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為了積極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平涼市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主動融入國家、甘肅省產業發展大局,堅持把推動“靜寧蘋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作為強農富民和實施產業振興的有力舉措,深入實施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建立推行九大重點產業鏈鏈長制,突出“三品一標”,大力實施老果園更新改造,加快推進果園提質增效,全力發展關聯配套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蘋果產業已成為平涼市種植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大、對農民增收貢獻最大的特色產業(圖1)。
1 蘋果產業取得的主要成效
平涼市委、市政府以建設全國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出口創匯基地和全國蘋果生產強市為目標,全力打造“蘋果”高端引領、行業標準形象,走出了一條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現代蘋果產業發展路子。建成2個百萬畝優質果品生產片帶,發展果園萬畝鄉(鎮)85個、千畝村1063 個,形成了優生區全覆蓋、適宜區適度發展、喬矮互補(圖2)、早中晚品種搭配的發展格局。制定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及質量標準,選育靜寧1號、成紀1號2個具有自主產權的新品種,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142萬畝,創建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園7個、省級示范園53個,認證綠色食品原料(蘋果)標準化生產基地110萬畝、出口創匯基地27.65萬畝、良好農業規范(GAP)標準化生產基地3.22萬畝,優果率達到75%。培育國家和省級龍頭企業28家,果品貯藏、加工、運銷等關聯企業227家,倉儲能力107萬噸。扶持建辦分揀、清洗、包裝等生產線23條,開發果汁、果醋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年加工16.5萬噸。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果農”等經營模式,發展30畝以上種植大戶2547戶,成立果業專業合作組織1003個。“靜寧蘋果”先后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中國馳名商標等8張國家級名片,列入首批中國100個地理標志受歐盟保護名單,品牌評估價值158.95億元。
2 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多年發展,全市蘋果產業在基地規模、生產管理、品牌培育、質量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按照現代果業發展的標準來衡量,還存在一些差距和問題:
2.1 品牌市場知名度不夠高
“靜寧蘋果”品質好,在過去十幾年屢獲殊榮,在業內享有盛譽,但市場知名度卻不高,除在四川、重慶等市場集中地具有高知名度,在其他市場的知名度較低。
2.2 栽培管理模式比較落后
全市果園仍以喬化栽培(圖3)、人工管理為主,人工投入大,務作管理難,機械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與矮化密植、立架栽培、集約管理的現代果園差距較大。
2.3 產業鏈條延伸不夠充分
蘋果產后加工、貯藏、物流等配套產業發展不足,果品智能分選能力弱,精深加工產業發展緩慢,果品交易市場以及綜合性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相對滯后。
2.4 經營機制亟待優化
多數果園由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新技術、新模式和機械化推進困難,生產標準不統一,組織化程度低,務作成本高,競爭能力弱,市場營銷缺乏主動權,果品定價缺乏話語權,果品生產、管理、銷售的社會化產業服務體系還未真正建立。
3 蘋果產業發展建議
下一步,平涼市要積極學習借鑒鄰省蘋果產業發展的經驗做法,按照“品種再培優、品質再提升、品牌再打響”和推廣標準化生產的要求,突出“穩面積、調結構、增單產、提品質、強品牌”的發展思路,以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以“十大轉型提質”行動為重點,加快構建“一基地六中心”為核心的現代蘋果產業體系,加快蘋果大市向蘋果強市邁進。
3.1 堅持生態化定位,做好“轉型升級”文章
全面護園強果,加快老舊果園重建、插空補植補造,低質低效果園更新改造、撂荒失管果園托管流轉,確保150萬畝優質果園面積不減。加快品種更新,引進試驗示范早果早豐、性狀優良、管理簡單的栽培新品種,促進早中晚、紅黃綠、鮮食加工合理搭配,實現品種多樣化、供應均衡化。推動標準化生產,做好“三品一標”產品和基地認證,建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100萬畝、有機農產品基地10萬畝、出境蘋果果園登記達到50萬畝,認證全球良好農業規范(GAP)基地5萬畝,持續提升商品率和優果率。
3.2 堅持標準化生產,做好“增產提質”文章
聚焦品質提升建集群。建立果園標準化管理生產檔案制度,集成綠色、生態、降本、簡化技術,構建果園生產標準化體系,實現節本增效。加快推進蘋果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靜寧國家級蘋果現代產業園創建,全面提升產業集群水平。聚焦“四新”推廣增效益。以推廣新品種、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為重點,引進科技含量高、市場反響好的名優品種,推廣應用水肥一體、果園機械、智慧果業、大數據等現代果業技術,擴大高標準矮砧密植栽培技術覆蓋面,積極推廣果園托管、整園流轉、大戶承包、入股經營等管理新模式,推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發展。聚焦防災減災穩增收。圍繞防范霜凍、冰雹等極端天氣,采取人防、物防和機防等多種措施,推廣應用防雹網、防霜機等防災減災設施,加快構建監測預警、應變防災、災后恢復等防災減災體系。
3.3 堅持系統化構建,做好“全鏈開發”文章
加大力度培育扶持鏈主企業,加強育苗基地、優質果品基地、貯藏加工、冷鏈物流園等鏈節建設,改造升級一批生產設備和工藝流程,吸收創新國內外蘋果加工先進技術,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力爭蘋果初加工能力達到270萬噸、精深加工能力30萬噸。扶持甘肅德美地緣現代農業集團等重點“鏈主”企業盡快上市,增強市場競爭力。實施全鏈招商大突破行動,堅持引大引強引頭部,大力招引行業領軍企業,引進果膠、果粉、蘋果糕點、益生菌、生物酶、化妝品、果樹廢棄物轉化利用等精深加工生產線,打造一批具有產業鏈條整合力、產業生態主導力的重點龍頭企業。實施貯運銷售再升級行動,加快提升紙箱包裝、蘋果冷貯、運銷能力現代化水平,規劃布局“產地供應、冷鏈物流、終端銷售”供應體系,促進產業鏈條向下游延伸。
3.4 堅持多元化營銷,做好“品牌打造”文章
實施精品品牌樹形象行動,按照品牌、標準、標識、宣傳、營銷、包裝“六統一”原則,突出“靜寧蘋果”公用品牌形象代言地位,把“靜寧蘋果”培育成品質過硬、特色鮮明、營銷力強、知名度美譽度和消費者忠誠度高的國家農產品區域公用精品品牌。持續加大宣傳推介營銷力度,突出區域特色,挖掘品牌文化,分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宣傳“靜寧蘋果”品牌。積極承辦全國蘋果產銷峰會等大型節會展會和論壇活動,進一步提高品牌影響力。搭建出口創匯交易平臺,全力開辟一線城市蘋果直銷市場,發展產銷直掛、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新型營銷方式,積極打造線上平臺,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市場營銷網絡。
3.5 堅持融合發展,做好“文化賦能”文章
主動做好“蘋果+”的拓展,依托靜寧35°蘋果谷、莊浪梯田蘋果、崇信蘋果小鎮等,打造一批以蘋果為特色的休閑觀光園區、果鄉人家,促進蘋果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聚焦藝術文化賦能、旅游資源賦能和品牌農業賦能,以果為媒高水準打造農文旅融合項目,帶動周邊積極發展相關產業,開發環環相扣的農產品合作社、娛樂農家樂、美味農村飯等衍生產業,打造鄉村旅游新模式。積極推進“蘋果+”的延伸,加大靜寧蘋果、平涼紅牛、設施蔬菜、中醫中藥、文旅康養等九大重點產業鏈資源聯動、信息聯動、市場聯動和品牌聯動,共同打造“靜寧蘋果”地方特色“產品包”和“品牌包”,打包促銷宣傳,拉動消費升級。
作者簡介:周衛東(1969年—),男,正高級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果業科技推廣工作。E-mail:3299018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