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俊杰
摘要:我國是一個財政大國,隨著國家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國家財政體系日益完善,相關部門一定要針對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展開深入思考,結合具體實踐過程對審計工作進行科學調整與完善,改善國家財政管理質量。文章首先簡述了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的基本含義,然后提出當前基層審計部門開展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晟后針對完善審計工作的策略展開一系列探討,供相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基本含義;問題;完善策略
引言
我國政府已經在多次重要會議中針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與監督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并且明確了進一步促進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體系的創新目標,希望能夠通過審計體系的改革與創新以提高國家財政管理水平。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作為我國財政管理中的重要內容,相關工作部門一定要提高對該項工作的熏視程度,結合現階段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的現狀而及時進行合理調整,打造科學、完善的審計體系,從而保證同級財政決算各項工作的規范落實,以便更好地維護和加強國家經濟發展秩序。
一、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的基本含義
我國預算法中明確指出,中央財政決算草案由國務院財政部制定,并由國務院審計部門對其內容展開審計,隨即上報國務院全面審定,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和批準。而針對我國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部門進行本級財政決算草案的制定,隨即由本級政府審計部門展開審計,再將審計后的草案報經本地政府審定、由本級政府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草案內容審查。同時,預算法中明確了縣級以上本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為審計部門的法定工作,并且指出在落實本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中一定要明確具體內容并把握其工作重點。
二、當前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地方政府對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不夠重視
雖然我國政府已經在多次重要會議中明確了同級財政決算草案的重要性,且其具體內容也在預算法中明確體現,但是在各地實踐的過程中始終無法完全落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對于同級決算草案審計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對該項工作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與支持,無法保證同級決算草案審計工作實際質量,甚至使該項工作流于形式。
(二)同級決財政算草案審計范圍界定不夠明確
財政決算草案的審計工作是考察地方政府財政預算收支結果或總決算結果真實性的重要途徑,在1995年之前,國家各級財政審計工作均采取“上審下”的統一方式,審計范圍也隨著上下級的差異而有了明確的界定。《審計法》頒布實施以后,傳統的審計模式由“上審下”轉變為“上審下”與“同級審”相結合的形式,此后在新預算法中明確要求縣級以上各級政府財政部門編制的決算草案,在上報同級人大前要經過本級政府審計部門審計,并報本級政府審定后才可報人大常委會。我國同級決算草案審計范圍界定有待進一步明確,在審計工作實踐過程中時常出現部分審計工作缺乏法律依據而造成審計工作秩序的混亂局面。
(三)同級決算草案審計內容把控不合理
同級決算草案的審計范圍較為廣泛,且草案內容具有較強的政策性,這就為審計工作的展開增加了很大的難度。通常情況下,本級財政部門主要是按照決算草案內容的功能分類編制為準進行相關工作的綜合把控,但是在審計部門的工作實踐過程中,卻往往是以經濟分類為主,這種審計內容的把控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同級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的實際質量。
三、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的完善策略
(一)提高對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的重視
想要實現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的優化,首先,地方各級審計委員會、各級政府應對該璜工作的重要意義形成合理認知,明確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對于當地執政體系廉政建設、財稅事務管理、經濟與社會發展秩序等的重要關系,提高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給予審計工作更大的支持。審計單位在展開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相關工作過程中,需嚴格遵守國家審計工作規范要求,向本級政府部門提出請示匯報,并就審計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問題向政府部門尋求幫助,政府部門應合理對待并盡可能地滿足審計工作需求,為審計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地方各級審計委員會可將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納入到年度審計工作計劃內,進一步明確審計內容、審計范圍與審計目標,打造科學、完善的審計工作機制,為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審計部門還應加強與同級人大的溝通與交流,提高監督臺力,能夠及時了解人大在審查決算草案時的關注點,為審計工作明確各階段的重點提供指引,提高監督工作的時效性與針對性,通過解決審計查出相關問題而實現被審計單位的有效整改。
(二)做好審計工作準備,明確審計工作重點
預先完成相關審計資源的全面梳理與整合,做好審計團隊的組織安排,制定完善的審計實施方案。審計部門需提前與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涉及的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制定多方聯動體系。另一方面,審計部門還需要輔助政府完成決算草案的主體責任,配合政府將工作重心向審計工作轉移,確保決算草案報表編制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促進決算體系的完善,保證財政收支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同時,審計部門應充分突出重點工作內容,以此為中心進行審計布局與實踐,避免審計過程中產生任何疏忽或遺漏。加強對重大投資項目與重點專項資金流向的關注,做好項目的匯總分析、整體評價,促進財政部門依法辦事、科學理財水平。
(三)加強審計范圍界定,合理把控審計內容
一方面,應將決算草案審計與預算執行審計相結合。預算執行審計是以人大批準的預算為基礎,重點檢查預算執行過程中預算資金的批復、撥付、管理、使用和效益情況。決算草案審計還應包括年終財政財務收支清理情況、預算收支平衡情況、上下級財政結算情況及部門決算草案編制的有關情況。開展同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時候,要有重點地對部門及二級預算單位管理和使用的重點項目和重點資金進行檢查,有針對性地對各部門預算編制的范圍、執行口徑進行檢查,為決算草案審計時審查決算編制和匯總的真實性打下基礎。在預算執行審計時,要充分考慮決算草案審計的內容,將二者的審計內容進行統籌安排,統一協調。另一方面,應將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與部門決算草案審計相結合。當前,審計部門已經擁有部門決算草案審計的經驗和方法,可以在對有重大資金分配權的部門決算草案審計的基礎上,堅持“點面結合、突出重點”的原則,從反映部門決算草案真實性、合規性的問題,深入到揭示同級財政決算草案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這些重點資金、重點內容的檢查中發現重點問題,進而帶動整個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的全面開展。
(四)加強審計方法的創新
為提高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質量與效率,應加強審計技術方法的創新,本著協調管理、分配安排審計力量、提高審計效率等原則,利用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開發研究先進的審計軟件系統,實現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內容信息的全覆蓋,建立專項的數據庫,打造長效統籌、清理調配板塊、統籌結余、監督預算等多個不同的功能模塊,井與同級財政決算審計相關部門建立信息傳輸渠道,提高審計效率。通過對信息化審計系統的應用,全面啟動“數據先行、取證跟進”以及“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快速完成疑點篩查核實、證據分析固定等具體工作,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五)加強審計管理體系建設
完善立祛體系是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有序、規范進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國應結合當前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實際需求與新預算法中各項要求,積極促進審計法與相關管理制度條例的科學調整與優化,根據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實踐,循序漸進的進行相關立法與管理條例內容的完善,為審計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支持與制度保障。同時,應在審計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進一步體現出決算草案編制方式、決算內容與范圍、報表格式、上報程序和時限等內容方面的明確規范,從而提高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的規范化與法制化。
結論
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是近年來我國財政審計機制的創新結果,也是進一步加強各地財政管理的有效途徑。審計部門在工作實踐中一定要立足現狀,明確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的工作內容,多方聯動,共同完成同級審計工作體系的科學調整與完善,從而將同級財政決算草案審計工作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推進我國地方政府良治與依法治國的深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