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第3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第八題認為,平行于光軸的入射光發生全反射時對應的半徑,即為菲涅爾透鏡半徑的上限。本文從理論和實證表明,全反射現象只發生于一個特定的半徑處,大于該半徑處全反射現象不再存在,不能將此半徑作為菲涅爾透鏡半徑的上限。
關鍵詞:菲涅爾透鏡;全反射;物理競賽
1 菲涅爾透鏡
菲涅爾透鏡又稱同心圓階梯透鏡,是由法國物理學家奧古斯汀·讓·菲涅爾(Augustin-Jean Fresnel)發明的。它由很多個同軸環帶套在一起構成,其迎光面是平面,折射面除中心是一個球冠外,其他環帶分別屬于不同球面的球臺側面,其縱剖面示意圖如圖1所示。這樣的結構可以避免普通大口徑球面透鏡既厚又重的缺點。菲涅爾透鏡因其口徑大、質量輕、厚度薄、結構緊湊、可利用復制技術精確地大批生產等優點,在顯示成像、太陽能電站、航空航海燈塔、紅外成像等領域都有應用,具有重要的商業和軍事應用價值。
2 菲涅爾透鏡的設計
菲涅爾透鏡的設計主要是確定每個環帶的齒形(即它所屬球面的球半徑和球心位置),各環帶都是一個獨立的(部分)球面透鏡,它們的焦距不同,但必須保證具有共同的焦點(即圖1中F點)。
設透鏡材料的折射率為n,從透鏡中心O(球冠的頂點)到焦點F的距離(焦距)為f(平行于光軸的光都能經環帶折射后會聚到F點),相鄰環帶的間距為d(d很小,可忽略同一環帶內的球面像差;d又不是非常小,可忽略衍射效應)。
考慮單個球面的折射。設某一與光軸距離為h的光線平行于光軸Z從折射率為n的介質中射向半徑為R、球心位于C點的球面(如圖2所示),入射點為球面上的A點,CA為球面半徑,入射角為α,球面外是空氣,折射角為β,折射光線與Z軸交點為F。經A點作Z軸的垂線,垂足為O。由折射定律有
sin β=nsin α,①
在△ACF中,由正弦定理有
CFsin β=AFsin α,②
由勾股定理有
AF=AO2+OF2,R=AO2+CO2,③
又CO=CF-OF,AO=h,OF=f,④
由以上各式可得
CF=nh2+f2,⑤
R=(n2+1)(h2+f2)-2nfh2+f2,⑥
在制作給定焦點和焦距的菲涅爾透鏡時,應按⑤⑥兩式來確定各環帶球面的球心在光軸上的位置和球半徑。對第k(k=0,1,2,…)個環帶球面,其球心與焦點的距離和球半徑分別為
CkF=nk2d2+f2,⑦
Rk=(n2+1)(k2d2+f2)-2nfk2d2+f2。⑧
3 菲涅爾透鏡的全反射臨界半徑
當f確定而h取某一值hm時,圖中∠CAF為直角,這意味著光線的入射角達到全反射的臨界角αC。在此情況下有
sin αC=1n=fh2m+f2,⑨
得
hm=n2-1f,⑩
即在此處,與光軸平行的入射光發生全反射而不能聚焦。
4 菲涅爾透鏡半徑的上限
4.1 競賽真題對半徑上限的確定
第3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第八題第(2)問為“求該透鏡的有效半徑的最大值和有效環帶的條數?!保?]參考解答正是按前文思路計算出全反射的臨界位置,即⑩式,然后將此作為透鏡的半徑上限并由此求出有效環帶的條數。那么,若半徑超出⑩式所對應的區域,入射光會由于全反射而不能會聚嗎?
4.2 發生全反射的區域
要使平行于光軸入射的光線發生全反射,應滿足的條件為
sin α=hR≥1n,B11
由⑥B11兩式可得
nf-h2+f22≤0。B12
可見,只有當nf=h2+f2,即hm=fn2-1時會發生全反射,當h大于此值后,入射角仍小于臨界角,全反射現象將不再發生,即平行于光軸的入射光依然能會聚于焦點處。
也可以不對B11式做復雜的變形運算,令x=hf,構造函數
F(x)=sin α-1n=x(n2+1)(x2+1)-2nx2+1-1n。
該函數值小于0,表示不會發生全反射;函數值大于等于0,表示會發生全反射。如圖3所示為該函數的圖像(取n=1.5),該函數只有一處取值為0,可見,除了一處發生全反射外,其余各處均不會發生全反射。那么,是不是在臨界位置附近,雖然理論上沒有全反射,但出射光強太弱以致于菲涅爾透鏡的半徑都不能超過此位置呢?
4.3 實物證據
筆者聯系了生產某品牌菲涅爾透鏡的廠家,他們提供的商品目錄和參數顯示,菲涅爾透鏡的半徑上限并不受全反射現象影響(如表1所示)。
筆者購買了其中的第1款,該款透鏡的半徑超出全反射臨界半徑最多。用如圖4所示裝置對該透鏡進行檢測,實驗部分結果如圖5和圖6所示(為了方便印刷,將照片亮度做了適當調整)。由此可見,半徑超出全反射臨界半徑(99.4mm)的部分對平行于光軸的光線的會聚作用正常。
綜合上述理論計算和實物證據,菲涅爾透鏡因全反射現象而存在半徑上限的結論是不可靠的,第3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第八題第(2)問及參考解答值得商榷。實際的菲涅爾透鏡由于加工精度等因素的確存在半徑上限,很難將半徑做到1 000mm及以上,但這與前文所述的全反射現象無關。[2,3]
參考文獻
[1]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專輯2018[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46-60.
[2] 關佳亮,馬新強,曹成國,等.大直徑菲涅爾透鏡模具加工機理[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5,41(2):161-166.
[3] 楊茂華,田兆碩,尹田田,等.高效大尺寸短焦距菲涅爾透鏡設計[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5,47(1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