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壓縮性骨折多見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大多存在骨質疏松癥。椎體擴張成形術是針對脊柱壓縮性骨折的微創手術,俗稱打“骨水泥”,即將“骨水泥”打到被壓扁的椎體里,使椎體強化、固定,其特點是手術用時短、創傷小,患者很快就能下床走動。但是,做完椎體擴張成形術后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出院后還需要額外注意以下事項。
繼續藥物治療
脊柱壓縮性骨折的老年人絕大多數患有嚴重的骨質疏松癥,打“骨水泥”只是解決這一次骨折帶來的病痛,如果不從根本上治療骨質疏松癥,可能會再次發生骨折。所以,進行骨質疏松癥的規范治療非常重要,需要患者在手術后到骨質疏松專科門診就診。
飲食營養得當
每天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很多人認為,健康的骨骼有足夠的硬度就可以了。其實,只有硬度是不夠的。就好比大家熟悉的玻璃和彈簧,玻璃的特點是摸上去感覺是硬的,但用力一擊就碎;彈簧的特點是有韌性,不容易斷裂,但不能直立起來。只有硬度的骨骼就像玻璃一樣脆,這也是骨質疏松癥患者骨骼的特點,患者在摔倒、搬重物等情況下易發生骨折,專業術語叫做脆性骨折。如果只強調韌性的話,骨骼就又像彈簧一樣沒法直立起來。所以,骨骼要兼具玻璃和彈簧的特性,既有硬度又有韌性,才能避免發生脆性骨折。構成骨骼的物質中大概有35%蛋白質,是負責維持骨骼韌性的重要有機物,所以骨質疏松癥患者在每日飲食中一定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
除此之外,人的年齡越大,骨骼肌的肌肉量越少、肌肉力量越小,導致很多老年人感覺走路沒勁兒,還會因身體協調性差、穩定性差而易摔倒。老年人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有利于提高肌肉的數量、質量和功能,從而加強身體的穩定性、協調性,間接地保護了骨骼。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建議,65歲以上的男性每天攝入蛋白質72 g,65歲以上女性每天攝入蛋白質62 g,其中至少要有一半是優質蛋白質。建議在主食粗細搭配、副食葷素搭配的基礎上,每天吃夠一個完整雞蛋、300~500 g牛奶或酸奶、手掌大小的一塊肉、網球大小的一塊豆腐或50 g豆腐干,每周至少吃2次魚肉或蝦,這樣基本就能夠獲得身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在日常飲食中做不到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要在臨床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合理補充蛋白質補充劑。
選對食物補足鈣
鈣是骨骼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也是讓骨骼呈現堅硬狀態必不可少的物質。有調查發現,1991年~2018年期間,我國成年人平均鈣攝入量為345~412 mg/d。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中,對于成年人的鈣的推薦攝入量是800 mg/d。由此看來,我國大多數人的膳食鈣攝入量是遠遠不夠的。
需提醒,在選擇補鈣食物時,不僅僅要看該食物的鈣含量,更要看其中的鈣是否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還要考慮食用該食物的便捷性。比如蝦皮鈣含量很高,卻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且蝦皮鈉含量高,吃太多反而會帶來高血壓的發病風險;熬制的骨頭湯中鈣含量非常有限,因為骨骼中的鈣不易溶解到湯中,且骨髓中的脂肪含量較高,導致喝骨頭湯不僅補不了多少鈣,反而會攝入不少脂肪。那究竟應選擇什么食物來補鈣呢?
(1)牛奶或酸奶:牛奶或酸奶鈣含量豐富、吸收率高,而且食用便捷。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天攝入300~500 g的鮮牛奶或酸奶。有人習慣沖奶粉,每天攝入30~36 g基本能滿足人體對鈣的攝入量。
(2)大豆制品:包括豆腐、豆腐干、豆腐絲、千張等。建議每天吃大概網球大小的一塊豆腐或者50 g豆腐干。有人認為喝豆漿也能補鈣,但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第六版內容,每100 g豆漿的鈣含量是5 mg,遠遠低于100 g牛奶含107 mg鈣,所以不適合作為補鈣的良好食物來源。
(3)草酸含量低的綠葉菜:包括芥藍、菜心、小白菜、小油菜、羽衣甘藍、香菜、蘿卜纓等。草酸會和食物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而草酸鈣又會過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影響鈣的吸收。所以,在吃含草酸高的食物(菠菜時)時,應先焯下水去除草酸。
(4)芝麻醬、堅果等:這類食物鈣和脂肪的含量都高,所以要控制量。建議每天不超過1勺芝麻醬,每天吃1把去殼的堅果即可。
不能忽視鈣的黃金搭檔:維生素D
維生素D屬于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主要作用是促進小腸吸收鈣。此外,鈣在體內的分配需要維生素D去調節,否則可能會因鈣代謝紊亂而出現骨質疏松癥。有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以預防有骨折風險和殘疾相關人群的肌肉減少癥和摔倒,特別是老年人。
在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的來源非常有限,只有在全脂奶、蛋黃、多脂海魚、動物肝臟、動物腎臟、魚肝油等食物中含量較高。然而,其中大多數食物大家平時食用的比例不高,導致人體很難通過飲食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其實,獲得維生素D還有另外一條途徑,曬太陽。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到裸露的皮膚上,經過皮下一種膽固醇的轉化能合成維生素D。但通過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需要條件,要有一定的皮膚直接照射面積和照射時間。比如在夏季晴朗天氣條件下,可穿著短袖每天在戶外活動15~20 min,這樣合成的維生素D量才能滿足人體需求。需提醒,室內隔著玻璃曬太陽、陰天、空氣質量差、身著長袖、涂抹防曬霜、打遮陽傘等情況都會影響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
如果通過食補和曬太陽不能滿足身體所需的維生素D,可在醫生或者營養師的指導下合理補充維生素D補充劑。
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刺激骨生成而增加骨量,還能改善身體的協調性、增加肌肉的質量和數量。當身體的協調性和肌肉力量增強了,摔倒的概率就會下降,這是避免骨折的有效措施。適合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運動包括快走、慢跑、打太極拳等,如果身體狀況允許,還可以適當增加肌肉力量訓練(舉啞鈴、靠墻蹲、坐立抬腿等)。需要注意的是,骨質疏松癥患者運動應循序漸進,最好在運動前接受醫生的評估,制定適合自身的運動方案。
結束語
椎體擴張成形術雖然能夠快速解決脊柱壓縮性骨折帶來的病痛,但術后仍需要患者在抗骨質疏松治療的基礎上,堅持均衡飲食、合理運動、適當日照。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有效避免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