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架梭織機、兩個大染缸到信息化生產設備,從幾匹靛青布到創新性功能面料,從中國“織”造到中國“智”造……丹陽紡織企業的成功轉型案例,無疑為更多的傳統制造業增添了信心。
提起引以為傲的紡織業,在丹陽市導墅鎮和皇塘鎮,人們常常會說:這是一個富民產業,也是一個傳統產業?!案幻瘛弊圆槐卣f——丹陽市紡織產業在國內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床上用品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國內最大的床上用品生產基地之一。“傳統”則不免讓人五味雜陳——雖然“一架梭織機、兩個大染缸、幾匹靛青布”的時代早已遠去,但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紡織業如何轉型升級成為丹陽眾多紡織企業的必答題。
以數促實 轉型有方
傳統的紡織行業,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存在嚴重的“信息孤島”問題,從而出現了一系列難點,如獲客成本變高、生產管理難度增大、流通環節多、庫存積壓嚴重……這些問題也是江蘇圣羅蘭寢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圣布凡家紡目前面臨的。自2004年起,圣布凡家紡采用特許連鎖加盟經營模式,在全國各大城市建立起分布式的專賣店銷售網絡。這在打通銷售市場的同時,也為后續的管理問題埋下了種子,如何對門店進行統一管理、科學管理、數字管理成了圣布凡家紡面臨的一大難點。
啟用智慧門店管理服務是圣布凡家紡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邁出的第一步,這也為其搭建起了高效、靈活的連鎖門店運營及管理體系。過去,由于門店數量繁多且遍布全國,因此庫存、出貨情況統計都較為繁瑣,稍有馬虎便會出現差錯;如今,圣布凡家紡總部通過使用中臺系統即可對基礎資料庫進行統一維護,并對其運行產生的大量數據集中存儲。而總部領導通過“掌上經營”便可實時查看平臺的經營數據以及庫存數據等,隨時隨地能對各類業務單進行審批與流轉。
“以前家紡行業大多是等客上門,我們賣什么,顧客買什么。但現在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迅速發展,這樣做肯定是不行的。”圣布凡家紡總經理吳耀在接受采訪中表示,雖然圣布凡家紡在線下擁有穩定的客戶群,但在電商經濟蔚然成風的今天,線上營銷、拓客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為了進一步了解客戶需求、貼近客戶,圣布凡成立了數字化運營部,從多個數據源收集數據,包括內部業務系統、網站、社交媒體平臺、第三方數據提供商等,從中分析家紡行業的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吳耀認為:“這些數據如果光靠線下門店提供,不僅效率低,還不一定準確。但在線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同行的數據、消費者的數據以及投流情況反饋,比如說消費者對哪些關鍵詞更有興趣,那么我們就可以重點關注這一方向。簡言之,數據可以反饋到我們后期的生產與研發?!痹诟咝占瘮祿?、精準拓客之余,圣布凡家紡不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時常組織全國各地的線下門店與加盟商交流分享,真正做到“線上+線下”多渠道同步發展。
在丹陽,還有一批聚焦全流程數字化轉型的紡織企業,江蘇丹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毛紡織”)便是其中之一。丹毛紡織是一家集精毛紡(梭織和針織)面料和精毛紡時裝的產品研發,條染、紡紗、織造、染整、服裝生產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集團企業,也是國內精毛紡時裝面料領軍企業。它不僅擁有中國紡織行業工業設計中心、江蘇省精毛紡時裝面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博士后工作站、丹陽市院士工作站等,還圍繞科技創新中心、流行趨勢研究中心、品質管理中心和快速反應中心四大中心,構建了全流程產品創新制度保障體系,為企業產品創新研發等提供了堅實的平臺保障。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丹毛紡織與圣布凡家紡步伐一致,持續建設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從采集、傳輸、存儲、應用四個環節進一步梳理企業數據,重構企業數據關系,重塑各項信息化應用,打造了符合行業特點與發展需求的新型信息化管理平臺。在丹毛紡織的紡織車間,各類信息化生產設備隨處可見,每臺設備上均含有信息化模塊,由數據終端采集設備機臺的實時狀況,將其反映在車間電子SOP上供管理人員查詢和調度。
與時俱進 研發創新
近年來,工信部門積極倡導工業設計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一項獨特而富有創意的工業設計,可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此,江蘇堂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堂皇集團”)工業設計負責人、研發總監錢彩紅深有感觸。她表示,由于家紡產品品類多樣,工業設計的方向和側重點也會有的放矢。“堂皇的家紡套件重在花型色彩、工藝款式的設計,功能紡織品則主打健康功能的提升、造型與結構的優化?!?/p>
雖是傳統家紡企業,但早在1996年,堂皇集團便聚焦“功能家紡”,堅持深入研究和引進新技術、新工藝,使產品的舒適性和健康功能不斷得到提升。在此過程中,堂皇集團與天津紡織研究所劉光恩、許翼林兩位專家合作,成功研制開發了NB素遠紅外系列和磁性系列等專利產品,并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培養和壯大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以目前堂皇集團開發的“全球康”系列產品為例,這款多功能的復合床墊表層采用了美國杜邦物理防螨層,具有良好的防螨功效,其天然乳膠層則采用蜂窩發泡工藝一體成形,上萬個蜂窩狀結構的排氣孔可將人體余熱及潮氣散出,營造更舒適的睡眠。此外,床墊內芯還添加了高科技智能監測系統,可以結合每天心率、呼吸率等生理指標,分析用戶健康趨勢及異常變化,并通過手機APP客戶端反饋報告,幫助使用者發現早期有關癥狀。
由于迎合了消費升級的需求,“全球康”系列產品受到了不少客戶的青睞。在堂皇集團看來,“科技創造美好生活”不應只是一句口號,工業設計的內核是尊重客戶所需。對此,丹陽市丹盛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盛紡織”)的想法與之不謀而合。作為一家老牌紡織企業,丹盛紡織不斷在新型纖維面料上進行優化提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煥發新生。
此前,市面上的許多紗線面料產品在面料保形技術方面存在不足,拉扯時極易出現變形、不夠挺括的情況。鑒于市場對于高保形和高彈性的需求,丹盛紡織聚力技術攻堅,全力破解這一技術瓶頸。針對面料保形整理技術的難題,設計團隊創新開展聚酯原料強化復合和高內應力“一步法”復合紡絲設計,不僅解決了以往的變形問題,且面料顏色可在后續的生產過程中任意搭配,靈活多變。
目前,丹盛紡織已建成高保形彈性復合纖維面料百萬米以上示范生產線,高保形棉、羊毛、聚酯纖維面料在民用、軍品、工裝等行業領軍企業實現生產和應用,并面向行業示范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不僅如此,丹盛紡織還深耕差別化功能性面料領域,在混紡交織環節進行改進設計,持續改造升級原有產品。針對市場上對于面料的時尚性、功能性和環保性需求,丹盛紡織工業設計中心通過融合布料花色、觸覺設計元素,利用功能性纖維原料與傳統服用纖維原料進行多組分混紡交織,設計出衛生保健抗菌防螨、戶外防護(保溫、吸濕排汗)、免燙方便使用的功能性機織面料,該產品一經投放市場便受到客戶廣泛青睞。
從一架梭織機、兩個大染缸到信息化生產設備,從幾匹靛青布到創新性功能面料,從中國“織”造到中國“智”造……丹陽紡織企業的成功轉型案例,無疑為更多的傳統制造業增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