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農墾集團近年來踐行農墾改革“打造大產業、大企業、大基地,努力形成現代農業領域航母”的戰略要求,堅決扛起保障糧食生產以及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責任,實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實力不斷增強,逐步成長為寧夏現代農業的“國家隊”和“排頭兵”。寧夏農墾集團風險防控部作為內部審計機構,自覺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持續聚焦企業經營管理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以“查隱患、堵漏洞、防風險、強管理、促發展”為核心,不斷提高審計監督效能,助力農墾高質量發展,先后榮獲“2020—2022年全國內部審計先進集體”“202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審計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一、健全管理機制,加強審計隊伍建設
寧夏農墾集團持續強化黨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從健全管理機制、完善管理制度、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著力提升審計隊伍專業化水平。
1.健全管理機制。董事會研究部署年度審計計劃,專題聽取審計工作匯報。董事會下設審計與風險防控委員會,對重要審計事項進行管理,指導和監督內審機構開展工作。風險防控部作為內部審計職能部門,主要貫徹落實內部審計具體工作。
2.完善制度建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自治區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集團實際情況,修訂完善《關于深化內部審計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內部審計整改管理暫行辦法》等多項內部審計制度,促進審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保障各項審計任務順利實施。規范審計工作流程,做到年初有計劃、事前有安排、事后有跟蹤,確保證據客觀真實、報告清晰完整、建議落實落地。
3.加強隊伍建設。結合企業實際,配備了專(兼)職審計人員,囊括財務、審計、稅務、建筑、法律等各相關專業人才。建立“理論學習小組”,常態化開展內部審計專題培訓。先后選派多名內審人員參加自治區審計廳相關審計項目,推薦審計人員掛職鍛煉,積極組織審計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和職稱考試。多措并舉提高審計人員駕馭復雜局面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打造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
二、突出審計重點,提升審計監督質效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主責主業,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審計“經濟體檢”作用,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1.經濟責任審計“全范圍覆蓋”。以引導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促進其守法守紀履職盡責為目標,對所屬企業主要領導干部開展任中審計和離任審計,做到應審盡審。重點關注領導干部貫徹執行黨中央、自治區、集團公司決策部署及相關政策落實,戰略規劃制定、執行和效果,財務收支和經濟運行風險的防范,以及廉潔從政規定的落實等情況。深入查找企業在防范化解經濟風險、重大投資項目和建設資金使用、土地承包經營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從健全制度機制、規范內部管理、完善決策程序等方面提出審計建議,有效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督促領導干部依法履職和廉潔自律。
2.工程項目審計“全過程跟蹤”。將審計關口前移,做到下沉式審計,打破管理層級,實現“一竿子管到底”。對集團1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對工程項目進行結算(決算)審計,強化對招投標、合同管理、工程造價、投資績效等關鍵環節的全過程監督,有效遏制項目實施中的“亂簽證、隨意變更”等現象,促進建設單位規范管理,有效降低項目建設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3.經濟效益審計“全環節進行”。加強民生資金監管審計,圍繞民生政策落實、資金管理使用、績效評價等方面,對2018—2020年小型農田水利項目、2021—2022年大中型水庫移民項目等民生項目進行績效審計,對項目實施過程、目標實現程度、項目績效和影響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促進項目單位加強民生資金管理,確保項目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對集團所屬虧損企業進行經濟效益審計,從內部控制和經營管理的角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相應意見和建議,促進企業積極轉變經營思路,打通企業發展的“難點”和“堵點”,及時減少“出血點”。
4.專項內部審計“全領域開展”。聚焦風險管理,開展債務專項審計。對農墾集團近3年債務進行專項審計,摸清債務規模結構和增減變化,揭示債務管理中的風險隱患,促進債務規范管理,助力集團完善舉債融資機制,防范化解潛在債務風險,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聚焦企業改革,對集團所屬、劃轉移交的19家企業開展資產清查專項審計,有效摸清移交企業“家底”,真實完整反映企業資產狀況,為順利完成股權變更、合并重組、移交企業接收工作提供審計支撐。聚焦資金用途,對農場拆遷項目、建設工程進行專項審計核查,及時糾正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促進項目依法合規進行。聚焦合規管理,開展合同專項檢查,反饋所屬企業在合同簽訂、合同執行、檔案管理等方面的問題,督促企業規范合同管理,有效降低履約風險。
5.審計反饋問題“全方位整改”。堅持“審而要究、審而要改、審而要用”的原則,一體推進審計發現問題“上半篇文章”和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對審計反饋問題,建立問題清單、整改清單、銷號清單“三清單”對接機制,實行整改與銷號“同步走”。通過下發整改通知與提示函、召開整改推進會,壓實被審計單位整改主體責任。持續加強跟蹤督導檢查,深刻剖析問題根源,盯緊整改細化措施,逐項整改銷號。堅持以審促改、以審促規,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審計成果運用
1.審計工作逐級上報。按月總結審計工作進展形成“審計月報”,向集團匯報,定期整理匯總審計工作成果形成“審計專報”上報集團專題研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經營管理中的“防火墻”功能,下發審計整改意見,及時制止糾正被審計單位經營中的不合規行為,增強審計的時效性。
2.形成審計監督合力。建立健全“巡察+審計”“紀檢+審計”的審計成果共享、聯動監督工作機制,及時將審計中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線索移交紀檢部門處理,提升審計監督質效;將審計成果作為被審計單位年度考核重要內容,作為領導干部考核、獎懲和選任的重要參考,實現“一審多果”“一果多用”。
3.強化審計成果運用。推動審計工作從“點上發力”向“面上見效”轉變,不斷提升審計建言獻策的水平和能力。針對審計反饋土地管理問題,集團積極推進土地集約化管理、規模化經營,實現所屬14家農場土地收益大幅增加,審計的經濟效益性進一步彰顯;針對審計反饋所屬企業存在的個性問題,集團健全完善經營考核機制,制定差異化指標體系,經營考核科學性進一步提高;針對審計反饋的管理漏洞,集團全面推進內控體系建設,制訂、修訂內控管理制度1100余項,持續鞏固事前法律審核機制,實現經濟合同、規章制度、重大決策法律審核率達100%,企業管理合規性進一步提升。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寧夏農墾集團風險防控部將緊緊圍繞寧夏農墾改革發展大局,按照內部審計工作有關要求,牢記使命責任,勇于擔當作為,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能,為集團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本文由寧夏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