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在各自然科學學科領域的成長進步有著重要作用.為了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實現針對性的有效教學,教師在理念上要堅持“以學生為主”,在做法上則要采用“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重構初中數學教學結構,使得教學工作能夠全面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面對目前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對此不夠重視或者理解有誤、實踐不足的情況,有必要對該領域展開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本文對如何實現其中的教學評價創新展開論述,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評一體化
在初中階段,一方面,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在逐漸增加;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靈活有效地應用數學知識技能以解決實際問題.這就對師生雙方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由于學生是學習活動中各種問題的“內因”,所以教師應該圍繞學生的需求開展教學活動,即教學上的具體動作和教學的評價都要圍繞“學習”這一核心進行,體現出來的就是“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其中的“評價”與以往由教師單方面主導,學生必須達到教師要求的模式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需要進行評價本身的模式與內容創新.
1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概述
所謂“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和對以上兩方面的評價全部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強調教學的有效性、學習的自主性和評價的全面性.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評價”不僅不再是教師單方面對學生的評價,也不只是通過考試或測驗等途徑對學生進行終結性的簡單評價,而是要追求一種全方位、全角度和全過程的動態評價,師生都要成為評價的對象.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教師從學生學習需求、能力等角度出發,進行評價的預設,再去設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活動.
這就使得評價相比過去要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比如要為教師設定教學目標提供參考,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要時刻體現學生當前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還要起到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學什么”“如何學”等關鍵問題.借助評價,師生可以全面回顧和體驗教學的整個過程,教師能夠借此推動持續的、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學生則可以建立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增強元認知能力.可以說,評價是否可以充分融入教學活動并成為教學各環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代表了教學評一體化模式能否得到充分的落實.
2 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評價的現存不足
2.1 對評價的支撐意識薄弱
基于以上論述,可以發現當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評價仍然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缺陷.首先,新型的評價模式和評價內容是需要理論和實踐上的支撐的,教師不能片面臆測.或者說,評價的創新要基于教師深入、全面的理論研究與實踐觀察.但是,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并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有時只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有形式化的傾向,造成評價的創新較為隨意和盲目,不僅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還可能造成課堂教學難以順暢進行或者對學生產生錯誤的暗示,得不償失.
例如 有的教師從中考改革的角度思考目前的考試會對學生進行怎樣的考查,然后與新課標提出的核心素養相結合,再把教材中的各項知識“對號入座”,提出學生在評價中應該達到何種水平.比如,學生必須能夠在復雜的情境中完成數學抽象,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并有效解決.但對于學生的實際能力、需求和特點是什么,教師并沒有認真考慮,在評價上沒有進行難度的分層,本質仍然是教師全面主導課堂,對學生提出要求.這樣的評價既無法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又無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
2.2 學生對評價的參與不足
初中數學教學評價存在的另一個缺陷是學生在評價中的參與明顯不足.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提出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學生要充分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自然也應該成為評價中的一份子,包括學生的自評、互評或者對教師教學的評價等.可惜的是,一些教師只從“教師教學”的角度考慮了評價的創新,比如,增加評價的項目內容、開展更多過程性評價或者以新的方式呈現評價結果,學生仍然處于“被評價”的狀態,其元認知能力,即自我調整完善的能力無法得到鍛煉,缺少對學習的自主思考.
例如 “數據的收集與整體”,本章是系統化的知識內容,需要學生進行整體性的學習.學生需要認識到自己在數據收集方面存在的各種不足,然后才能加以改善,以較好的基礎去理解“普查和抽樣調查”.而參與的不足,使得學生只能根據教師的評價看到自己在思維、態度或方法等某一點上存在的問題,這就給他們理解“普查與抽樣調查”并展開相應的數學實踐留下了隱患.在其他數學知識點上也是如此,學生會對教師的評價產生依賴心理,逐漸放棄自我評價方面的思考,產生很多“盲點”.
2.3 評價結果的指導性不強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考試或測驗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評價結果是直截了當的“對”或“錯”,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知道自己錯了、錯在哪里、如何改錯,很難反映出學生出現錯誤的原因.而在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評價結果應該從興趣、態度、方法、能力等各方面對學生予以指導,教師則要借此明確下一階段的教學要從哪一方面增強學生的能力.可惜的是,有的初中數學教師沒有做到這一點,看似評價的內容“五花八門”,實際上缺少對師生雙方的指導作用.
例如 以“有理數及其運算”的學習為例.有些學生理解了有理數的概念之后,以為其難度不高,不過是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總結和延伸,變得懈怠起來,使得他們在后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中難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得不到較高的學習評價.而教師之前只提醒了學生要端正學習態度,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中則只是指出了學生的計算錯誤,并沒有將態度和結果結合起來.看似分別評價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有過程性的評價,但與以往的評價模式、內容和效果并沒有本質區別.
3 教學評一體化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評價創新
3.1 轉變教學理念,做好評價支撐
上文充分說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并進行評價創新是必要的.首先,要實現的基礎性的創新是教師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師要轉變思想,加強相關的教學研究、教學觀察與教學實踐,為采取后續具體的評價創新措施打好基礎、提供支撐.不過要注意的是,在教育領域持續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沒有完美無缺的理念和做法,所以教師理念的轉變與評價的創新應該是同步進行的,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在創新實踐中能夠勇敢地發現、承認并解決問題,和學生密切合作,以較好地發揮出評價創新的應有作用.
為此,教師平時要利用閑暇時間廣泛收集、整理和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注重收集這些文獻資料中提及的典型教學案例,并和自身的教學觀察和經驗進行對比,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對于認為可以應用到課堂上的新型評價內容、方法和模式,要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加以應用并勇敢實踐.實踐過程中,則要重視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了解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生討論對創新評價的進一步改進.每次學習及實踐都要有記錄,可以隨時回顧,避免重復出現同一類的問題.
3.2 豐富參與方式,體現學生主體
在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評價中,教師應該將“學生主體”作為新型評價模式的根基.鑒于初中生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素養尚不完善,以及盡可能保障課堂教學流程的順暢進行,教師應該豐富學生參與評價的方式.在每次學生參與完評價后,教師還應組織“評價的評價”,帶領學生反思評價中是否存在問題.比如,隱晦自身的不足、夸大同學的缺點或者把自己在學習上的缺陷歸結于教學,等等.這樣既能不斷提升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性,又能持續增強學生評價的能力,讓評價越來越全面、深入和準確.
例如 在學習“一次函數”一章之后,教師可以讓同學們獨立繪制本章學習內容的思維導圖.核心是“一次函數”,分支則要包括“一次函數與方程等舊知的關系”“一次函數的定義”“一次函數圖象的特點”“一次函數的應用及其例子”等.繪制完成后,同學們互相交換,尋找對方思維導圖中的明顯不足和錯誤.這既是終結性評價,又反映了學生在本章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教師再展示之前過程性評價的記錄,請同學們自己說一說有哪些地方進步或者退步了,本次評價活動的結果是否準確反映了真實情況等.
3.3 創新評價內容,著眼長遠發展
教學評一體化下模式下的教學評價應該起到對師生的指導作用,這種指導不僅是師生當前所暴露出來的缺點,還應著眼于長遠發展.比如剛才的例子,學生可能就會從評價中看到自己在本章的學習方法并沒有很大的改進,學習效率比較低,對知識的掌握不牢靠,進而師生共同尋找更適合該名學生的學習方法,利于其今后長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提升.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的長遠發展,將評價在這方面的作用延展開去,教師應與學生一起積極創新評價內容,有效反映學生的各方面情況.
例如 在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應該組織小組自評和小組互評,其中包括小組內部成員的自評與互評.對于內部的自評與互評,內容上應該包括成員的責任意識、對小組的學習貢獻、表現出的學習信心、是否有勇氣發言等,評價的形式可以采用給☆的方式.小組間的評價,內容則要包括是否在小組間有意見分歧的時候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對其他小組是否足夠尊重,有沒有幫助本組糾正了一些認識或者合作方面的錯誤,等等.最后,教師再對同學們的評價予以總結并提供針對性的建議.
3.4 科學介入干預,師生共同成長
在評價工作中,教師的干預是必然存在的.即使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教師也要介入進去,對學生的評價進行歸納和總結.這方面需要多加注意的是注重介入的科學性,要把握好介入的時機和干預的程度.比如,學生已經通過自評和互評發現了問題并自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試著調整了學習方法,那么教師就可以暫時不介入.反之,學生在學習上較為迷茫,不清楚自己存在的問題或者找到的解決辦法不對,那么教師就要及時介入進去,讓學生少走彎路.這對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來說也是一種提升.
例如 學習“感受可能性”的時候,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足,不能把具體事件抽象成較為簡單、明了的數學問題,而總是糾結在具體的文字細節上“胡思亂想”,造成判斷可能性的效率和準確度都比較低.但學生自己并不清楚這一點,想到的解決辦法是減少思考時間,盡快給出結論.教師在評價中發現這一點后,就要介入進去.比如,專門制作一份微課視頻,交給有同樣問題的同學們并組織他們觀看、交流,嘗試互相提問、進行數學抽象和數學思考,利用集體的智慧明確問題并加以解決,教師則因此找到了幫助學生突破難點的一個有效方法.
4 結語
總之,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深入理解這種要求并展開積極的教學創新.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教學評價方法,以此推動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的落實及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諸應星.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23.
[2]康曉靈.初中數學“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教學設計探索——以第一輪復習《軸對稱》B層復習為例[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研究與創新網絡總結年會論文集(四).[出版者不詳],2022:3.
[3]呂晶晶.初中數學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測評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23.
[4]路芙蓉.表現性評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23.
[5]李萌萌.SOLO分類理論下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與評價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