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內體育直播網站和短視頻社交平臺提供英語原聲NBA短視頻點播或直播,觀看英語原聲NBA短視頻是籃球球迷情感表達、社會交往和自我身份建構的重要路徑。本文基于象征性互動理論分析英語原聲NBA短視頻國內傳播現狀,闡釋英語原聲NBA短視頻國內傳播所蘊含的積極文化取向和象征性文化隱喻意義,旨在為構建積極健康的NBA短視頻文化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英語原聲;NBA;短視頻;象征性互動理論
【基金項目】2022年度安徽省重點科學研究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與傳播——以亳州中醫藥文化為例”(2022AH052394);2022年亳州學院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視域下高校英語語言類課程美育滲透研究”(2022XJXM046);2022年亳州學院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橫向大學外語教學科研項目“大學生外語學習動機結構調查研究”;2019年亳州學院校級科研項目“網絡短視頻發展現狀、傳播機制與監管路徑研究”(編號:BYR2019C08)。
美國NBA籃球自1986年首次在中國傳播到現在已有近四十年的歷史,其影響已超出了體育范疇,正逐漸嵌入到文化、經濟、社會等領域,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文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中美兩國人文交流往加深和全球信息化、互聯網技術發展,NBA英語原聲短視頻在國內傳播呈現大眾化和日常化趨勢,國內各體育直播網站和短視頻平臺提供英語原聲NBA賽事視頻直播和短視頻點播,不僅內容海量豐富,而且原汁原味。觀看這些基于NBA賽事制作的短視頻,是我國籃球愛好者情感寄托、社交互動以及獲取健康籃球文化的途徑之一,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互聯網NBA籃球短視頻現象。本文基于象征性互動和符號隱喻論,探討英語原聲NBA短視頻中的象征性文化傳播和符號隱喻。
一、英語原聲NBA短視頻媒介新生態
5G時代,數字技術革新與籃球運動普及推動了NBA短視頻傳播與發展,NBA短視頻用超高清、移動化、多視角、場景化等方法制作賽事場景,讓短視頻受眾如同融入現實場景之中。基于此,NBA短視頻已發展成為一種制作技術專業化、傳播內容原汁原味化和傳播時間常態化的表現形態。從媒介技術發展及演化進程來看,不同的媒介技術構建了不同的媒介生態。NBA短視頻受眾觀看原聲NBA短視頻構建新了的媒介生態,也成為一種媒介奇觀,促進了籃球理念更新與先進籃球文化的形成。
當今,短視頻已深度嵌入人類的生產生活,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社會互動的主要方式之一。國內著名體育網站、短視頻平臺以及社交App等通過移動端和PC端提供NBA賽事英語原聲短視頻點播或直播,成為受眾的一種娛樂方式、消費行為和社交互動方式,并且通過不為人察覺的方式,即媒介的符號隱喻和象征性文化傳播,影響受眾了解和看待客觀世界的視角。
二、英語原聲NBA短視頻的象征性傳播
用象征符傳播象征意義的能力是人類特有的,象征性互動理論就是考察以象征符為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1]。大量象征性符號存在于英語原聲NBA短視頻中,這些符號不僅傳播著籃球理念,也傳播著某種文化價值觀。
籃球運動是全球性運動,而各個國家的籃球文化卻有差異。NBA作為全球影響力大的籃球賽事,是在美國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它通俗、易懂并被球迷推崇。然而,短視頻中的場景符號具有雙重意義,看短視頻的受眾不僅接收符號的表面意義,對這些符號的類比和聯想,還會產生象征性意義,由此NBA短視頻被符號化。
觀看英語原聲NBA短視頻是一個符號解讀過程,在此過程中伴有籃球受眾的思考和情感活動。數字技術讓英語原聲NBA短視頻有很強的現場感,讓受眾沉浸在符號盛宴中。英語原聲NBA短視頻大都用高清攝像頭從不同視角拍攝場景,大量運用特寫鏡頭聚焦賽場內外,給短視頻受眾帶來強烈的視聽沖擊和情感體驗。
英語原聲NBA短視頻中有一套獨特而又相對穩定的符號體系,不僅包含人們熟悉的語言符號,還包含大量的非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包括伴聲符號、體態符號以及具有物化、活動化、程式化和儀式化特點的符號。這些符號承載著象征性文化,美國文化人類學家C.吉爾茲曾認為,“文化是人類為了表達關于生活的態度和認知,使之得到傳承和發展而使用的、以象征性符號為形式來表達的繼承性的觀念體系”[2]。
三、英語原聲NBA短視頻的象征性文化傳播
新媒體技術讓NBA籃球賽事短視頻制作基于活動場景和特寫鏡頭。場景通常作為NBA籃球短視頻的切口,塑造著短視頻受眾對籃球賽事、虛擬空間和虛擬時間的感知。大量的特寫鏡頭聚焦籃球、球星及其技巧、球迷與裁判、各種實物和符號等,這些都在傳播著象征性文化。
短視頻中的場景和特寫鏡頭遵循著符號生產傳播、情感建構和符號解構的原則,并由此構成象征性互動傳播。短視頻是籃球文化的載體,短視頻再制作和多次傳播是籃球文化的再生產和再傳播。英語原聲NBA短視頻除了傳播籃球文化之外,還隱含民族文化、社會文化甚至政治文化等。英語原聲NBA短視頻中的場景與符號都是象征性文化傳播的載體。
(一)競賽與勝利:團隊精神與個人主義的象征符
現代NBA籃球賽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團隊項目。英語原聲NBA籃球短視頻采用先進媒介技術和同步傳輸設備,用移動、高清攝像頭、動態長鏡頭拍攝運動員的跑位、傳切、無球掩護等來凸顯籃球作為團隊項目的團隊精神。短視頻通過播放運動員間嫻熟的協作,通過不同角度和不同場景再現,完成團隊精神的敘事,也建構了教練團隊、后勤保障團體和媒體公關團隊等團隊精神文化。擁有共同信念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為了達到設定的共同目標而組織起來,團隊成員始終專注目標、策略和技戰術的高度一致,運用集體智慧將整個團隊的優勢發揮出來從而獲得競賽勝利。
NBA比賽每個隊員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多數NBA比賽場次的勝利歸屬要等到最后一分鐘、幾秒甚至零點幾秒才能確定。這最后致勝的一次得分往往是某一個球星或隊員完成,這又屬于個人主義精神。NBA短視頻傳播著個人英雄主義,比如“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發生”“奇跡隨時可以發生”等,這些是NBA傳播的個人英雄主義語言符號。NBA短視頻所傳播的個人主義精神強調個人要努力奮斗、不斷拼搏進取。
(二)互動和參與:娛樂至上的象征符
娛樂是NBA短視頻現象的重要組成元素。基于NBA賽事的影響力和NBA短視頻的傳播力,英語原聲NBA短視頻已建構了一個獨特的娛樂廣場,具有個性化和多元化特征。英語原聲NBA短視頻中球星們的裝扮、外形,包括標新立異的發型,都是娛樂的表征。現場觀眾與賽事的互動也彰顯娛樂精神。娛樂明星到現場觀看,特寫鏡頭以及中場休息時的啦啦隊表演等,都是狂歡的象征符。
此外,英語原聲NBA短視頻通過比賽現場收聲技術呈現觀眾的參與熱情,與觀眾的互動同步在球場大屏幕播出,參與者的平民化、表達的個性化,構建了娛樂化的籃球短視頻文化。
媒介環境學認為,媒介技術具有偏向性。短視頻這種傳播媒介形態偏好娛樂性,娛樂深度嵌入其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娛樂為表征的“梗文化”[3]。NBA賽場發生的任何事件都可能成為某個“梗”的素材,從而成為受眾津津樂道的話題。英語原聲NBA短視頻拓展了參與主體的象征性表達方式,為受眾提供參與互動以及表達情感的場域。這種球場內外的互動彌合了虛擬和現場的差別,沉浸式觀看推動了籃球運動的娛樂化。
(三)儀式:文明與秩序的象征符
儀式是貫穿于籃球比賽中的秩序與形式。NBA比賽儀式包括雙方運動員入場以及擁抱、中圈跳球、裁判員的手勢、賽后隊員擁抱、啦啦隊表演以及隊員、教練接受媒體采訪等。英語原聲NBA短視頻使不同時空的人們置身于相同的儀式場域內,共同體驗籃球儀式文化。詹姆斯· 凱瑞曾指出:“傳播儀式觀是時間上對一個社會的維系,并非直接傳播信息在空中的擴散;是分享信仰的表征,不是分享信息的行為。”[4]
人類最常見的象征性互動是語言行為,儀式和習慣同樣是象征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儀式更加場景化和立體化。英語原聲NBA短視頻所傳播的儀式,將受眾帶入認知和情感共振的意義建構過程中,驅動了情感認同。儀式的場景呈現是社會文化的載體。我們現實生活中不缺少籃球比賽的場景儀式,而是缺少將比賽進一步儀式化的媒介技術,以及由此而構建籃球比賽的文化價值,英語原聲NBA短視頻做到了這一點。
四、英語原聲NBA短視頻的象征性隱喻
從文化范疇來看, NBA短視頻的制作和傳播是一個不斷生產和傳播符號的過程,這些符號具有生命力、競爭力和隱喻等特性。
(一)身份隱喻
NBA短視頻中的符號融合運動員的人生故事和球隊文化進行重構或再敘事,實現身份象征的再創造。喬丹、科比、詹姆斯、庫里等人是籃球明星,是籃球愛好者的偶像,最終形成球星獨特的身份符號。符號的身份隱喻表明,身份隱喻一旦形成,象征符就具有一種文化性意義。
NBA短視頻的受眾在觀看籃球比賽時,希望自己與球星有某種共性,希望自己處在NBA短視頻所構建的意義空間中,從而構建身份共同體。符號的身份隱喻滿足了短視頻觀眾的需求,讓他們在觀看過程中或歡呼或憤慨。在短視頻群體認同機制的作用下,短視頻受眾找到了身份認同的因素。
符號與身份間的隱喻關系建構出一種話語體系,NBA短視頻中的符號通過象征性互動傳播,表征著互聯網籃球受眾對一些社會現象共通的理解及相應人際關系的建構。NBA短視頻觀眾將帶有身份隱喻的符號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會加深和凝聚身份認同感和情感依賴,比如某些人可能因為同時喜歡一個球星或一支球隊而成為朋友,強化了身份認同,從而實現身份隱喻的進一步構建。
(二)商品隱喻
籃球作為一項世界性運動,其蘊含的商品屬性在現代社會被不斷地開發。在社會媒介化的今天,NBA短視頻中充滿了商品隱喻符號,比如賽場上籃球印有的字母和符號、隊服和球鞋襪子上所印的logo以及不斷滾動播放的廣告等,這些符號傳播著商品的隱喻意義。
符號來自于生產生活,來自于制造業和商業,而符號的商業隱喻意義正直接或間接地將其與消費、娛樂、休閑等相關聯。符號在NBA短視頻超高的流量效應下展現自己的商業價值。比如籃球賽事的贊助商巧妙地把大量的實物符號化,通過符號傳播來實現其商業價值,并以短視頻為載體進行二次傳播。正如法國學者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的神話與結構》中所認為的,互聯網時代下的當代社會,其消費本質不僅僅停留在實際物質需求,還變成了符號化的物品、符號化的服務中所蘊含的意義和精神消費。由于消費的符號化和象征化,商家利用NBA短視頻傳播各種符號,不斷生產制造新的符號和新的意義。
(三)娛樂隱喻
NBA賽事注入了娛樂文化,英語原聲NBA短視頻中的各種行為、物化符號、符號化實物都成為一種社會凝聚符號,比如賽場場景里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娛樂標識。符號的娛樂隱喻機制會將符號的象征性意義傳遞給受眾。
NBA短視頻中的符號娛樂隱喻還表現出另一個特征,即割裂或分裂,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隱喻。在NBA短視頻中,隱喻化的符號將娛樂以一種隱性方式傳播。正如美國傳播學家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所聲稱的那樣,“娛樂偏向于一種文化精神,使政治和宗教等都心甘情愿地成為其附庸”[5]。
五、結語
英語原聲NBA短視頻的符號體系進行著象征性文化傳播,表征符號隱喻意義。從象征性社會互動和傳播的角度看,英語原聲NBA短視頻實現了元語言大眾化傳播。象征性文化傳播和符號隱喻下的NBA短視頻貼合了籃球球迷的情感屬性,觀看NBA短視頻是球迷共同的記憶和經歷,激發著群體感情和群體認同,不斷建構群體記憶和群體價值觀。但是,人類的象征符是一定社會實踐和社會文化的產物,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約定性。英語原聲NBA短視頻里的象征性內容傳播包含了人們對“真善美”和“假丑惡”的判斷,同時也具有價值性、動機性和行為取向性。因此,基于當前國內英語原聲NBA短視頻傳播現狀,亟需加強監管和提升其受眾的媒介素養。
注釋: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42-43.
[2]吉爾茲.文化的解釋學[M].東京:巖波書店,1987:251.
[3] 王學成,楊浩晨.短視頻狂歡中的加冕及其意義悖論[J].當代傳播,2021(06):87.
[4]詹姆斯·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社會”論文集[M].丁末 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7.
[5]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M].章艷 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4.
(作者:亳州學院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跨文化傳播)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