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婷婷
[ 關鍵詞] 館校合作;閱讀推廣;校外安全
一、引言
館校合作是必要的,通過有效的合作能夠提高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有利于打造更加高質(zhì)量的教育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助力學生在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有效保障。要想深入開展館校合作,就要重視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有效落實推廣任務,從而提高全民文化素養(yǎng)[1]。
二、館校合作下閱讀推廣活動對學生閱讀興趣的促進作用
(一)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館校合作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閱讀資源,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與興趣選擇閱讀的資源。在館校合作背景下,提高了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效率,能為學生提供各類文獻資料,學生的選擇性更加豐富。這些資源包括歷史、文學、科學及藝術方面的內(nèi)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這對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豐富的文獻資源促使學生拓展思維意識,使他們的見識不斷增長,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興趣會得到進一步加深。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歷史文化,也可以接觸到更多思想觀念,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閱讀活動的進一步開展,給學生傳遞了更多的正能量知識,促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引導學生不斷努力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2]。
(二)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感
館校合作這種閱讀模式是非常新穎的,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參與興趣得到激發(fā),突破了傳統(tǒng)閱讀的局限。借助館校合作模式,實現(xiàn)了有效閱讀資源的推廣,能拉近學生與閱讀之間的距離。借助有效的閱讀講座、讀書會等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閱讀的推廣形式,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他們學會閱讀的方法,掌握更多的知識,并且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團隊合作意識[3]。
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形式,學生可以進一步參與到實踐閱讀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館校合作閱讀推廣活動的深入開展,設計具有互動性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如情景劇表演、閱讀游戲、角色扮演等,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并且愿意主動分享閱讀經(jīng)驗,學生之間的友誼得到了培養(yǎng),打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推廣形式,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通過科學的引導,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創(chuàng)作活動,讓學生通過閱讀實現(xiàn)對有效知識的轉(zhuǎn)化,這種創(chuàng)作與分享活動的開展是高效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利于提高閱讀效率。
(三)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意識
良好的閱讀氛圍營造是必要的,通過閱讀活動的開展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意識,學生融入館校合作的閱讀環(huán)境中會自主參與閱讀推廣活動,這種充滿書籍及閱讀氛圍的環(huán)境,利于感染學生,促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閱讀,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促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在濃厚的閱讀氛圍下,學生的習慣與自主閱讀意識都得到了培養(yǎng)。學生會積極選擇喜歡的書籍,并帶著積極性參與其中,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此外,通過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也得到了進一步鍛煉。學生積極參與到館校合作閱讀推廣活動中,能夠形成獨立的見解,通過打造更加濃厚的閱讀氛圍,會影響每個師生的思想,促使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全面開展,利于打造一個良好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4]。
(四)方便學生閱讀與休息,保證學生校外安全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中午放學后,由于家庭距離、交通不便或其他原因,選擇不回家,而學校出于管理考慮,往往不允許學生過早到校或長時間逗留在校外。這段時間對于學生來說是空閑的。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確保他們的安全和健康,需要進一步思考,并且要通過有效的行動落實,保證學生校外的安全。
基于此背景,圖書館與學校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圖書館要重視科學優(yōu)化工作時間,對這些學生進行有效的開放,為這些無法回家的學生提供更加溫馨的休息場所、更多的閱讀機會。在這里,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感興趣的閱讀資料,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的海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促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來說,圖書館的環(huán)境是安靜的,并且非常舒適,有助于學生放松心情,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更重要的是,圖書館作為一個公共場所,管理制度非常完善,學生參與到閱讀過程會深刻地感受到圖書館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體驗感。讓學生到圖書館中閱讀,這對于許多家長來說無疑是一個放心的選擇,大大降低了他們誤入歧途的風險。
通過開展館校合作,學生在中午放學后,可以選擇進入圖書館中閱讀,或者進行自習,學生可以在圖書館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通過進一步開展館校合作閱讀推廣活動,提高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的合作方式是高效的,并且能為學生提供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讓學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此外,對于圖書館來說,具備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如設置門禁系統(tǒng)、安裝監(jiān)控設備、配備專業(yè)安保人員等,保證了學生的安全,便于學生在圖書館內(nèi)休息,利于進一步培養(yǎng)自主管理能力。在館校合作的閱讀推廣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選擇適合自己的文獻資料,科學地進行閱讀,并且嚴格遵守圖書館內(nèi)的規(guī)章制度,實現(xiàn)了有效的自我約束,積極提高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在深入享受圖書館閱讀服務的過程中,會更加珍惜閱讀資源,增強了學生的感恩意識,促使學生提升了責任感。
三、館校合作中的閱讀推廣活動開展策略
(一)構建共享的閱讀資源平臺
館校合作過程要全面打造閱讀資源平臺,實現(xiàn)有效的閱讀資源共享,為閱讀推廣活動開展提供有效保證。館校合作中的共享閱讀資源平臺需要集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及服務交互于一體,具備一定的綜合性能。此過程需要結合學校的教育資源,結合圖書館館藏,全面落實檢索與推薦服務,便于學生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中,使其可以隨時查找閱讀材料。在打造共享閱讀資源平臺過程中,要重視全面開展館校合作,加強有效的溝通,從而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實現(xiàn)對平臺建設的有效管理。科學地規(guī)劃育人方案,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在資源整合階段,要借助數(shù)字化技術手段,對館藏書籍進行有效的整理,形成電子圖書資源,這樣便于師生使用。學校也可以通過特色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的整理,將教學成果進行數(shù)字化轉(zhuǎn)化,上傳到操作平臺中,實現(xiàn)資源的有效共享,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服務,如預約取書、在線借閱等,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
在館校合作的閱讀推廣活動中,要重視構建共享閱讀資源平臺,此階段要從館校合作閱讀推廣活動出發(fā),重視文獻資源的有效利用。對于圖書館來說,要確保有效的文化服務工作開展,應積極拓展業(yè)務范疇,如可以通過回收的方式,將中小學生的書籍進行回收,整理到圖書館中,這些書籍不僅有課本類,還有學校推薦的閱讀類,對于學生來說,更加具有學習意義,能夠給學生更多的參考。通過以回收的方式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實現(xiàn)了對圖書資源的二次利用,確保每一本書都能夠發(fā)揮最大的利用價值。回收的二手書籍通過圖書館專業(yè)人員的篩選,科學地進行整理歸檔,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這樣一來,館校合作變得更加高效,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不僅解決了圖書資源浪費情況,也推動了綠色閱讀的發(fā)展。
(二)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活動
在館校合作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需要進一步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推廣活動,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發(f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可以組織親子悅讀會、繪本故事會等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閱讀活動;對于初高中學生來說,可以舉辦文學沙龍或者名著閱讀分享活動,這些活動更加具有一定的廣度。通過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閱讀需求,促使他們在閱讀中找到了快樂。多樣化的活動也可以圍繞節(jié)假日開展,設計與其相關的主題活動,例如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可以組織主題征文活動,以比賽或者閱讀知識競賽的方式開展,讓學生踴躍參與,促使他們感受閱讀的魅力。在設計多樣化閱讀推廣活動時,要根據(jù)具體教學計劃,結合課程內(nèi)容,落實館校合作,打造更具特色的閱讀推廣方案。通過緊密聯(lián)系教材,將閱讀與學科進行融合,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例如,館校合作過程可以開設線上讀書俱樂部,學生借助網(wǎng)絡平臺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體驗感,也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交流中。通過借助多媒體平臺,設計打卡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分享學習成果,相互學習,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助力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線上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能夠突破空間限制,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其中,使其努力閱讀、積極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會閱讀的快樂[5]。
(三)加強閱讀指導與輔導工作
設立專業(yè)的閱讀指導團隊。這個團隊應由圖書館員、教師和閱讀專家組成,他們不僅具備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還要掌握有效的閱讀指導方法。團隊可以定期舉辦閱讀指導講座,分享閱讀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
在開展個性化閱讀輔導時,因為每個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興趣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針對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閱讀輔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推薦適合的讀物,并指導學生制訂個性化的閱讀計劃。此外,還可以設立閱讀咨詢窗口,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閱讀輔導服務。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閱讀指導效果。現(xiàn)代科技為閱讀指導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開發(fā)閱讀指導App 或在線平臺,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和指導內(nèi)容。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學生的閱讀偏好和習慣,為他們推薦合適的讀物和指導內(nèi)容。同時,利用在線互動功能,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向指導團隊提問,獲取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加強家校合作,共同推進閱讀指導。家長在孩子的閱讀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通過家長會、家校聯(lián)系平臺等方式,與家長溝通孩子的閱讀情況,指導家長如何在家中輔導孩子的閱讀。同時,鼓勵家長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與孩子共同閱讀、分享閱讀心得,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6]。
(四)建立有效的評估反饋機制
館校合作過程需要進一步建立有效的評估反饋機制,通過評估反饋能及時掌握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情況。在制定評估反饋方案時,要明確評估的重點任務,從學生閱讀興趣及能力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根據(jù)評估目標制定評估標準,結合反饋結果打造更加高效的閱讀推廣方式。此階段,需要重視有效的、多樣化的評估工具,根據(jù)具體評估目標進行有效的調(diào)整,優(yōu)化評估的方式。比如,可以通過閱讀測試、問卷調(diào)查,或者觀察記錄的方式進行評估反饋,全面掌握學生所學情況,科學地組織學生參與到館校合作的閱讀推廣活動中來,確保評估的效果。在評估反饋過程中,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分析等,實現(xiàn)對評估結果的有效分析,確保評估的客觀性。在具體的評估活動開展過程中,要科學地進行設置,明確評估過程人為因素的影響。在評估數(shù)據(jù)的處理階段,要科學地進行分析,借助有效的方法,避免出現(xiàn)主觀臆斷情況。
此外,為了確保館校合作閱讀推廣活動的順利實施,需要加強對評估結果的反饋與應用。評估結果要能夠反饋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同時也要能夠進一步反饋推廣活動的可行性,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參與興趣出發(fā),針對性地落實評估反饋工作,建立更加完善的評估反饋機制,實現(xiàn)對評估反饋機制的有效改進。評估反饋機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結合具體的推廣活動開展,科學地進行優(yōu)化,準確地分析與總結經(jīng)驗,提升評估反饋機制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館校全面合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利于助力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作為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提高工作認識,不斷探索更加有效的館校合作策略,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助力學生提高自主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希望通過具體研究,能夠提高館校合作中閱讀推廣實踐研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