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讀到《當代黨員》2024年第11期刊發的《“西老革”掛職干部:一片丹心寄巴渝》一文時,我既激動不已又深有感觸。作為重慶市奉節縣的一名基層干部,我深知重慶要走好大城市帶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的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子的困難與艱辛。因此當我在文中讀到掛職干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長,為重慶的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時,頗有感悟。
文中提到,有的掛職干部依托掛職區縣生態優勢打造生態循環農業,有的找準當地動產融資空白推動金融產品創新,還有的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提升物流效率促進農產品外銷……他們推出的這些創新舉措不僅有力地推動了重慶的鄉村振興工作,也為掛職干部贏得了群眾的口碑。
鄉村振興是國之大計,是關乎億萬農民福祉的千秋偉業。2年的掛職時間,掛職干部牢記重托、勇擔使命,發揮優勢、積極有為,狠抓落實、埋頭苦干,提檔升級掛職區縣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文旅融合,讓重慶的美麗風光和絢麗人文得以更好地向全國展示,有力推動掛職區縣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中提到掛職干部成功招引了50余家企業落戶重慶。這些成果背后是他們打通轄區產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時刻保持為民情懷,苦干實干,這是我們基層干部在推動本地鄉村振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精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需要,掛職干部抓住“產業振興”這個鄉村振興中的“龍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我們基層干部要學習他們的經驗做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優勢資源,把特色資源轉化為致富一方的特色產業,不斷探索更多與產業發展壯大相輔相成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形式。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掛職干部們始終將民生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們干部要時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尤其是在幫助群眾就業增收上,要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為庫區、山區群眾提供更多機會,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如今,掛職干部已踏上返程路,他們留給重慶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更是一種精神的力量和擔當的作風。在重慶的鄉村振興道路上,在高山峽谷間,他們留下了深深的腳印……
作者單位:重慶市奉節縣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