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WHO數據顯示,全世界已有4.22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與此同時,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由于長時間久坐、缺乏運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進入這個群體中。然而,醫學界對糖尿病仍無根治手段,患者必須長期與該病共存。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引發的并發癥。許多糖尿病患者由于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最終可能會面臨糖尿病眼底病變、卒中、神經病變、心臟疾病以及糖尿病腎病等多重威脅。作為糖尿病患者,應采取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發癥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調養
食物多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糖尿病患者應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確保各種營養素的均衡攝入。主食要定量,且應選擇全谷物、各種豆類及蔬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作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水果的攝入則需適量。深色蔬菜富含營養素,應占每日蔬菜攝入量的一半以上。同時,每日應保證攝入足夠的奶類、大豆、魚類、禽類以及適量的蛋類和瘦肉,這些都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應減少肥肉的攝入,盡量避免煙熏、烘烤和腌制的肉類,嚴格控制油、鹽、糖的使用量。這樣,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也能確保每日能量和營養素的充足攝入,維護身體健康。此外,調整進餐順序,如先吃蔬菜再吃主食,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能量適宜,科學控制體重
膳食能量是體重管理和血糖控制的核心。糖尿病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調整營養素的攝入比例,推薦蛋白質占15%~20%、碳水化合物占45%~60%、脂肪占20%~35%。要特別注重保持體重在理想范圍內,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疾病風險。對于肥胖患者,減重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控制血糖水平。消瘦或營養不良的患者應在營養師的指導下將體重增加到理想狀態。此外,老年患者在保持健康體重的同時,應注意預防肌肉衰減。
清淡飲食,降低并發癥風險
糖尿病患者應堅持清淡飲食原則,嚴格控制油、鹽、糖的攝入量,以降低血壓和血脂水平,減少心血管疾病等并發癥的風險。此外,還要避免飲酒可能帶來的低血糖風險。
規律進餐,維持血糖平穩
糖尿病患者應保持規律的進餐時間和定量習慣,以維持血糖平穩,避免暴飲暴食以及隨意進食零食和飲料等不良習慣,并根據個人情況合理安排加餐時間,以保持身體健康的狀態。
食養有道,合理應用食藥兩用的食物
中醫學將食物分為不同的性味,認為它們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機理。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結合中醫理論選擇食藥兩用的食物輔助治療疾病。同時,也要注意食物之間的禁忌,避免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下面推薦一些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食藥兩用食譜。
(1)山藥粥:將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小塊;粳米淘洗干凈。將山藥和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至粥稠即可。此粥具有健脾益胃、降糖降脂的功效,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2)黑芝麻糊:將黑芝麻炒熟,研成細末;糯米粉炒熟至微黃。將黑芝麻末、糯米粉和適量水混合攪拌均勻,加入少許核桃肉,煮熟即可。具有滋補肝腎、潤腸通便的功效,對糖尿病患者的便秘癥狀有一定緩解作用。
(3)綠豆湯:將綠豆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轉小火煮至綠豆開花。此湯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適合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飲用。
需要注意,食療只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并不能替代正規的醫療措施。糖尿病患者在調整飲食時,應咨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以確保飲食方案的安全和有效性。
加強自我生活管理
積極運動,改善體質和胰島素敏感性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運動是一把雙刃劍。適量的運動能夠幫助消耗多余的熱量,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然而,過量的運動又可能導致低血糖等不良反應。因此,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
一般來說,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都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能夠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力量訓練如舉重、俯臥撐等也是不錯的選擇,能夠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進一步幫助控制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后一定要做好血糖監測,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同時,運動時應隨身攜帶一些糖果或餅干,以備不時之需。
定期營養咨詢,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接受營養咨詢,以了解自身的營養需求和飲食禁忌。營養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在接受營養咨詢的過程中,患者應積極與營養師溝通,了解自己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攝入情況。同時,還可以學習到一些實用的烹飪技巧和食材選擇方法,使飲食更加豐富多樣,且符合健康要求。
規律服藥,避免血糖波動
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服用藥物,不可隨意更改藥物劑量或停藥。因為不規律用藥會導致血糖波動甚至反彈,給身體帶來更大的損害?;颊哌€要了解所服藥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項,并定期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做好血糖的自我監測
血糖自我監測是糖尿病日常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定期監測,患者能及時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飲食、運動或藥物治療方案。因此,患者應熟練掌握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并養成定時監測和記錄血糖的好習慣。每次測量后,不僅要記錄具體的數值,還要關注血糖的變化趨勢。若發現血糖持續偏高或偏低,都應及時就醫,以便醫生根據血糖監測記錄調整治療方案。
正確認識糖尿病,調整心理狀態
許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可能會產生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不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還可能加重病情發展。因此,患者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挑戰,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自我管理,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颊哌€可以加入糖尿病相關的社交群體或組織,參與集體活動,以增加社交支持和互動交流,從而減輕心理壓力,提高生活質量。
結束語
糖尿病雖然是一種慢性疾病,但并非不可防控。通過合理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習慣,能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