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職生;會計專業;實踐能力
中職會計實踐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教學內容相對單一,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實際操作和案例分析的環節。教學手段較為傳統,多數仍以課堂講授為主,缺乏創新的教學方法和工具的應用。實踐教學資源相對有限,學校缺乏先進的會計實驗室和與企業的合作機會。因此,有必要通過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和擴充教學資源等方面進行改進,以提高中職會計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會計實戰教學分很多項目,根據不同的學習情況進行學習板塊重點與難點項目設計。例如,手工做賬與電算會計不同的計算方式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指導與課后練習。企業會計與政府會計的區別,不同的會計做賬方式設計分類教學演練,把繁雜的教學內容有條理地整理與規劃,逐個板塊進行演練與通關,保證整體教學流程有序有效。
體驗式教育既能模擬課堂情況,又能與校外企業加強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在實踐中增長閱歷。對于中職學生而言,畢業后適應社會發展,順利進入社會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如果能通過加入公司,能體驗會計專業的實際發展,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前景有幫助。通過深化產學合作,學生可以在實習過程中感受會計專業的真實就業環境,發現自己在學習會計行業知識方面的不足,從而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會計的實踐性教學需要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進行融合,實現相輔相成的目標。為了達成此目標,就應當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靈活的實踐能力,教師缺乏實踐類的經驗,學校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建立教師的實踐培訓基地,利用頂崗實習、理論指導來加強和各個單位的溝通和聯系,幫助教師深入了解會計業務的實踐操作流程與方式。這樣教師就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可以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
在新時代中職會計教育中,強化實踐教學成為突破傳統的重要一環。不再將重心僅限于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是注重學生實際操作的培養。例如,學生可通過模擬企業實際運營的案例學習,運用先進的會計軟件進行財務管理和分析。這種實踐性學習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培養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實操能力。這樣的綜合素養培養使學生更具競爭力,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企業的需求和挑戰。
虛擬實驗室是一種利用計算機技術和模擬軟件搭建的實驗環境,可以模擬真實的會計實驗操作。通過虛擬實驗室軟件,學生可以進行實踐演練,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利用虛擬實驗室軟件,學生可以在計算機上進行各種會計實驗,如賬務處理、財務報表編制等。學生可以按照真實的流程和操作要求,完成虛擬實驗,實踐應用所學的會計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實踐演練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會計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虛擬實驗室還提供了可視化的學習環境,學生可以直觀地觀察和理解會計實驗過程中的各種概念和原理。通過模擬軟件的圖像和動態效果,學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賬務處理、財務報表編制等會計操作的具體步驟和結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