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氣溫不穩定容易誘發家兔患病。據調查發現,傳染性鼻炎的發病率以冬季最高,秋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最低。冬季寒流和污濁氣體(主要是室內養殖)等,都可誘發鼻炎的發生,對本病的控制產生不利的影響。
傳染性鼻炎是巴氏桿菌和波氏桿菌等多種病原菌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病原菌平時在家兔上呼吸道和扁桃體內存在。一般兔群的帶菌率為50%~80%。
以上病原菌多為條件性致病菌,傳染性鼻炎的發病率與管理水平有很大關系。
導致家兔傳染性鼻炎發生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兔舍內的空氣質量。有害氣體越濃,鼻炎發生率越高。而影響有害氣體濃度的因素有:飼養密度、通風狀況、設備的完善情況和糞尿的清理。
傳染性鼻炎的預防應寄希望于疫苗。據筆者調查,目前巴氏桿菌單苗效果很不理想,如果注射可使用巴一波二聯苗,最好以本兔場分離出來的菌株制作疫苗,預防有一定效果,但沒有絕對把握。
眾多的藥物對預防和治療傳染性鼻炎都有效果。中西結合的藥物鼻肛凈效果最佳,但也不能根除本病。復發率的高低取決于環境改善情況。其他方法推薦青霉素和鏈霉素,每千克體重2萬~3萬單位,混合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續3天:肌肉注射慶大霉素,每千克體重2萬單位,每日3次,連續3天:卡那霉素,每千克體重15毫克,每日2次,連續3天: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氧氟沙星4毫克,或乳酸環丙沙星3毫克,每日2次,連續3~5天。
(據四川農村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