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探索化學調控劑在冬小麥生育進程中的作用,利用噸田寶或磷酸二氫鉀分別在冬前3~4葉期、起身期和灌漿初期處理小麥,觀察其對生育期、生育動態、主要性狀和產量等效應。結果表明,在冬前3~4葉期噴施化學調控劑可以促進冬小麥生長發育、構建冬前壯苗;冬前3~4葉期和起身期同時噴施更利于增加有效分蘗、降低株高防止倒伏。起身期和灌漿初期同時噴施化學調控劑可有效增加穗長、小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從而顯著提高產量,且噴施噸田寶效果總體好于噴施磷酸二氫鉀。冬前3~4葉期、起身期和灌漿初期同時噴施噸田寶750 mL/hm2兌水225 kg處理冬小麥折合產量最高,為5 573.33 kg/hm2,較噴清水對照增產10.00%。綜上,冬前3~4葉期、起身期和灌漿初期噴施噸田寶750 mL/hm2更利于冬小麥優質高產,適宜在生產中推廣。
關鍵詞:化學調控劑;冬小麥;主要性狀;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7-2172(2024)06-0527-04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6.007
Regulation Effects of Chemical Regulators on Main Traits and Yield of Dryland Winter Wheat
YOU Yanrong 1, LI Shicheng 1, JI Fenxia 2
(1. Gansu General Station of Agro-technology Extension,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 2. Agro-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re of Qingshui County, Qingshui Gansu 741400,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hemical regulators in the winter wheat growth process, winter wheat was treated with Duntianbao or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t 3 to 4 leaf stage, rising stage and early grain filling stage in Qingshui county, and its effects on growth period, growth dynamics, main traits and yield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raying chemical control agent at 3 to 4 leaf stage before winter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winter wheat and build strong seedling before winter. It is more beneficial to increase effective tillering, reduce plant height and prevent lodging by spraying at the same time at 3 to 4 leaf stage and rising stage before winter. The simultaneous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control agent at the rising stage and the early filling stage could effectively increase spike length, spikelet number, grain number per spike and 1000-grain weight, thus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yield, and the effect of spraying Duntianbo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praying KH2PO4. The highest yield of winter wheat was 5 573.33 kg/ha when spraying 750 mL/ha of Duntianbao diluted with 225 kg water at 3 to 4 leaf stage before winter, rising stage and early filling stage, which was 10.00 % higher than that of spraying water. In summary, spraying Duntianbao at 3 to 4 leaf stage, rising stage and early filling stage before winter is more conducive to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winter wheat, which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in production.
Key words: Chemical regulator; Winter wheat; Main trait; Yield
小麥(Triticum aestivum)是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的穩產和高產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 - 2 ]。甘肅省氣候復雜、生態多樣,農業生產以旱作為主,旱薄相連。甘肅省小麥常年播種面積約73.3萬hm2,其中冬小麥53.3萬hm2左右,且90%以上分布在旱地[3 - 4 ]。在干旱缺水條件下,冬小麥存在單株分蘗成穗率低、后期易衰老等問題[5 - 6 ]。化學調控是作物優質高產的重要措施,主要通過利用外源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影響作物內源激素平衡及生長發育[7 ]。噴施化學調控劑作為增強作物抗逆性和提高作物產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已廣泛應用于小麥生產中[8 - 11 ]。我們研究了噸田寶和磷酸二氫鉀對冬小麥生育期、生育動態、主要性狀及產量的影響,以期明確化學調控劑在旱地冬小麥上的應用效果,為甘肅旱作農業區冬小麥高質量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在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金集鎮水清村進行。試驗地海拔約 1 616 m,年均降水量550 mm,日照時數2 166.5 h,無霜期175 d。試驗地土壤為黃綿土,前茬作物為小麥。前茬作物收獲后滅茬,深耕翻土,耕后耙耱保墑。
1.2 試驗材料
供試化學調控劑噸田寶(黑龍江禾田豐澤興農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提供),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制的國家發明專利產品,主要成分為多聚氨基鹽、小分子蛋白、微量元素以及十幾種植物調節物質;供試磷酸二氫鉀(KH2PO4)由天水市青天化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指示冬小麥品種為蘭大211,由蘭州大學生態學院提供。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共12個處理(表1),3次重復,對照組(CK)冬前3~4葉期、起身期及灌漿初期噴施等量清水,小區面積30 m2(4.0 m×7.5 m)。噸田寶用量750 mL/hm2兌水225 kg;磷酸二氫鉀(KH2PO4)用量675 g/hm2兌水225 kg。結合整地,一次性基施農家肥52 500 kg/hm2、尿素300 kg/hm2、普通過磷酸鈣750 kg/hm2。采用寬幅勻播播種,田間管理同當地大田。2020年9月26日播種,2021年7月2日成熟收獲。
1.4 測量項目及方法
物候期測定:田間定期觀察和記錄小麥生長期間的形態特征變化,以50%植株達到該生育期進程為依據。
性狀測定:成熟期每小區隨機取20株考種,測定株高、穗長、小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等生物學性狀。
產量測定:按小區收獲計產,換算成標準產量。
標準產量(kg/hm2)=籽粒鮮重(kg/hm2)×[1-鮮籽粒含水量(%)]/[1-13%]。
1.5 數據分析
使用Excel 2017軟件進行數據整理,使用SPSS 1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化學調控劑對冬小麥生育期的影響
噴施噸田寶或KH2PO4處理下小麥的生育進程與對照基本同步,T4處理和T7處理全生育期為274 d,其他處理均為275 d。化學調控劑對冬小麥的生育期無明顯影響。
2.2 化學調控劑對冬小麥生育動態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CK相比,噴施噸田寶或KH2PO4處理均可增加小麥最高總莖數、有效穗數,提高有效分蘗率。噴施噸田寶處理中,T7 處理最高總莖數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5),表現為T7>T6 > T5 > T4 > T2 > T1 > T3;噴施KH2PO4處理中,T8處理的最高總莖數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5),表現為T8 > T9 > T11 > T10。有效穗數T7處理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5)。噴施化學調控劑處理有效分蘗率顯著高于CK(P < 0.05),且噴施噸田寶處理效果優于噴施KH2PO4處理,T1、T7處理有效分蘗率較高,說明3個時期同時噴施噸田寶和冬前3~4葉期單獨噴施更利于增加有效分蘗。
2.3 化學調控劑對冬小麥主要性狀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噴施噸田寶或KH2PO4處理的小麥株高均顯著低于CK(P < 0.05),說明噴施噸田寶或KH2PO4能降低小麥株高,提升抗倒伏能力。噴施噸田寶和KH2PO4處理的小麥穗長均顯著高于對照(P < 0.05),以T7處理最長,為7.59 cm,T7 與T5、T6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5)。小穗數以T5最多,為15.13個,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5)。T7處理和T11處理的穗粒數較高,且T4、T5、T6、T7處理顯著高于T1、T2、T3處理(P < 0.05);T11處理顯著高于T8、T9、T10處理(P < 0.05),說明不同時期聯合噴施化學調控劑效果優于一個時期噴施。噴施化學調控劑可提高千粒重,且噴施噸田寶處理優于KH2PO4處理,其中T7處理千粒重最高(44.53 g),與T3、T5、T6處理差異不顯著,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5)。可見,噴施化學調控劑可顯著影響小麥主要性狀,降低株高,有效增加穗長、小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
2.4 化學調控劑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化學調控劑各處理產量均顯著高于CK(P < 0.01),增幅為2.70%~10.00%,且不同時期同時噴施化控劑處理極顯著高于單獨一個時期噴施處理(P < 0.01)。平均折合產量以T7處理最高,為5 573.33 kg/hm2,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P < 0.01),T11處理平均折合產量5 460.00 kg/hm2,極顯著高于T8、T9、T10處理。可見,冬前3~4葉期+起身期+灌漿初期聯合噴施噸田寶或KH2PO4更利于提高冬小麥產量。
3 討論與結論
不同化學調控劑噴施時期、用法、用量對作物個體與群體結構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適當使用有助于促進個體發育、構建合理群體、增強抗逆能力,從而有效增加作物產量[12 - 13 ]。張朋偉等[14 ]的研究表明,起身期噴施化學調控劑可以促進冬小麥開花前的生長發育,灌漿初期噴施噸田寶可延長籽粒灌漿期,對冬小麥產量提高有重要促進作用。賀華杰等[15 ]研究表明,不同生育期葉面噴施化學調控劑可有效提高千粒重、結實小穗數等進而提高小麥產量。張錦朝等[16 ]研究表明,拔節期和孕穗期同時噴施化學調控劑可顯著提高穗數和千粒重,從而促進產量提高。本研究發現,噴施化學調控劑有利于增加小麥最高總莖數、有效穗數,提高有效分蘗率,對冬小麥的生育期無明顯影響。冬前3~4葉期噴施化控劑可以促進冬小麥生長發育、構建冬前壯苗,冬前3~4葉期和起身期同時噴施更利于增加有效分蘗,提高小麥莖稈強度、抗倒伏能力。
小麥產量受多種性狀的協同影響,株高、單株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等性狀是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17 - 19 ]。本研究發現,起身期和灌漿初期同時噴施化控劑可有效增加穗長、小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從而顯著提高產量,且噴施噸田寶效果總體好于噴施磷酸二氫鉀,這與錢海艷等[20 ]的研究結果一致。冬小麥冬前3~4葉期、起身期和灌漿初期同時用噸田寶750 kg/hm2兌水225 kg噴施后產量最高,為5 573.33 kg/hm2,較噴清水對照增產10.00%。該方法可在清水縣同類型小麥種植區特別是旱地種植區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 彬,陳 柳,高艷瓊,等. 三大糧食作物基礎研究:中國開始引領世界[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9,24(3):219-238.
[2] 吳亞鵬,賀 利,王洋洋,等. 冬小麥生物量及氮積累量的植被指數動態模型研究[J]. 作物學報,2019,45(8):1238-1249.
[3] 張志恒,楊長剛. 甘肅省小麥單產水平提高的潛力分析[J]. 農業科技通訊,2020(10):226-229.
[4] 冉 穎. 甘肅省小麥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20(19):78-79;82.
[5] 李 萍,尚云秋,林 祥,等. 拔節期階段性干旱對小麥莖蘗成穗與結實的影響[J]. 中國農業科學,2020,53(20):4137-4151.
[6] 劉鵬濤,馮佰利,高金鋒,等. 干旱條件下冬小麥籽粒灌漿期冠層葉片衰老特性研究[J].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8(6):129-132.
[7] 王玉嬌,曹 祺,常旭虹,等. 不同土壤條件下化學調控對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 作物雜志,2021(2):96-100.
[8] 王 丹,張保軍,張正茂,等. 化學調控劑對冬小麥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 麥類作物學報,2012,32(1):119-122.
[9] 馮金鳳,趙廣才,張保軍,等. 化學調控對冬小麥產量、品質及旗葉部分生理指標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13,28(S1):142-146.
[10] 張 勉,高志強,孫 敏,等. 不同時期噴施噸田寶對旱地小麥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 山西農業科學,2017,45(3):415-419.
[11] 馬瑞琦,亓 振,常旭虹,等. 化控劑對冬小麥植株性狀及產量品質的調節效應[J]. 作物雜志,2018(1):133-140.
[12] 康 靚,張 娜,張永強,等. 矮壯素滴施量對滴灌冬小麥莖稈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的影響[J]. 新疆農業科學,2022,59(1):63-69.
[13] 陸 梅,孫 敏,任愛霞,等. 噴施葉面肥對旱地小麥生長的影響及與產量的關系[J]. 作物雜志,2018(4):121-125.
[14] 張朋偉,田國英,田東良,等. 噸田寶對冬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 湖北農業科學,2019,58(3):55-56;64.
[15] 賀華杰,孫碩亮,張東亮. 葉面噴施不同化控劑對小麥品種泛育麥17株高和產量構成要素的影響[J]. 農業科技通訊,2023(3):135-139.
[16] 張錦朝,高志強,孫 敏. 噸田寶對旱地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15,31(18):34-40.
[17] 崔天宇,王振國,李 巖,等. 11個小麥品種產量與主要產量性狀關系的分析[J]. 種子科技,2024,42(6):1-5.
[18] 劉 眾,鄭 琪,李 杰,等. 隴東旱塬小麥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J]. 寒旱農業科學,2023,2(7):615-620.
[19] 燕 鵬,陳三樂,孫軍倉,等. 小麥高代新品系農藝性狀相關性及聚類分析[J]. 寒旱農業科學,2022,1(10):40-44.
[20] 錢海艷,馬行軍,王全領,等. 不同時期噴施葉面肥對小麥綜合性狀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2017(2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