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孕早期(孕周≤14周)維生素D水平、骨轉換標志物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于我院進行常規產檢的124例孕早期孕婦為研究對象,其中65例健康孕早期孕婦為對照組,59例孕早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或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孕婦為病例組。分析孕婦孕期營養情況,比較兩組維生素D缺乏狀況,比較病例組各組維生素D水平及不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組間維生素營養狀況,比較兩組維生素D水平及骨轉換標志物情況,并分析25(OH)D與骨轉換標志物、甲狀腺各指標之間的關系。結果 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普遍存在;TPOAb陽性組維生素D缺乏率明顯高于TPOAb陰性組(P<0.05);病例組及對照組間骨鈣素及β-CTX有顯著差異性(P<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維生素D與FT3成負相關(P<0.05),骨鈣素與TRAb成正相關(P<0.05)、β-CTX與FT4、TPOAb正相關(P<0.05);多因素分析顯示,TPOAb陽性是維生素D缺乏的危險因素(P<0.05),β-CTX升高與維生素D缺乏有顯著關系,呈正相關(P<0.05);骨鈣素的變化與TPOAb陰陽性有顯著關系,呈正相關(P<0.05)。結論 孕早期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呈普遍性;TPOAb陽性與維生素D缺乏、骨鈣素密切相關,可能是孕早期維生素D缺乏、骨鈣素變化的影響因素;維生素D缺乏與β-CTX升高正相關,可能為β-CTX升高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孕早期;維生素D;骨轉換標志物
孕婦是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高危人群[1],低維生素D血癥可能與孕婦的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有一定關聯,還可能影響孕婦骨代謝[2],增加孕婦早產、流產風險[3]。當前,維生素D水平、骨轉換標志物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之間的關系尚不明確。本研究旨在探討孕早期維生素D水平、骨轉換指標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相關性。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于我院進行常規產檢的124例孕早期孕婦為研究對象,其中65例健康孕早期孕婦為對照組,59例孕早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或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孕婦為病例組。對照組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30.26±4.70)歲;孕周4~9周,平均孕周(6.94±2.00)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52±1.29)次;產次1~2次,平均產次(1.32±0.77)次。病例組年齡25~35歲,平均年齡(31.08±5.05)歲;孕周4~10周,平均孕周(7.81±2.44)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0±1.29)次;產次1~2次,平均產次(1.27±0.61);疾病類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9例,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個舊市人民醫院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個舊地區生活5年以上;孕周≤12周;年齡20~45歲;符合妊娠期甲減診斷標準或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陽性;近3個月內未服對甲功有影響的藥物;近3個月內未服維生素D補充劑。排除標準: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風濕性疾病等;既往有甲狀腺腫瘤或行甲狀腺切除術后;妊娠期間有較大外傷、近期嚴重感染等;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腎疾病等。
1.2 方法
(1)標本采集與檢測:抽取孕婦空腹8 h以上靜脈血5 mL,以4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待檢。采用索靈化學發光分析儀(LIAISON XL)檢測甲狀腺功能、TPOAb、TGAb、25-羥維生素D[25(OH)D];運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采用羅氏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器(cobas e601)檢測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及骨轉換標志物血清I型膠原交聯C末端肽(β-CTX)、骨鈣素(OC)。
1.3 觀察指標
(1)分析孕婦孕期營養情況。(2)比較病例組不同疾病類型的維生素D水平。(3)比較兩組維生素D營養缺乏狀況:25(OH)D充足為30~100 ng/mL;不足為20~29 ng/mL;缺乏為10~19 ng/mL;嚴重缺乏為<10 ng/mL。總缺乏=不足+缺乏+嚴重缺乏。(4)比較病例組不同TPOAb、TGAb、TRAb組間維生素水平:分為TPOAb陰性組和TPOAb陽性組,TGAb陰性組和TGAb陽性組,TRAb陰性組和TRAb陽性組。(5)比較兩組維生素D及骨轉換標志物情況。(6)比較兩組FT3、FT4水平。(7)分析病例組中維生素D、骨轉換標志物與甲功Pearson相關性。(8)分析影響維生素D水平及TPOAb的相關多因素。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進行相關性分析,Logistics回歸進行危險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孕期營養情況分析
孕早期維生素D充足僅占3.39%;營養水平未達標占96.6%,其中不足占22.03%,缺乏占61.02%,嚴重缺乏占13.56%。
2.2 病例組不同疾病類型的維生素D營養狀況比較
59例病例組中甲狀腺功能減退癥39例,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0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孕婦中維生素D充足2例,維生素D不足12例,維生素D缺乏20例,維生素D嚴重缺乏5例;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孕婦中維生素D充足0例,維生素D不足6例,維生素D缺乏9例,維生素D嚴重缺乏5例。不同疾病類型孕婦維生素D營養狀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率達到96.61%(57/59),存在普遍性。
2.3 兩組維生素D營養缺乏狀況比較
兩組維生素D營養缺乏狀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4 病例組不同TGAb、TPOAb、TRAb組間25(OH)D水平比較
TPOAb陽性組25(OH)D缺乏率顯著高于TPOAb陰性組(P<0.05);TGAb陽性組與TGAb陰性組25(OH)D缺乏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TRAb陽性組與TRAb陰性組25(OH)D缺乏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兩組維生素D及骨轉換標志物情況比較
病例組59例中維生素D為(16.36±7.45) ng/mL、OC為(9.39±4.51) ng/mL、β-CTX為(0.25±0.16) ng/mL;對照組65例中維生素D為(16.36±7.15) ng/mL、OC為(8.70±3.27) ng/mL、β-CTX為(0.21±0.07) ng/mL,兩組OC及β-CTX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6 兩組FT3、FT4比較
病例組FT3為(2.56±0.34) pmol/L、FT4為(8.34±1.65) p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的FT3(4.98±0.73) pmol/L、FT4(15.82±2.17) pmol/L(P<0.05)。
2.7 病例組中維生素D、骨轉換標志物與甲功Pearson相關性分析
維生素D與FT3呈負相關(r =-0.214,P= 0.017),與孕次、產次呈正相關(r =0.218,P= 0.015;r=0.199,P=0.027);OC與TRAb呈正相關(r =0.213,P=0.017);β-CTX與FT4、TPOAb呈正相關(r=0.191,P=0.034;r=0.269,P=0.003)。
2.8 影響維生素D營養狀況及TPOAb的多因素分析
TPOAb陽性與維生素D缺乏有顯著關系,二者成正相關(β=1.395,P=0.004),β-CTX升高與維生素D缺乏有顯著關系,二者呈正相關(β=2.947,P=0.000);OC的變化與TPOAb陰陽性有顯著關系,二者呈正相關(β=1.107,P=0.034)。
3討論
25(OH)D是反映人體生理性維生素D活性的最佳指標。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可能是TPOAb陽性孕婦并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危險因素[5]。本研究中,124例孕早期婦女維生素D充足僅4例(3.23%),未達標達120例(96.77%),表明維生素D不足在孕早期孕婦中具有普遍性,這可能是由于孕婦體內維生素D營養水平與地域及季節等密切相關。個舊地處云貴高原的南端,年平均氣溫16.4 ℃,日照時間較少。因此,與個舊相同緯度、日照的地域,應加強關注孕婦維生素D營養狀況。
本研究還發現,維生素D與孕次、產次成正相關,初產婦較經產婦可能更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妊娠期維生素D缺乏還可能影響母體骨代謝狀態,導致骨軟化癥,增加骨痛、骨折及難產風險。骨代謝標志物中,β-CTX是骨吸收的標志物,OC與礦化及骨轉換有關,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本研究中,TPOAb陽性與維生素D缺乏、OC密切相關,維生素D缺乏與β-CTX升高成正相關,提示對于TPOAb陽性孕產婦,25(OH)D濃度的維持對于其骨代謝的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在孕早期孕婦中尤其是日照不足地區普遍存在,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尤其是TPOAb陽性者,存在潛在骨代謝異常,臨床應重視孕期尤其是初產婦孕早期的維生素D及骨轉換標志物檢測,指導孕婦及時補充維生素D。
參考文獻
[1]歐亞萍,向菲,梁英梅,等.妊娠婦女血清25-羥維生素D與骨轉換指標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5,31(9):784-786.
[2]呂俊遠,黎卓璐,李穎,等.三都水族自治縣9154例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檢測結果分析[J].遵義醫科大學學報,2024,47(2):169-173.
[3]王麗萍,黃金.孕期維生素D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相關性研究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20):3446-3448.
[4]李春雨,牟童,白明暄,等.《妊娠和產后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第2版)》解讀[J].實用婦產科雜志,2020,36(10):741-744.
[5]高謙.妊娠期補充維生素D后孕婦血清25-羥維生素D水平的決定因素[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7,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