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干燥癥不僅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更是現代社會生活方式下的一種“時代病”,它悄無聲息地侵蝕著我們的視覺舒適度,甚至影響到心理健康與社交活動。面對這一現象,我們需要積極行動起來,了解眼干燥癥,學會防治與日常護理,從而守護寶貴的視覺健康,享受“睛彩人生”。
眼干燥癥認知篇
眼干燥癥是一種常見的眼表疾病,表現為淚液分泌不足或成分異常,導致眼表淚膜穩定性下降,引發眼部不適,嚴重時可損傷眼表組織結構,發病涉及多種復雜因素。
生理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生理機能也會逐漸減退,其中就包括淚腺分泌功能下降。而淚液分泌量減少,易誘發眼干燥癥。女性由于激素水平波動(如絕經期、孕期、哺乳期),可能影響到淚液分泌,相對男性更易患眼干燥癥。此外,長時間閱讀、使用電子設備、駕駛等,也會影響淚液均勻分布和正常蒸發,增加發病風險。
環境因素
居住在低濕度或風沙較大的地區,或長時間處于空調、暖氣房間內,空氣過于干燥均會加速淚液蒸發,導致眼表濕潤度下降。空氣中的污染物、煙霧、塵埃等刺激眼表,可影響淚膜穩定,加重眼干燥癥狀。
眼部疾病
瞼板腺分泌的脂質是構成淚膜的重要成分,其分泌功能一旦出現障礙,會導致脂質分泌減少或質量不佳,影響淚膜穩定,引發干眼癥狀。此外,眼部手術后遺癥,如白內障手術、激光近視矯正手術等,可能損傷眼表結構或改變淚液分泌,從而增加干眼發生率。
全身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等,可累及淚腺,導致淚液分泌減少。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會影響全身代謝,間接影響淚液分泌與質量。
藥物因素
抗組胺藥、抗抑郁藥、鎮靜催眠藥等藥物可能導致口干、眼干等副作用,從而影響淚液分泌。長期使用抗高血壓藥、利尿藥,可能引起全身脫水,間接影響淚液分泌。此外,長期使用含防腐劑的眼藥水,可能破壞眼表微環境,誘發干眼。
眼干燥癥防治篇
眼干燥癥患者常表現為一系列眼部不適癥狀,如持續性的眼干澀感,伴有眼癢、異物感,對光線敏感(畏光),長時間用眼后易視疲勞,且視力可能出現波動,時清時糊,給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上述癥狀在清晨、空調房、閱讀、使用電子設備或駕駛等特定情境下往往會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效率、學習能力及生活質量。
醫生診斷眼干燥癥時,首先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包括癥狀出現的時間、持續情況、加重因素、伴隨疾病、用藥情況以及生活習慣等,以初步評估干眼的可能性及可能的病因。隨后進行眼部檢查,通過觀察眼表、瞼緣、淚腺開口及淚膜狀態,評估眼表損害程度及淚液分泌情況。醫生還可能會采用淚液分泌試驗來量化淚液的分泌量、分布及穩定性,為診斷提供客觀依據。
藥物治療
眼干燥癥的藥物治療旨在緩解癥狀、修復眼表損傷、調整淚液分泌與質量,也是基礎治療手段。常見的有人工淚液、潤滑膏、凝膠等濕潤眼表的藥物,通過補充淚液成分,直接滋潤眼表,緩解眼干、眼癢、異物感等癥狀。可根據患者需求選擇無防腐劑、長效保濕或具有抗炎成分的產品。
物理療法
(1)熱敷與按摩。通過使用熱毛巾、專用眼罩或熱敷儀器對眼瞼進行溫和加熱,使瞼板腺內的油脂軟化,便于排出;隨后進行瞼板腺按摩,用輕柔的手法沿瞼緣施加壓力,從瞼板腺開口處向眼尾方向推動,幫助疏通堵塞的腺體,恢復其正常分泌功能。熱敷與按摩可有效改善脂質異常型干眼,增強淚膜的脂質層,減少淚液蒸發,緩解眼干、異物感等癥狀。
(2)淚點栓塞術。這是一種微創手術療法,適用于淚液過度流失導致的眼干燥癥。使用特制的栓子(可吸收或永久性)部分或完全阻塞淚小管開口(淚點),減少淚液從眼表流向鼻腔的速率,增加淚液在眼表的停留時間,從而提高眼表濕潤度。此法尤其適用于水液缺乏型干眼及混合型干眼中淚液蒸發過快的情況。患者術后需定期復查,栓子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被吸收或移位,必要時需重復栓塞。
眼干燥癥日常護理篇
眼干燥癥的日常護理是維持病情穩定、防止癥狀反復的關鍵環節,包括定期復查與隨訪、正確使用眼藥水、針對隱形眼鏡使用者的特殊護理以及心理調適。
定期復查與隨訪
患者應遵循醫囑定期前往眼科門診復查,評估病情進展、治療效果以及可能的并發癥,醫生會據此調整治療方案。隨訪期間,患者需如實反饋癥狀變化及用藥感受,以便醫生及時調整藥物種類、劑量或更換治療方式。
日常眼藥水使用
遵醫囑正確滴用人工淚液或其他治療性眼藥水。注意用藥頻率、順序及方法,避免污染藥液,確保藥物充分覆蓋眼表。使用眼藥水前后應洗凈雙手,避免擠壓瓶身造成藥液噴濺;滴藥時,頭部稍后仰,輕輕拉下下眼瞼,將藥液滴入結膜囊內,避免直接接觸眼球。使用過程中如有不適或癥狀未見改善,應及時告知醫生。
長期戴隱形眼鏡者的特別護理
嚴格遵守隱形眼鏡的佩戴、清潔、消毒和更換周期,避免長時間連續佩戴,尤其不宜過夜。使用專用護理液徹底清洗、浸泡鏡片,避免使用自來水、唾液等非指定液體。若出現眼部不適,應立即停戴并就診。可考慮使用硅水凝膠等高透氧材質或日拋型隱形眼鏡,以減少對眼表的刺激和淚液消耗。
心理調適
患者受眼干燥癥的影響,可能產生不良情緒,需進行適當的心理調適。患者應了解眼干燥癥的性質,樹立積極的治療態度,避免因癥狀反復而產生焦慮或沮喪;學習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松弛等,有助于緩解眼部緊張和疲勞;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適當進行眼部按摩和遠眺,有利于減輕視疲勞。此外,要與家人、朋友或支持團體分享感受,尋求理解與支持,也有助于改善心理狀態。
結束語
總之,眼干燥癥并非不可戰勝,是可以通過科學認知、規范診療與精心護理得到有效管理和改善的眼部問題。每個人都是自己眼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應當珍視并關愛自己的雙眼,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定期進行眼部檢查,出現眼干燥癥狀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與日常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