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組
每天四五點鐘,當整個沈城還沒有醒來,小河沿早市便已點燃了城市的第一縷煙火。往歷史深處追溯,小河沿早市的煙火氣已在這里氤氳200多年了。赫赫有名的魁星樓就在附近,凡是進京趕考的書生,都要前去拜上一拜。后來,這里形成了廟會。到了近現代,從露天市場演變為城市早市。
作為年輕態系列城市更新工程之一,沈陽市沈河區積極探索商圈市場黨建工作新路徑,以小河沿早市黨建工作為切入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整合商圈資源,優化服務體驗,力促黨建與商圈市場發展同頻共振、互促雙贏。
筑牢基層堡壘,讓商圈市場底色更“紅”。嚴密基層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為商圈經濟發展提供“硬支撐”。著重分析小河沿早市人員結構,深入摸排掌握黨員底數,設立“小河沿早市黨員報到點”,鼓勵黨員主動亮身份、作表率。整合街道社區、公安執法、派駐第一副書記、志愿者和商戶黨員等各方面力量,成立小河沿早市臨時黨支部,將紅色堡壘建在服務群眾、助力發展第一線。強化與社會力量多元共建,打造黨建聯席會、協商議事會等平臺,定期會商、暢通渠道、集思廣益,廣泛征集社會各界對小河沿早市建設發展的意見建議200余條,解決了早市門前共享單車隨意擺放等多項堵點問題,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傾聽各方意見建議、凝聚商圈發展合力,以黨建為紐帶打造商圈市場發展“共同體”。
優化服務舉措,讓商圈市場人心更“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志愿服務活動等為抓手,強化商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商圈服務質效。設立共產黨員先鋒崗,搭建“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帶班—街道中層干部、社區書記值班”兩級架構,實現有事找黨員。發揮志愿服務效能,攜手中國石油等黨建共建單位,打造100余人的志愿服務團隊,日均發動近50名各領域志愿者提供行李寄存、特色推介、安全巡邏等多項服務。拓寬服務覆蓋面,為游客提供行李寄存、旅游導覽、秩序疏導等便捷貼心服務,增設醫藥箱、警務室、共享食堂、游客服務中心等便民設施8處,增加23處監控交叉覆蓋市場,全面提升居民、游客體驗感、安全感。
促進經濟發展,讓商圈市場勢頭更“旺”。探索“黨建+文旅”工作模式,立足商圈自身資源稟賦,圍繞打造東北特色、市井煙火的核心思路,打造具有東北特色的牌樓、墻畫、浮雕5處,設置驢打滾、油炸糕、肉蛋堡等20余個網紅小吃攤位以及3處花棉襖、花棉帽等東北特色服飾銷售點,把小河沿早市逐步打造成領略傳統民俗文化的陣地。建設公平誠信市場環境,由黨員商戶帶頭做到誠信經營,鼓勵商戶主動作為、相互監督,營造講文明、不失信的濃厚氛圍。依托小河沿早市臨時黨支部,每日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確保商戶經營安全、群眾逛得放心。目前小河沿早市已有500余家商戶入駐,今年2月以來,客流量達28萬人次,成為旅游熱門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