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風雨滄桑,75年燦爛輝煌。75年來,遼寧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砥礪奮進,守正創新,以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創造了共和國發展史上一千多個“第一”,在新中國的時空坐標上,鐫刻出華美的上升曲線,演奏出鏗鏘的時代樂章。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本刊特設“遼寧逐夢”欄目,推出75年遼寧逐夢歷程中的“共和國之最”,以饗讀者。
▲我國第一套尿素脫蠟裝置
1966年6月,錦西石油五廠建成我國第一套尿素脫蠟裝置。
▲我國第一臺用于航天工業的125MN
有色金屬臥式擠壓機
1966年12月,沈陽重型機器廠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用于航天工業的125MN有色金屬臥式擠壓機。
▲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1.5萬噸油輪
1969年4月,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1.5萬噸油輪“大慶29號”在大連紅旗造船廠下水。
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安裝的第一座超百
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
1966年,鐵嶺開工建設了我國自行設計、自行安裝的第一座超百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鐵嶺清河發電廠。該廠依山傍水,源源不斷地向遼寧、向東北電網送出強大的電能,被譽為“遼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1999年,該電廠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改組為遼寧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東北電網的骨干電廠、全國特大型企業,為東北地區的經濟建設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制造的高空高速
殲擊機
1969年7月,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制造的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首飛成功,該飛機由沈陽飛機制造公司制造。作為我國首款自主研發制造的戰斗機,殲-8的誕生充滿了艱辛與坎坷,其研發用時之短也堪稱世界軍用戰機的奇跡,其中所積累的數量巨大的寶貴經驗更為我國之后自行研制更先進的戰機打下了深厚基礎,也標志著我國航空工業產品的更新換代又攀登上了一個新高峰。
我國自制的第一臺大功率內燃機車
1969年9月,大連機車車輛廠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東風4型2001號內燃機車。這是我國自制的第一臺大功率內燃機車,1974年轉入批量生產。該機車柴油機裝車功率為2430千瓦,采用交直流電傳動方式,整體裝備重量138噸,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出廠后在沈大鐵路大連至大石橋區間進行牽引試驗,是中國第三代電傳動內燃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