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平

摘 要:本文通過研讀《武毅星剪紙作品集》,試圖探討民間美術與剪紙藝術的活態文化傳承,重點從作品出發,兼論了晉西北呂梁山脈的剪紙藝術成因。
關鍵詞:紙上的舞蹈;《武毅星剪紙作品集》;晉西北剪紙藝術
剪紙藝術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活態文化重要的轉述語言,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如著名美術評論家、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程征先生所言:“在地球上,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藝術的活動——文化人類學顯示,人不僅是會使用工具的動物,而且是擁有藝術的動物。人類誕生,藝術即誕生;人類發展,藝術即發展。對于人類,藝術伴隨著人類;對于個人,藝術伴隨著人生。藝術與人,如影隨形?!贝嗽挿浅=浀?,也在長期實踐中得到了檢驗,證明的確如此,在此前也有無數的民俗學家反復論證,最終也回歸到原點,回歸到哲學、美學等層面上來。對地域美術而言,它在民間美術的范疇中同屬人民的智慧,它創造著人類的活態文化,是人類藝術語言的表述方式。
一、武毅星剪紙藝術
武毅星,男,漢族,1946年2月22日出生,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安家莊鄉下墕村人,久居臨縣縣城,系臨縣計生局干部,現退休在家從事專業剪紙創作與研究工作。退休前除了做計生工作外,業余愛好便是民間剪紙藝術,目前所創作的剪紙作品數萬幅,其中大部分是表現生日壽宴、新婚喜事和生活瑣事等主題。近年,剪紙藝術受到學術界和當地文化主管部門關注,他的作品不斷參展獲獎,其中剪紙作品《預防艾滋病》被聯合國駐華機構采用;歌頌黨的剪紙作品《獎扶政策暖人心》獲山西省剪紙展覽一等獎;《抗擊非典》獲得呂梁市“人口杯”大賽一等獎。他因此加入山西省民間剪紙協會。武毅星的剪紙作品散見山西省乃至全國各大報刊,出版有《武毅星剪紙作品集》等,山西省委宣傳部、文化廳等單位授予武毅星“山西省民間藝術傳承人”稱號。
在古代,“出書是件大事,光宗耀祖”,直至今天也是如此。武毅星先生的專著《武毅星剪紙作品集》由三晉出版社于2012年12月正式出版,屬“山西民間剪紙藝術家叢書”中的一部。此書的出版對一位剪紙藝術家來說是莫大的鼓舞與激勵,也是對其一生從事剪紙藝術的階段性總結。過去民間剪紙不被人知不被認可,武毅星剪紙專著的出版,對山西民間剪紙藝術乃至全國的剪紙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武毅星剪紙的意義與文化價值的再現
藝無止境,藝術追求是無邊際的。
武毅星剪紙藝術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創作出的一條新路。民間美術博大精深,影響深遠,當下文化藝術界對此極為重視,特別是近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間文化藝術的發展,對民間美術的繼承與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武毅星剪紙藝術受到山西省文化部門的重視,他也被確定為重要的民間藝術家和代表性傳承人。
山西省民間剪紙藝術歷史極為久遠,流傳甚廣,技藝精湛,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風俗習慣、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社會生活、民生等方面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正因為如此,透過民間剪紙紋樣和剪紙裝飾現象看臨縣、呂梁,看全國各個民族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回來再漫談山西臨縣剪紙,就能發現山西傳統文化藝術的題材、內容是多么豐富精彩。
山西省呂梁地區位于黃河東岸,與陜北相鄰、相望。陜北的剪紙藝術極為豐富多彩,研究專家對此也有較為深入的解讀,而在彼岸呂梁山上的臨縣剪紙藝術也在蓬勃發展。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臨縣剪紙藝術在陜北也有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跡象。原因在于20世紀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占領了山西呂梁地區,臨縣人民開始大逃亡,他們西渡黃河到陜北落戶生產生活,剪紙藝術也隨之在陜北大地上成長?;乜磁R縣今天的剪紙藝術的成就,與陜北有著重要的關聯。
武毅星的剪紙藝術是剪紙文化中重要的一支,說大點他就是剪紙文化藝術傳承和活態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武毅星的剪紙作品有著深刻的文化含義,其文化意義遠遠大于其作品本身的價值。
三、試讀武毅星剪紙作品兼論晉西北剪紙藝術
品讀《武毅星剪紙作品集》,能夠看出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革和傳統思想觀念的逐漸演進。推陳出新是武毅星剪紙作品重要的突破,他力圖以剪紙的傳統藝術語言來宣傳當下的學術思想和民間活態文化。剪紙藝術是民間文化藝術語言,是古老文化藝術載體的當下再現。
武星毅作為臨縣剪紙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其剪紙藝術就是紙上的舞蹈,他把祖國的山川描繪得淋漓盡致,在呂梁山脈的黃土高原上譜寫著人類藝術的華章。晉西北是紅色圣地之一,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晉西北呂梁山上的人民持續與自然、與敵人搏斗,他們堅強的意志譜寫著永不怕死的精神,武毅星在傳統藝術上表現出了紅色文化精神。
武毅星先生的剪紙藝術是發自內心的真實生活的體現,他腦海里都是剪紙的圖案。逢年過節或紅白喜事,剪紙是少不了的。剪紙藝術是一門重要的造型藝術,造型是一個立體空間的設想,從四維轉化為二維空間。只有在上述條件下,才能剪出被人認可的視覺藝術作品。有人求武毅星先生的作品,他根據立意很快就能夠剪出極為生動的作品。這些作品給人們帶來了歡樂與喜氣,給節日增添了喜悅。
每逢新春佳節、孩子滿月、老人過壽、生日宴會等都有剪紙藝術的出現,它們給節日增添了喜悅的氣氛。武毅星對這些與節日相關聯的作品進行了細致分析與討論。武毅星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不在于他的作品呈現表面,而在于剪紙藝術內容本身。武毅星代表臨縣,甚至代表著整個呂梁地區最高水平的剪紙藝術。
四、結 語
綜上所述,晉西北呂梁地區屬黃土高原,與陜北接壤,以黃河為紐帶,天然與陜北文化藝術有著相似之處。晉西北剪紙藝術造型粗獷,紋樣奇特,色彩濃烈而奔放,呈現出既簡練單純又復雜細膩,既對比強烈又和諧統一的藝術特點。與陜北定邊、安塞等地的剪紙相比較,它更有活力,更自由,更具有浪漫的民族精神和神奇的藝術想象力。
在調研中發現,武毅星剪紙藝術在廣大人民群眾中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確定他為剪紙民間藝術傳承人是正確的,順應民意的。武毅星剪紙藝術是記錄并書寫著人類文化的藝術華章。民間剪紙從民間而來,從黃土地而來,是土生土長的鄉土文化藝術。武毅星還在不斷地探索剪紙藝術的文化基因,正如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言壯語,樸實的武毅星在默默探索中將中華文化中最古老的剪紙藝術繼續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
(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藝術學規劃基金項目(23YJA760027)階段性研究成果及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21ZD12)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郭慶豐.紙人記:黃河流域民間藝術考察手記[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2] 喬曉光.本土精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美術研究文集[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3]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 武毅星.武毅星剪紙作品集[M].太原:三晉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