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珠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國走過了一段如火如荼的工業化歷程,也鑄就了遼寧省鞍山鋼鐵集團(以下簡稱“鞍鋼集團”)“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的榮光。鞍山勞模學院院長、鞍山師范學院勞模精神研究院院長李成剛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黨的百年奮斗史上的重要歷史階段,也是遼寧省鞍山市和鞍鋼集團發展史上極其輝煌的重要一頁。
“中國式現代化在這一時期起步,在這個歷史時期,中國工人階級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建立了彪炳史冊的歷史功勛!”論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的深刻內涵,李成剛向記者著重闡述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工人階級的艱苦創業歷程,及其不朽的歷史價值和精神力量。
記者:請您談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工人階級推動下,我國工業化發展的歷史過程。
李成剛: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進行的經濟建設,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具有不同于當今時代的歷史特點,表現為奠基性、備戰性、自主性。這個時期的工人階級艱苦創業歷程,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一五”時期和“二五”前期優先發展重工業,奠定了我國工業化的最初基礎。“一五”時期主要開展了蘇聯援建的156個建設項目,以這些項目為中心的工業建設形成了我國冶金、煤炭、電力、機械等重工業的基本框架和總體布局。這156個建設項目,在“一五”時期完成了約1/3,1958—1960年完成了約2/3,航空工業、電子工業兩個新興工業部門和核工業、航天工業兩個新興尖端行業由此發軔。156個項目中,有25項屬于煤炭工業、25項屬于電力工業、24項屬于機械工業、16項屬于兵器工業、12項屬于航空工業、7項屬于鋼鐵工業。鋼鐵工業中,重中之重是鞍鋼集團的改擴建,當時鞍鋼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與此同時,新建了包頭鋼鐵和寶山鋼鐵兩大鋼鐵企業,加上新開發的白云鄂博鐵礦,共同奠定了如今我國鋼鐵產業的重要基礎。
二是“三五”和“四五”時期,在我國三線地區開展了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線建設期間,先后建設了四川攀枝花鋼鐵基地、貴州六盤水煤炭基地,成昆鐵路、桂昆鐵路兩大鐵路干線,湖北二汽集團、四川德陽二重集團等大型制造企業,以及劉家峽、葛洲壩、丹江口等水電站,為我國構建了比較完備的國防戰略體系。
三是“五五”時期,我國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解決人民吃、穿等日常生活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繼續進行三線建設,建成一大批新工業基地和10多條鐵路干線的同時,從1972年起,以“四三方案”為中心,我國投資50多億美元引進建設26個大項目,在化工領域先后建起了上海金山石化公司、遼陽化纖工廠等,在能源領域陸續開發了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登高才能望遠,回眸才有縱深。當我們站在新時代的歷史征程,回首新中國工人階級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品味老一輩中國工人階級苦難與輝煌的時候,我們由衷地為他們創造的奇跡點贊、為他們書寫的史詩喝彩!

圖為遼寧省鞍鋼集團廠區俯瞰全景。(圖片來源:新華社)
記者:我國工人階級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勞動奉獻,積淀下怎樣深厚的歷史價值,煥發出怎樣不朽的精神力量?
李成剛:新中國工業化建設的輝煌成就,是工人階級在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出來的,樹立了新中國工業上的歷史豐碑,其歷史價值集中體現在3個方面。
第一,從物質層面看,建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從人的層面看,社會發展在發展中國家中達到較高水平,1978年全國總人口為9.63億,擁有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這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人口紅利源泉;第三,從精神層面看,主要體現為工人階級的“主人翁”政治覺悟和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新中國的工業化過程,是工人階級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歷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工人階級不僅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成果,而且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高度的國家意識和政治覺悟。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工人階級取代農民階級,成為革命和建設的主力軍。在黨的領導和教育下,中國工人階級以“主人翁”姿態承擔起國家建設重任,許多勞動模范“以廠為家”,煥發出“主人翁”的澎湃熱情。在新時代,這種“主人翁”意識被華為集團繼承。20世紀70年代,華為集團創始人任正非曾在遼陽化纖總廠承擔工程建設任務,20世紀80年代創辦華為公司后,他主持起草《華為基本法》,并請員工將《華為基本法》的主要精神介紹給家人,廣泛聽取吸收員工及其家人的意見,匯集起愛祖國、愛人民,愛公司、愛家人的強大凝聚力。
二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在高積累、低消費,先生產、后生活的創業時期,老一輩工人階級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精神。以全國勞模孟泰為代表的鞍鋼工人,在實踐中創造的“鞍鋼憲法”,獲得毛主席的親自批示肯定;從玉門油礦到大慶油田,以全國勞模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壯志驚天地、泣鬼神,在奮斗中形成了毛主席號召學習的大慶精神。從當時的“鞍鋼憲法”,到如今的《華為基本法》,艱苦創業的精神底蘊一脈相承。
中國工人階級忠誠奮斗、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源自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已經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并在當今時代得到了充分彰顯,必將永載史冊、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