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媒體時代的洪流中,品牌建設已成為新媒體賬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要素,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新媒體品牌建設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本文旨在探討新聞賬號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品牌建設,通過對相關理論和案例的研究,分析了新聞賬號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方法。由于研究的局限性和新媒體環境的動態變化,還有更多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觀察和探討,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學者和從業者投身其中,共同書寫新媒體品牌建設的輝煌篇章。
【關鍵詞】新聞賬號;新媒體;品牌建設;策略方法
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新聞傳播的方式和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的變化,怎樣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中“破繭而出”,是主流媒體面對的重大課題。
主流媒體的新聞賬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做到牢牢把握話語權?建立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品牌成為關鍵。品牌建設對于新聞賬號在吸引用戶、提高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聞賬號品牌建設的重要性
在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時代,新聞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勢在必行。主流媒體要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導、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品牌效應至關重要。新聞媒體品牌建設不僅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更能增強品牌的影響力,擴大品牌的曝光度,強化品牌美譽度,提高品牌信任度,樹立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個性,以及促進品牌的傳播。只有得到受眾認可和信賴的新聞媒體品牌,新聞價值的有效輸出才能真正體現。
(一)提升新聞賬號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指公眾對品牌的認知程度。新聞媒體品牌建設的首要任務就是提升品牌知名度,使公眾能夠記住并識別出品牌的獨特性。比如:“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聞聯播”等國家級新媒體賬號,具有權威性,在全國知名度很高,如果想看官方權威的新聞,受眾一定搜索這些央媒大號。再比如:“四川觀察”、“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極目新聞”、“紅星新聞”等地方新媒體官方賬號,在抖音上都有千萬以上的粉絲量,成為眾多省級新聞媒體賬號中的佼佼者,它們各具特色,有的甚至出圈成為全國知名度很高的新媒體賬號。這些賬號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內容,新聞賬號逐漸提升其在目標受眾中的知名度。
(二)增強新聞賬號品牌影響力
品牌影響力是指品牌對公眾思想、行為的影響程度和范圍。新聞媒體品牌的建設,通過其深入人心的新聞內容,可以實現對公眾正確的引導,增強新聞媒體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力。比如:“央視新聞”發布的內容,既有好人好事的正能量新聞、勵志故事、國家大政方針,也有公眾關注的案件處理結果。每一條深入人心的新聞內容都傳遞著正確的價值觀,得到廣大受眾的共鳴和認可,無形中增強了品牌的影響力。品牌影響力的增強有助于新聞媒體在社會議題上發聲,提高其社會責任感和輿論引導作用。
比如:網絡虛假新聞泛濫,給互聯網用戶造成極大的困擾,為了凈化網絡,正確引導輿論,“人民日報”于2023年5月30日發表時評《讓網絡虛假新聞無所遁形》,文章指出了網絡虛假新聞這種亂象不僅傳播錯誤信息,破壞清朗的網絡空間,還可能挑動網民情緒,影響社會穩定,國家網信辦已經開展專項行動。同時文章也提到信息內容管理第一責任人——網絡平臺有責任完善舉措,有力應對花樣百出的網絡虛假信息。在社會重大議題上的輿論引導,提高了“人民日報”為民發聲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了品牌影響力。
(三)擴大新聞賬號品牌曝光度
擴大品牌曝光度是指品牌在公眾視野中出現的頻率。新聞媒體的品牌建設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包括社交媒體、新聞網站、移動應用等,提高品牌的曝光度,使公眾能夠頻繁地接觸到品牌信息。
“四川觀察”新媒體平臺每天更新三四十條短視頻,在短時期內迅速出圈,成為網紅賬號,網友還親切地給它取名叫“四處觀察”。除了火速出圈之外,還意外收獲了一個“飽滿的人設”——積極勤奮,俏皮可愛的“觀觀”。受眾好感度拉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從而提高品牌的認知度。
(四)強化新聞賬號品牌美譽度
品牌美譽度是指公眾對品牌的積極評價程度,新聞媒體品牌的建設需要通過提供真實、公正、客觀的新聞內容,贏得公眾的信任和尊重,從而強化品牌的美譽度。同時,新聞媒體還需要通過有效的危機公關,及時應對可能的負面影響,保護品牌聲譽。
“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新華每日電訊”等新媒體賬號美譽度高,評論區充滿著點贊和正能量的評價,得到受眾的一致認可。保持美譽度除了正面宣傳之外,也要預防一些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比如:某公司私自打著與某新聞媒體合作的旗號在外招搖撞騙,銷售夸大使用效果的產品,甚至假冒偽劣產品,給媒體抹黑,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這時媒體就要果斷報案并澄清事實,保護媒體品牌聲譽不受損害。
(五)提高新聞賬號品牌信任度
品牌信任度是指公眾對品牌的信賴程度。新聞媒體品牌建設需要通過持續提供優質、可靠的新聞內容,贏得公眾的信任。同時,新聞媒體還需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機制,以及有效的用戶反饋機制,提高公眾對品牌的信任度。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在信息爆炸時代,各種不準確的信息鋪天蓋地,受眾霧里看花。所以,有品牌效應的官方賬號具有輸出真實、客觀、準確、及時信息的使命,在滿足受眾需求的同時,也建立了新聞品牌賬號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這樣才能贏得用戶的信任和忠誠度。在新媒體時代,持續輸出內容以及建立有效的用戶反饋機制很重要,用戶可以通過評論、彈幕表達觀點反饋意見,甚至提供線索,形成用戶與用戶之間,用戶與新聞媒體之間的良性互動,用戶表達想法,新聞媒體可以根據用戶的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內容,增強用戶的參與感和歸屬感,為品牌的信任度加分。比如:安徽公共頻道的“人民來信”是一檔輿論監督類節目,同名稱的新媒體賬號定位求幫、問政、爆料,具有極強的互動屬性。
用戶在評論區對新聞進行討論評價,并給出建議,記者看到用戶留言會及時做出反饋。這樣的案例在媒體賬號里有很多。2022年的一個短視頻新聞報道,有群眾反映公交路線調整給上下班造成麻煩,記者迅速實地采訪,并走訪了多個部門反映群眾的心聲,視頻發布后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評論區留言建議記者繼續追蹤以解決實際問題,記者隨后快速出擊,做了追蹤報道,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記者為此收到的一面面錦旗反映的就是受眾的信任和認可。
(六)樹立新聞賬號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品牌在公眾心目中的總體印象和感受。新聞媒體品牌建設需要通過清晰的品牌定位,獨特的品牌風格,塑造出一致的品牌形象。這有助于公眾對品牌的認知和理解,提高品牌的辨識度和忠誠度。
如今,新媒體平臺比比皆是,在各個新媒體平臺又有很多粉絲超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大號。以抖音為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抖音粉絲上億的賬號有三個,分別是“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瘋狂小楊哥”;5000萬以上粉絲的賬號有21個;1000萬以上的賬號有1014個;100萬以上的賬號有40932個;10萬以上的賬號有531649個;1萬以上的賬號有400萬個左右,抖音目前的創作者已達2億+,成為萬粉創作者的概率僅為2%,每天數據庫更新的作品接近3000萬條,競爭相當激烈。新聞媒體賬號不僅要與同行競爭,還要和非新聞賬號跨界競爭,如果沒有辨識度,新聞賬號很容易被淹沒在茫茫的賬號之中。因此,樹立新聞賬號鮮明的品牌形象,才能提高辨識度和粉絲忠誠度。
比如:“大象新聞”是河南廣播電視臺旗下的新聞客戶端及各個平臺矩陣號的總稱,其品牌形象鮮明、辨識度高。新聞內容緊扣社會熱點、時效性強、編輯手法鮮活生動,接地氣。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做好地域特色的同時,兼具面向全國的內容生產。“大象新聞”具有本土特色的火遍全國甚至全球的節目有《唐宮夜宴》《龍門金剛》《洛神水賦》《嫦娥奔月》《千里共嬋娟》等。截至2023年底,“大象新聞”抖音號粉絲量3000萬+,位居河南省第一,是全國熱搜榜常客,鮮明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七)塑造新聞賬號的品牌個性
品牌個性是指品牌所具備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新聞媒體品牌建設需要通過創新的新聞內容,獨特的報道角度,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敘述,塑造出品牌的獨特個性。品牌個性的塑造有助于品牌在眾多的新聞媒體中脫穎而出,提高品牌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河南廣播電視臺“小莉幫忙”是一個關注民生熱點的賬號,賬號通過極具鮮明個性的記者采訪來塑造品牌個性,“小莉們”每天面對非常棘手的問題,她們勇敢、耐心、一幫到底的堅韌性格得到民眾的喜歡和認可。這個品牌賬號塑造了“有困難找小莉”“小莉幫忙 一幫到底”的品牌個性。
(八)促進新聞賬號的品牌傳播
品牌傳播是指品牌信息的傳遞和分享過程。新聞媒體品牌建設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包括社交媒體、新聞網站、移動應用等,促進品牌的傳播。
新聞賬號除了形成矩陣號的自我宣傳之外,還要注重培養名主持、名記者、多做線下粉絲互動以及公益活動,來擴大品牌的傳播力。最近,各省級臺的新聞賬號聯動宣傳成為典型傳播案例,產生“1+1>2”的效應。比如:由湖南臺發起的《大美中國行》12省市聯動直播,由多矩陣賬號共同打造的“春游江淮請您來”話題,聯合了全省市縣臺、各級文旅賬號及網紅達人等,目前抖音話題總播放量為2.4億。通過有效的品牌傳播,可以擴大品牌的影響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推動品牌的發展。
總的來說,新媒體品牌建設的意義重大,以上八點共同構成了新聞媒體品牌建設的核心要素,對于新聞媒體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取得成功至關重要。那么,新聞賬號品牌建設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
二、新聞賬號品牌建設的策略方法
(一)明確新聞賬號的品牌定位
我們常說有的放矢,要深入研究和了解希望吸引的人群、專注的領域,明確目標受眾與內容定位,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制作出優質的內容以更好地滿足受眾,才能做好精準傳播。
目前,新聞類賬號有很多,定位各有不同。比如“環球網”定位為國際新聞,用戶主要是青年受眾、海外華人、國際觀察家等。 “今日經濟新聞”定位為經濟新聞和投資理財資訊等,核心用戶為金融證券人士、經濟管理人士等。定位明確后,才可以根據定位策劃滿足受眾需要的內容。
(二)塑造新聞賬號的人格化和提供優質內容
新聞賬號的名稱、標語、logo、封面、包裝等,就像人的名字、服裝造型一樣,要有性格、辨識度和吸引力。比如:“中國藍新聞”的logo是藍底帶著白色的“Z”形曲線,傳遞了一個冷靜沉著的性格;“沸聞天下”的logo是一個火紅的“沸”字,醒目易記,傳遞了干練嚴肅的性格;“四川觀察”的logo像一位有趣的朋友一樣讓人喜歡。新聞賬號的形式和內容一旦確定,要在社交平臺上進行標識化和統一化處理。
高品質的內容永遠是受眾和平臺最稀缺的內容,新聞類賬號應利用自己的優勢生產出具有專業水準和深度的精品,在內容制作方面要注意接地氣和用好互聯網表達方式。有了優質的內容還要保持穩定的輸出和頻繁的互動,讓受眾感受到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懂得陪伴的賬號。
(三)培養專業團隊
提高團隊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堅持高質量的新聞報道。提供準確、客觀、及時的新聞信息是新聞行業的基本價值。這需要一支具有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新聞隊伍,這支隊伍要將政治方向擺在首位,堅持黨性原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正確輿論導向,以正面宣傳為主,增強“四力”,即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新聞工作者應積極實踐,深入基層,獲取第一手資料,同時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以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效的信息處理和表達能力。通過組織參與重大報道、活動及輿論引導,提升新聞隊伍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三、結語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品牌提供了廣闊的傳播渠道和創新的互動方式,使品牌能夠更精準地觸達目標受眾,塑造獨特的形象,傳遞核心價值。然而,也伴隨著信息過載、虛假信息傳播、用戶注意力分散等諸多問題。
在未來的發展中,新媒體品牌建設需要持續創新,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深度挖掘用戶需求,注重品牌的個性化、情感化和社交化表達。同時,要加強品牌的信任度和口碑管理,以應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新媒體品牌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需要不斷適應新媒體環境的變化。通過明確品牌定位、提供優質內容、塑造獨特風格等策略來提升新聞賬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從而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
品牌建設者應當以開放的心態擁抱變化,以敏銳的洞察力把握趨勢,以堅定的信念塑造品牌。相信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新媒體品牌建設將不斷完善和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新媒體部)
責編:費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