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是小學和高中的銜接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階段,該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水平.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教育界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導學互動是教師結合國內外教學方法,匯總教學經驗而創立的教師引導和學生自學之間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知識,進而在導學互動中深度理解知識.
【關鍵詞】導學互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影子,但是數學又是比較抽象的學科,學生很難理解所學的內容.同時,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內容的加深,學習難度加大,更考驗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在探索知識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灌輸式地講解知識點、例題、課后習題,而是從某個知識點出發,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新的知識點,主動探尋新的解決方式,主動地構建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不僅可讓課堂變得更有趣、更活躍,而且學生的思維也可被充分調動起來,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1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內涵及運用意義
1.1 內涵
導學互動就是教師引導和學生自學之間的互動[1].此種教學模式,摒棄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常情況下,導學互動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四個步驟:一是設計導綱,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導綱來自學教學內容;二是教師讓學生組成小組或者是自行探究教學內容,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三是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知識點,并將其分享出來,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四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及時反饋,并根據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價[2].
1.2 運用意義
導學互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其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來說,都有諸多益處.一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源源不斷輸送的知識,而是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充分調動思維,深度理解知識,若無法理解知識,教師引導之后,能夠快速消化新的知識.此外,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來學習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習的體驗感,而且也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二是教師是引導者.教師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而是不斷鉆研和優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給他們提示,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同時,還適時地給他們加油鼓勁,讓他們不懈怠、不氣餒.三是師生合作共贏.教師少講知識,留給學生更多的探索時間,學生聽課的時間減少,但課堂的積極性更高,學習的知識更多[3].總之,通過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學生和教師能夠實現教學相長.
2 導學互動開展的主要方式
2.1 精心設計導綱
導綱是開展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前提,通過導綱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匯總教學經驗,在導綱的設計上,主要從三方面展開:一是簡要提示,提示該節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點;二是認知與探索,讓學生從教材中的內容對新的知識有簡要的認知,在此基礎之上,嘗試解決基礎性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知識,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三是梳理和反饋.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點,并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新的教學內容,是否達成了教學目標.同時,也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是否學到新方法、新知識,并加以改進[4].
例如 在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一是提示本節課所學的重點是探索由兩個全等三角形所構成的全等三角形的圖案,難點是根據圖形準確尋找全等三角形;二是回顧所學的知識,例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判定性質有哪些;三是列出多個圖片,讓學生進行觀察,判定哪個是有全等三角形組成的圖案;四是讓學生進行探究,能夠用兩對全等三角形變化出新的圖形;五是詢問學生本節課的收獲.教師通過進行設計導綱,不僅為學生規劃了學習的方向,而且也讓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的知識點,鞏固已學的內容,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數學能力的提升.
2.2 合作互動
導學互動中導學是前提,并且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互動是教學開展的重要形式.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與教師互動,學生之間也可以互動.通過互動,不僅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且可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深化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在合作互動的環節,教師通過設計的導綱內容來引導學生,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導綱內容展開討論.討論的過程中,鼓勵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發表看法,并且有專門的人員記錄討論的主要內容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討論完畢之后,教師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一同解決導綱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在整個互動的環節中,教師還要做好調查和監督的工作,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討論完成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果來精講本節課的內容,講解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真正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5].
通過合作互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的內容和方向,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學生與教師之間展開互動,討論新的知識,集思廣益,解決新的問題.當學生對本節課有簡要的認知之后,教師在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并且能夠更好地運用知識點來解決問題.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不僅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可提高教學質量.
2.3 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長期以來,課堂上一直以教師為主,教師盡可能詳細地講解每個知識點,生怕遺漏某個知識點而影響學生學習新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一直扮演傾聽者的角色,無論是否聽懂,是否跟上教師的思路,都要接受教師的教學安排,聽從老師的指令和要求[6].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被動的接受者,缺少主動探究知識的機會,更沒有主動探究的欲望.
此外,部分教師比較嚴厲,課堂氛圍比較壓抑,學生根本不敢與教師互動,甚至有想法、有疑問也不敢提出來.對此,教師為了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導學互動中來,就要營造輕松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到互動中來.首先是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要認識到自己不是指揮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協助者,協助學生們學習新的知識;其次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知識不應該來自教師的灌輸,而是要自行探索,只有自己深度探索知識,才能將知識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也更加扎實;再次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肯定學生,時刻鼓勵和表揚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愿意敞開心扉,并積極與教師展開互動;最后是在互動環節,教師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學生的觀點是否正確,教師都要肯定學生的想法,指出其想法上存在的誤區,以及調整的方向.若遇到比較新穎的想法,教師和學生可深度討論.
總之,教師通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勇于回答、愿意互動,不僅可提高導學互動的課堂效果,而且也可提升教學成果.
2.4 激發學生互動的興趣
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中,導學是前提,互動是關鍵,但是從實踐的情況來看,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知識,惰性較強,根本不愿意互動,亦或者是在互動的過程中渾水摸魚,根本不愿意深度思考,更不愿意發表觀點.為了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就要創新課堂提問方式,激發學生互動的興趣和參與互動的熱情.首先是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內容,并且是能夠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的問題,不是傳統的“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通過有目的地設計問題,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自學;其次是對要精心設計提問方式,要讓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感興趣,然后進入到教師所提問題的情境中來,愿意深度討論問題.
總之,在導學互動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導學互動的作用,也讓學生真正地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2.5 歸納總結
知識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學生從接觸新知識到理解新知識,再到運用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7].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有些觀點是正確的,能夠探究問題,而有些觀點則存在偏頗,遠離教學目標.此時,學生可能被困在自己的思維世界中,無法走出來,也就無法理解教師所說的知識點.對此,教師在與學生互動完成之后,要讓學生總結所學的內容,教師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之上再進行總結,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
例如 在學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內容之后,教師設定導綱,讓學生分成小組來探究內容,然后教師總結學生的探究過程.對完成較好的小組,給予積極肯定的表揚;對于完成不佳的小組,教師要指出問題的所在,并且引導學生沿著新的方向探究,并鼓勵他們不要放棄,讓他們知曉只有自己深度探究的知識才能掌握得更牢固.當各個小組都完成探究的內容之后,教師一是要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的知識點,以及需重點掌握的內容;二是總結學生在導學互動中的表現,是否積極認真,努力參與.對于表現不佳的同學,教師要予以指出來,讓他知曉教師也在注意他,不可渾水摸魚.對于表現較好的同學,教師要予以鼓勵,讓其再接再厲,不斷進步;三是教師設計訓練題,讓學生通過訓練題來鞏固知識點,并且通過講解訓練題來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總之,通過歸納總結,能夠幫助學生理順新的教學內容,并將新舊知識有效地連接在一起,構建更加完善、系統的知識體系.
3 結語
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師發揮領頭羊的作用,講解教學內容和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互動,在互動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從實踐來看,導學互動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而且也完成了教學目標,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認識到導學互動方法的優勢,并在教學中引入導學互動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倪蓉蓉.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21):80-82.
[2]郭鵬程.談導學互動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3(33):87-89.
[3]馬俊.淺析“導學互動”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2023(24):57-59.
[4]劉曉輝.淺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3(08):67-69.
[5]羅均乾.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智力,2023(21):53-56.
[6]章琦.“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科技,2023(13):37-39+45.
[7]徐國磊,徐梅.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3(05):117-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