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夢倩
近年來,江蘇省溧陽市姜下村依托紅色資源,突出紅色引領,全力推進紅色黨建品牌示范創建,以“黨建紅”引領“鄉村興”,實現了人心變齊、組織變強,產業變旺的美麗蝶變。
傳承老區精神,讓紅色文化“潤”心田。老區精神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姜下村推進鄉村振興的力量源泉。一是以紅色歷史激蕩奮進力量?;谥窈j橋會議原址重建溧陽北山新四軍抗日烽火陳列館,館內記載著在這片紅色大地上發生的陸笪里戰斗、官墩戰斗、竹簀橋會議等等,同時通過陳列和研究抗戰文物和圖片等珍貴歷史資料,挖掘紅色資源背后的思想內涵,賦予其時代特征,從而激勵時代新人傳承精神火炬。二是以紅色故事聚力鑄魂育人。修繕老舊磚瓦房建設姜下村村史館,館內通過實物展示、文字說明、圖片呈現、視頻介紹、場景再現等多種形式,介紹“官墩鄉紳勇救陳司令”“謝保長竭力籌軍糧”等紅色故事,以黨史孕育振興之力。三是以紅色印跡涵育鄉風文明。著力打造紅色地名文化廣場、村史館、樹蔭下的黨課、新四軍鐵軍精神剪影墻等紅色文化陣地,運用數字技術手段,通過大數據、AR等技術保存和展示紅色文化資源,實現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織密組織體系,讓紅色堡壘“聚”合力。一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的作用。在學習紅色精神、宣傳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中不斷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支持黨員帶頭致富、培育干部后備力量、大力發展年輕黨員、嚴肅開展黨內組織生活等一系列措施,切實把黨組織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火車頭”。二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村級治理的作用。把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學習紅色文化中關于黨的基層建設、政府治理和群眾動員的先進經驗,為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導,2023年姜下村入選了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三是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的作用。持續推進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建設工作,開展“感恩奮進、服務有我”活動,用心用情做好“如意小食堂”、道路“白改黑”、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等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務”“黨員代辦制”,推動鄉村黨員有責有為。
做強特色產業,讓紅色資源“煥”生機。姜下村依托紅色載體,把紅色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源,為鄉村振興進行全面賦能。一是將“黨建鏈”嵌入“產業鏈”。姜下村堅持以“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群眾主體”為抓手,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通過成立“產業創新黨支部”,團結帶領產業先鋒和有為青年,鞏固食品配送、竹簀風鵝、蝴蝶蘭種植、鄉村文旅等產業基礎,加快蔬菜基地、康養民宿、加油站等“造血”項目建設,滿足村民“家門口”就業需求,帶領老區群眾實現共同富裕。二是將“土特產”做出“大文章”。依托“深化鄉村地名服務點亮美好家園”試點村建設成果,發展“地名+直播”的獨特直播模式,將紅色地名與農產品介紹相結合,拓寬土特產銷路,建設姜下鵝村鄉村振興展示館,助力品質農產品出村進城。三是將“農文旅”奏響“致富曲”。探索從“紅綠融合”到“紅綠生金”的新路徑、新模式,瞄準黨校、中小學等研學需求,積極開發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線路,促進紅色教育、文化創意、鄉村民宿、觀光農業等產業同步升級、同步增值。
姜下村從一個經濟薄弱村沖出重圍、涅槃重生,是溧陽這個革命老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責任編輯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