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重難點內容,學生在學習此部分內容時常會感到十分吃力,為了能夠改善此種情況,可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中,充分發揮出思維導圖的優勢,幫助學生學習與掌握數學知識,并可以有效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本文針對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重難點問題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首先簡單概述思維導圖的相關內容,然后探討思維導圖應用的意義,最后分析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為其他初中數學教師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以梳理文章脈絡的有效方式,經過層層遞進與分析,再借助文字和圖畫相結合的方式,將知識點形象呈現出來的輔助工具,便于學生記憶與掌握.相較于小學階
段初中階段數學學科涉及的知識面更廣,而且數學知識內容也更多,需要學生靈活利用數學思維與知識點處理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將思維導圖有效融入初中數學重難點問題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思維導圖的優勢,以便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就針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1 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具有形象化特點,由于思維導圖具有高效、簡單等優勢,將其應用于學習中能夠起到積極作用,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會呈現出放射性特點,將原本抽象的思維借助更加形象的脈絡結構呈現出來,對脈絡思路進行梳理,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如此則能夠提升學習效率[1].
2 思維導圖的應用原則
思維導圖既是教學工具,同樣也是學生應當具備的一種學習能力,如果學生可以靈活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那么則能夠促進其學習能力的發展,所以在思維導圖的應用過程中應重視發展學生自主能力.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數學重難點問題教學中應當遵守以下原則:
(1)結構化知識教學原則.通過利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建構相應的知識結構,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與內容,從而讓學生靈活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2)思維訓練原則.此條原則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合理利用思維導圖,使得學生通過思維導圖訓練自身的思維,以便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利于學生日后學習.
(3)知識問題化原則.通過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將遇到的新問題都轉變為以往解決過的舊問題,不僅能夠達到能力分層的目標,確保不同數學能力的學生都處在相近的最近發展區,并調動學生思考積極性,鍛煉學生思考能力,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
3 思維導圖應用的意義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即便學生已經掌握各種數學概念與公式,卻缺乏學以致用的能力,此時便需要教師使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在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
(1)培養學生靈活利用知識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采用思維導圖,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梳理,讓學生靈活利用已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對未扎實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探索,不斷強化學生自身數學素養,促使其思維能力能夠得以良好發展.此外,借助思維導圖還可以將原本較為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構建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如此則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健全的知識框架,有利于提升學生數學能力[2].
(2)提高教師在備課方面的效率.由于初中數學知識點的分布較為散亂,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備課的難度,此時通過利用思維導圖可以細化數學知識點,對比與分類各種不同的知識點,使其備課效率能夠得到明顯提升,為后續教學工作的展開打下良好基礎.
(3)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中主要是起到了輔助作用,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點系統地呈現出來,便于學生學習、理解與記憶,并構建出完善的知識結構,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對教學節奏有更加準確的掌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從中也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4 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重難點問題教學中運用策略
4.1 強化思維導圖設計能力
在初中數學重難點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先給予學生大的解題方向,并在教學過程中將相關知識呈現給學生,并利用此部分知識解答出問題的答案,促使學生能夠對解題思路、方法等方面內容有一個深入了解,而這能夠幫助學生設計出更加健全的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快速尋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充分發揮出思維導圖的優勢,如此一來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出學生對思維導圖的興趣,并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積極主動設計出體現自身知識結構體系的思維導圖,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而且還能夠提升其自身重難點解題效率[3].此外,如果想要滿足新課改要求,教師應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開展交流活動,給予學生核心知識點,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的方式圍繞著該核心知識點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此過程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發現自身學習“盲點”,不斷拓展學生在問題分析上的思考方式,而且還能夠不斷健全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與能力.
例如 以“三角形”為主題進行思維導圖繪制,讓學生探討尋找有關于三角形的邊、內角、外角以及衍生出來的多邊形內角和等方面數學知識,并對其進行細化,將其填入到思維導圖各分支中,如圖1所示,使得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深入理解有關于三角形方面的知識與內容.
4.2 串聯數學基礎知識內容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各知識點之間是相互獨立的,無法尋找到相互之間的聯系,這不僅在記憶時會感覺到非常麻煩,而且還十分容易忘記.之所以會出現此種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學生難以有效整理知識點,甚至在完成某些數學內容的學習以后,也不能快速尋找到其中的知識點[4].若是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數學教學中便能夠改善此種情況,讓學生可以更有規劃地完成學習,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將相關的數學知識點聯系到一起.
例如 在對“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進行教學時,教學重難點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可以展開較為簡單的運算,再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逐漸展開難度較高的運算,如冪的運算,通過利用有關于冪的運算方法與數學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有效掌握整式乘法方面的內容,從而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先從內容開始,分清主次關系,對思維導圖進行科學設計.當學生掌握了思維導圖設計的方法、技巧以及關鍵點,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擴展思維導圖范圍,將所有相關的數學知識都填入其中,此時思維導圖范圍變得越來越大,并將相關數學知識構建為一個完善的主體[5].如,將與整數乘除有關的公式、冪的運算性質等方面內容融入其中,如圖2所示,將整理出來的知識點貫穿到已學以及即將學習的內容,以便讓學生形成綜合性思維,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思路變得更加清晰,能夠快速尋找到問題解決方法.
4.3 整理重點難點數學題型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部分學生由于受到數學基礎知識、思維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導致其在面對數學重難點問題時無法快速尋找到有效的解題思路與理解方式,導致學生在面對重難點問題時出現了恐懼心理,既不能對重難點問題題型進行分類,而且也不了解重難點問題涉及的數學知識.所以,對重難點問題進行教學時,先引導學生分析重難點問題涉及的數學知識點,然后將其繪制成思維導圖,認真整理與劃分課程教學中各種題型以及解題方法、思路、知識點等,促使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夠得到有效改善,不斷鍛煉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點的能力,并深刻記憶相關數學知識,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利用思維導圖尋找問題解決方案,從而提升數學學習積極性.
5 結語
總之,由于思維導圖具有開放性特點,能夠將各種知識科學組織在一起,因此將其應用于教學中能夠起到積極作用.在初中數學重難點問題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不僅能夠讓教學工作變得更加科學合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還契合了初中生認知與心理方面的特點.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規劃,借助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并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繪制方法,充分發揮出思維導圖的作用,讓學生在面對重難點數學問題時能夠快速尋找到解題方案,從而得到問題的答案.因此,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明建國.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交流,2022(02):49-51.
[2]吳敏燕.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單元教學中的運用--以《圓》為例[J].科學咨詢,2021(10):179-180.
[3]林玲.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科學咨詢,2021(09):172.
[4]張悅.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單元復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8):173-175.
[5]何凌云,汪亞寧.細繪數學思維導圖,助力學生思維發展[J].教育家,2023(4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