新生代傳承人茁壯成長,他深感欣慰且滿懷信心。在廣州輕職擔任客座教授的日子里,譚廣輝每周都會走進教室,與學生們分享了廣彩傳統工藝與文化歷史相關的知識,并親手指導他們繪制廣彩,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的生命力。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梁伙權表示,將繼續深化與學校的合作,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共同培育熱愛嶺南文化、富有創新設計理念且精通傳統技藝的青年才俊。
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汪永智教授肯定了廣州輕職在開展非遺項目職業教育的成績,本次展覽旨在通過展示大師與徒弟、教師與學生的作品,多維度展現廣州輕職嶺南非遺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
本次展覽展示了廣東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傳承的創新成果,薈萃了譚廣輝、尹志強等多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近10年的經典作品,以及廣州輕職通過創新培養模式下師生創作的一系列優秀作品,展示了涵蓋廣彩、木雕、玉雕、押花、剪紙、乞巧等內容的傳承現狀與整體風貌。同時,將開展系列工坊體驗活動,普及和推廣非遺知識。
據悉,廣州輕職是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研究中心非遺教育課程開發聯盟主任單位、廣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廣東省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廣州市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基地、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廣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廣州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教育試點學校”,已成為廣州市中等職業學校非遺教育、勞動教育的一面旗幟。
此次展覽與主題活動,旨在匯聚更多青春活力與時代氣息,推動工藝美術職業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致力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巧妙融合,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更加貼近現代生活。同時,期望通過此次活動,讓廣大市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讓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中小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真正實現“傳遺育新”的崇高使命。期盼更多青年人加入到傳統文化傳承的行列中來。
(記者? 謝大彬? 通訊員? 何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