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坐在一起選舉物業管理理事會會長,物管員開著電動掃地機在村莊里清潔,家里壞了物件村里的技術員就能修……在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隨著和美鄉村物業化管理工作的全面鋪開,村民們變身業主,村村迎來“鄉村管家”。
“錢從哪里來?”“物業誰來管?”“鄉村管家管什么?”聽說村里要請“鄉村管家”,不少村民們提出了各自擔心的問題。
面對資金難題,信州區按照摸索出來的“事情自商自定、人員自選自聘、資金自籌自用、效果自評自議”的“八自”模式,推出“群眾繳納衛生保潔費+長效管護資金+鄉賢捐助+企業捐贈+鎮村補貼”的資金籌集模式,在沒有增加群眾負擔、財政支出的基礎上,讓村民享受到便捷的物業服務和良好的人居環境。
一開始,幾個試點村都想聘請物業公司來管理,但又發現物業費過低沒有公司愿意來、物業公司也沒有在鄉村管理的經驗。最終,村民自治式成為首選。物業管理理事會從責任心強、吃苦耐勞的本村村民中擇優選擇物業化管理人員,負責本村物業管理具體工作。在日常管理中,理事會還積極吸納黨員、退役軍人、義警協會隊員、能工巧匠等群體,積極投身鄉村公共管理和服務。
有了“鄉村管家”,農村老百姓不僅能擁有符合村情的物業服務,還能享受更高水平的農村公共服務,信州區的這一鄉村治理創新工作得到百姓點贊。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