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不同顏色的龍袍分別用在什么季節和場合?后妃們的穿搭流行色有何講究?清代染織工藝牛在哪兒?皇家“高定”的設計手稿長啥樣…… 6月21日,“國采與宮色——清代宮廷織繡服飾色彩展”在嘉德藝術中心隆重開幕。這場近九成展品首次亮相,曬出清代宮廷織、染、繡、緙、繪等高級工藝的大展,全方位展示了中華傳統織繡服飾的巧奪天工。
此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這也是兩大機構第六次強強攜手,將故宮博物院的珍藏請“出宮”。據悉,此番有近百件故宮藏珍稀清代宮廷織繡服飾呈現于公眾眼前,同時還集結了沈陽故宮博物院的清代藏品。展覽現場,清乾隆明黃色納紗彩云龍紋男單朝袍、清嘉慶月白色緙絲金龍紋男夾朝袍等清代宮廷制作最精良莊嚴的服飾——禮服、祭服組隊亮相,觀眾可沉浸式感受國禮朝典的儀式感;后妃們的彩服花衣則一字排開,重現各宮衣色隨風尚與季節變化流轉的畫面。除40余件成衣之外,還有衣料、配飾、畫樣等,特別是傳說中的“羽服”——絳色緞繡孔雀翎地金龍紋吉服袍料首次亮相,其真容連清代宮人也曾難得一見。
“此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多部門協同策劃和支持的結果,是一次了不起的展覽。展覽的規模之大堪稱難得,面臨的技術難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表示,故宮博物院此前極少舉辦如此規模的織繡服飾類展覽,此次集合了故宮博物院多個部門的珍貴文物,例如從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借出的清宮制衣畫樣、御筆心經等。而且此番以“色彩”為主題,無疑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為了讓公眾聚焦于清代宮廷織繡服飾上的色彩,此次展覽在“ 天地日月”“正大光明”“ 青深雅健”“ 四季瑞染”“ 錦繡云天”五大展陳單元中,分別以紫、黃、藍、綠、紅五種色彩為設計元素,將相關主題色系的織繡服飾進行有機組合展示。明黃、杏黃、金黃、香黃有何等級之差?元青、石青、天青、紅青又該如何區分……詳盡的展簽及展墻文字提煉了重要史料文獻,向公眾科普了傳統色彩文化知識。
據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朱鴻文介紹,色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不僅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還體現了傳統禮儀制度和社會秩序。清代宮廷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汲取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還融合了滿、漢、蒙、藏等多民族的文化特色。朱鴻文同時指出,因織繡服飾類文物的材質脆弱、顏色易褪,對其的保存與展示都極具挑戰,因此本次展覽展品的珍貴性與稀缺性不言而喻。
《中國收藏》雜志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每個展柜前都是人頭攢動,觀者久久駐足,“在恰到好處的打光下,透過玻璃可以360度無死角地欣賞精致華美的展品,慢慢品味每一處織繡工藝及色彩搭配的細節。太贊啦!”一位參觀者告訴記者。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特殊展柜是由嘉德藝術中心專為織繡服飾類文物特別定制而成的。“由于織繡服飾類文物對展陳條件的要求極高,嘉德藝術中心團隊曾與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反復探討、研究此類展覽的特殊展陳設計及安排。展柜不僅需要2 4小時恒溫恒濕,還需采用特殊展陳燈光技術,以確保文物始終處于最佳的保存環境中。”寇勤介紹道。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今年9月22日,每周一閉館。


清嘉慶 醬色緞繡孔雀羽地金龍紋龍袍料
袍料身長150厘米 寬140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龍袍衣料在醬色緞上通鋪孔雀羽線為地,又以捻金線和五色絲絨繡龍紋、云蝠紋、皮球團花紋及海水江崖紋。皮球花紋中以桃實、柿子、石榴、葡萄、荔枝、葫蘆、瓜蝶及佛手為主題,組合為多子、多福、多壽等吉祥寓意。孔雀羽線散射出來自鳥羽的結構色,在角度和光線變換中會呈現金碧交輝的色效。此類孔雀天子之職,莫大于禮。國之大事,莫大于祀。禮服、祭服是宮廷中制作最精良莊嚴的服飾,染色、織繡標準非常嚴格,不許有一點疏忽和瑕疵。
北京城南正陽門外通往南郊天壇圜丘,北面安定門外為地壇,東面朝陽門外南為日壇,西面阜成門外為月壇。南、北郊的圜丘、方澤、祈谷、雩祭為大祀中最重要的祭典,東、西郊的日、月二壇祭祀則為中祀之首。康熙、雍正時期,清宮中衣色禮制進一步確定。雍正《大清會典》更明確了四郊:天、地、日、月各壇祭祀的服色。而石青、明黃、寶藍、大紅、月白也是清代最重要的衣色和紋彩。羽工藝的龍袍在清代宮廷內服飾中也屬稀有。

天子之職,莫大于禮。國之大事,莫大于祀。禮服、祭服是宮廷中制作最精良莊嚴的服飾,染色、織繡標準非常嚴格,不許有一點疏忽和瑕疵。
北京城南正陽門外通往南郊天壇圜丘,北面安定門外為地壇,東面朝陽門外南為日壇,西面阜成門外為月壇。南、北郊的圜丘、方澤、祈谷、雩祭為大祀中最重要的祭典,東、西郊的日、月二壇祭祀則為中祀之首。康熙、雍正時期,清宮中衣色禮制進一步確定。雍正《大清會典》更明確了四郊:天、地、日、月各壇祭祀的服色。而石青、明黃、寶藍、大紅、月白也是清代最重要的衣色和紋彩。

清嘉慶 月白色緙絲
金龍紋男夾朝袍
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清代禮服也是祭服的基本形制。此朝袍月白色,緙絲彩云金龍等紋樣,應是皇帝親祭夕月壇時所穿著祭服。月白色是清代服飾色彩中最普遍也最重要的衣色,不僅是皇帝夕月禮的祭服色,也是很多朝服和吉服的衣里色。

清乾隆 明黃色納紗彩云龍紋男單朝袍
故宮博物院藏
朝袍在明黃色紗地上納紗盤金繡龍紋,以五彩絲絨繡彩云及海水江崖等紋飾。色彩豐富,層次分明。根據大清會典,此種紗料的明黃色夏朝服正是夏至時分,皇帝北郊地壇祀地祭禮中穿用的祭服。

清康熙 石青色緞繡四團彩云福如東海金龍
紋夾袞服
故宮博物院藏
袞服在石青緞上繡四團彩云海水金龍紋,特別是前胸團紋內平金繡“福如東海”篆字紋樣,后心及兩肩團紋內則平金繡“壽比南山”字樣。石青緞青中隱紅,團紋以藍、綠色為架構,五彩齊備。附黃條墨書“圣祖”“繡石青緞四團金龍面袷褂一件”。此褂應是康熙帝在萬壽盛典時外穿禮服褂。

清雍正 石青色緞繡彩云金龍紋夾朝褂(局部)
衣長130.5厘米 肩寬3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褂是清代后妃在慶賀大典時所穿,石青緞色雅正,繡工精致,絲彩艷麗。
清乾隆 藕荷色紗繡八團彩云蝠花卉金龍紋女單龍袍(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此袍在單層藕荷色芝地紗衣料上,以金線和五彩絲線繡八團彩云蝠花卉金龍紋。此袍為宮中妃嬪夏季穿用的節慶服裝,涼爽透氣。藕荷色是清代服裝最主要的裝飾色之一,也被稱為藕色或荷色,在康、雍、乾時期這種淡雅的紫色色相表現最為美麗。特別是對于清代宮內妃嬪來說,這樣溫雅怡人的藕荷色是不可或缺的衣色。
芳菲映窗時,花團錦簇不僅盛開在宮苑的琉璃池內,也會藉著絲彩綻放在后妃和皇子皇女的彩服花衣上。
黃色系,除了尊貴的明黃、杏黃、金黃,還有香黃、鵝黃、姜黃、米色。
青色系,除了官服常用的石青、天青、紅青外,還有雪青、豆青和蝦青。
紅色系,除了權貴標示的大紅,還有木紅、絳色和粉紅等。
藍色系,除了官服常見的寶藍,還有月白、湖色和近代的品藍、品月。
紫色系,除了清中期流行的藕荷、醬色和玫瑰紫,還有晚期的茄紫、雪灰和青蓮。
綠色系,除了宮中常見的官綠、砂綠,還有豆綠、葵綠、茶綠、果綠以及晚清洋色品綠等。


清道光 杏黃色紗繡八團彩 云蝠金龍紋女單龍袍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香色緞繡彩云金龍紋女夾龍袍 故宮博物院藏
女龍袍香色緞地,石青素緞袖口上有繡金龍花接袖,為清代女袍裝飾特征之一。袍面以金線繡九龍,以藍、綠彩為骨架,輔以紅、紫等彩,繡周身流云紋。此袍香色秀雅,色彩悅目,紋樣標致,是乾隆朝女吉服袍的標準形制。

清 絳色納紗繡佛手花鳥檀柄團扇 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