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王利君
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翟店街道寨上村,位于百谷山往北金粟山與禹王山下,是潞城區最南端的一個村莊。該村東依百谷山與平順接壤,西靠長邯公路(207國道)、長治飛機場,南與太焦高鐵為鄰。整個村子基本地處半丘嶺地帶,呈東西走向,東高西低。這里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物阜糧豐,是宜農、宜業、宜居的新時代美麗鄉村。
東漢安帝永初年間,羌族人大規模進入山西,后一部分定居到上黨地區,其中潞城南部是其主要居住地之一。羌人建立了自己新的城池,取名“羌城”。周圍的漢人則依山筑寨,建起一處占地十多畝的寨堡,取名“羌城寨”,后改名“寨上”,也就是現在的寨上村。
古村寨上,是潞城平原之鄉唯一的窯洞村莊。村里現有的窯洞院落,主要是土窯洞和磚窯洞,這些窯洞大多沿溝崖依地勢而開鑿,規模大小不一,成為寨上村的窯洞群,也是翟店古鎮的窯洞聚集村莊。
最具代表性的劉家大院窯洞,建于嘉慶年間,是潞城南郊唯一的窯洞大院,也是寨上村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劉家大院的主建筑是典型的北方窯洞建筑風格,高大、厚重、宅闊。在二進門處和主屋門口分別有兩段臺階,稱之為“步步高”,意為逐步高升。大院正房為三孔窯洞,中間一孔坐在中軸線上,東西樓分別為對稱三間閣樓。整個劉家大院建筑布局嚴謹、設計精巧、建筑考究、精工細作,斗拱飛檐、磚石雕刻皆玲瓏雅致,于古樸中透著精美。雕刻內容多為花卉龍鳳,飛禽走獸,磚雕的樓臺亭閣栩栩如生,寓意深刻。主房券窗上的磚雕裝飾圖案,雕刻細膩、刀法嫻熟。尤其是窯洞頂燒制的磚雕斗拱,別具一格,不失北方宅院的豪放。大院的東西兩院圍墻,以一圓形門巧妙地結合起來,打破了北方典型的四合院風格,吸收了南方民居的簡約之美。
另外,寨上村保護完好的上世紀不同年代的窯洞,不同的建筑風格寫就了寨上窯洞發展的歷史,沉淀著寨上人文風俗的記憶。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昔日寨上村的窯洞人家,陸陸續續在寨上新區建設了紅磚瓦房,而閑置的不同時代舊窯洞,村委正努力將其打造為潞城平原之地的窯洞民俗體驗區。由人們勞動挖掘出的窯洞,有著獨特的居住價值和文化內涵,它是人與自然和睦共生的見證。窯洞樸素的外觀在建筑美學上別具匠心,拱頂式的構筑,符合力學原理,頂部壓力一分為二,分至兩側,重心穩定,分力平衡,具有極強的穩固性。其特點簡單易修、省材省料,堅固耐用,冬暖夏涼。希望在這些凝聚著前人智慧的窯洞存在的時候,這些擁有挖掘窯洞技藝的人還健在的時候,有更多的人們能夠了解,熱愛,并傳承這門傳統技藝。
千年古堡寨上村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定位發展思路:借助秀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歷史文化、淳樸的鄉情民風,推進文旅康養深度融合。今后,千年古堡寨上村,將是長治特色小鎮的一張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