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既是馬克思、恩格斯公開無產階級政黨自身主張的政治綱領,也是馬克思、恩格斯團結、組織、動員無產階級的生動教材,其中蘊含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科學價值。新時代,習近平結合當前實際,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提出了許多論斷。習近平一是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功能、人文認知功能的認識;二是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具體目標以及《宣言》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內容的認識;三是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原則、實踐方法的認識。這對開展與完善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思想政治教育;習近平;意識形態
[作者簡介]孫魯霞:湖南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張微東: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DOI]10.19377/j.cnki.43-1531/g0.2024.02.011
習近平指出:“《共產黨宣言》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理論寶庫,作出的理論貢獻是多方面的,值得我們反復學習、深入研究,不斷從中汲取思想營養。”(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J].求是,2019(22):7.)《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既是馬克思、恩格斯公開無產階級政黨自身主張的政治綱領,也是馬克思、恩格斯團結無產階級、組織無產階級、動員無產階級的生動教材,其中蘊含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科學價值。新時代,習近平從時代和實踐的需要出發,結合當前發展實際,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提出了許多論斷,其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功能、人文認知功能的認識,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具體目標以及《宣言》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內容的認識,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原則、實踐方法的認識,這對開展與完善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nCuJs2eqm4dwzELs+/yC1A==指導意義。
一 習近平豐富和發展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想
《宣言》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無產階級革命中的重要性,指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激發無產階級的革命意志、階級意識的意識形態功能以及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增強人的精神力量的人文認知功能。
(一)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功能的認識
《宣言》指出:“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以便德國工人能夠立刻利用資產階級統治所必然帶來的社會的和政治的條件作為反對資產階級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國的反動階級之后立即開始反對資產階級本身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無產階級的階級覺悟并非與生俱來的,它是無產階級自身科學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結果;也不是自發產生的,是一代又一代先進的共產黨人進行廣泛、細致、全面、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果。《宣言》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功能,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激發和啟發無產階級的革命意志、階級意識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使無產階級認識到自身的階級狀況,喚醒了無產階級堅定的革命意志。馬克思指出:“為了激起人民的勇氣,必須使他們對自己大吃一驚,這樣才能實現德國人民的不可抗拒的要求,而各國人民的要求本身則是能使這些要求得到滿足的決定性原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具體做法則是“應當讓受現實壓迫的人意識到壓迫,從而使現實的壓迫更加沉重;應當公開恥辱,從而使恥辱更加恥辱。”(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7.)也就是說,應當公開無產階級所受到的現實壓迫,讓無產階級認識到自身階級悲慘的現實狀況。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進一步深化了這一觀點,指出:“流氓無產階級是舊社會最下層中消極的腐化的部分,他們在一些地方也被無產階級革命卷到運動里來,但是,由于他們的整個生活狀況,他們更甘心于被人收買,去干反動的勾當。”(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宣言》以“流氓無產階級”為例,更加確證了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堅定革命意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使無產階級產生共產主義意識,實現理論武裝。“在同這種制度進行的斗爭中,批判不是頭腦的激情,它是激情的頭腦。”(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堅定的革命意志在無產階級心中激起的革命熱情,并不能夠代替理論的科學指引,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還必須發揮理論武裝的作用,以科學的理論指導工人的革命運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宣言》本身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公開共產黨政治綱領和批判形形色色社會主義錯誤思潮的思想產物,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典范之作。
習近平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功能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和理解。他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與《宣言》創作的時代相比,當代中國發生了許多新變化。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根本對立、資產階級滅亡的必然性和無產階級勝利的必然性早已深入人心。雖仍不斷有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和侵擾,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已經成為社會主旋律。習近平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現實,對更好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功能提出了新的實踐要求。他指出:“舉旗幟,就是要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2.)可以看到,與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對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功能的發揮更強調進行階級之間的意識形態斗爭不同的是,習近平更加強調正本清源、守正創新,這正是結合中國具體實際情況創造性豐富和發展的結果。
(二)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認知功能的認識
馬克思、恩格斯在回應資產者對共產黨人教育觀點的種種指責中,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具有意識形態功能,是作為維護階級統治、傳播意識形態的工具而存在;同時進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還具有人文認知功能,即非意識形態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特定的精神生產方式能夠通過建構意義世界和傳播主流文化,滿足人的精神需要,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精神滋養和價值支撐。《宣言》指出:“共產黨人并沒有發明社會對教育的作用;他們僅僅是要改變這種作用的性質,要使教育擺脫統治階級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馬克思、恩格斯在這里提到的“使教育擺脫統治階級的影響”指的是擺脫資產者的階級教育。這種階級教育不僅不會使絕大多數人擺脫生活的悲慘境地,也不會改變絕大多數人精神的貧乏狀態,相反“資產者唯恐失去的那種教育,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把人訓練成機器。”(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因為這種階級教育是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面貌的教育,是為了維護現行資本主義社會永恒運轉的教育,是為了資本能夠理所當然榨取剩余價值的教育。因此,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發揮社會對教育的作用。但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強調的“共產黨人沒有發明社會對教育的作用”,因而在他們看來,絕不是要用社會教育替代階級教育,而是凸顯教育本身除了具有意識形態功能外,還具有人文認知功能。這種功能決定了教育在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之外,對人本身精神需求的滿足、精神力量的增強都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繼承了《宣言》的相關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文認知功能有著深刻把握,既將其運用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中,又在此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關于“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論述。第一,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必要性。習近平立足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揭示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承擔著“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使命任務。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強調:“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9.)因此,經濟建設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物質條件的同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也要不斷滿足人民精神需要,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第二,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實踐要求。一方面,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習近平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7.)在他看來,人民是歷史的劇作者,也是歷史的劇中人,必須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要注重滿足與提高相統一。習近平強調:“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多宣傳報道人民群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精神需求。”(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48-149.)可以看到,馬克思、恩格斯是在意識形態批判語境下,強調“要使教育擺脫統治階級的影響”,發揮人文認知功能。而習近平則是強調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進程中,“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兩者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都是在回答各自時代提出的問題中產生和發展的。
二 習近平豐富和發展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思想
《宣言》具有濃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蘊,它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根本目標,蘊含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對于上述《宣言》的相關思想,習近平都有所豐富和發展。
(一)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的認識
《宣言》指出:“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這一論斷深刻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是將反映一定階級物質利益的思想體系灌輸和教化給社會成員。在馬克思、恩格斯創作完成《宣言》的歷史時代,掌握物質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往往通過掌握精神生產資料,將反映自身階級根本利益的思想體系、道德規范宣稱為代表全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并在社會范圍內廣泛傳播,使其成為占主導地位的思想內容。工人群眾沒有任何自身的物質生產資料、精神生產資料,也根本不可能生活在意識形態的真空中,因而工人群眾的生活和頭腦中到處充斥著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在資產階級意識的長期裹挾之下,工人群眾心中的價值原則和思想觀念不僅長期處于混亂,甚至在迷惑之中逐漸淡忘了無產與有產之間的對立性。也正是出于這一現實緣由,《宣言》明確提出要通過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啟發工人群眾從根本上意識到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這具體包含兩重含義:一是認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不可協調的對抗性。資產階級的消費和享受是建立在無產階級的生產和苦難基礎上的,資產階級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即無產階級;二是認識到資產階級滅亡的必然性和無產階級勝利的必然性。資產階級在歷史發展中曾經起過革命的作用,但正像它取代封建地主階級一樣,也必然會被代表著未來、更加先進的無產階級取代。簡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屬性是政治性,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廣大工人群眾頭腦中“灌輸”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消解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在無產階級隊伍中“鍛造”階級意識,使其不斷投身偉大的共產主義革命和實踐。
習近平繼承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質屬性的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這個本質規定有著深刻理解,并對新時代的宣傳思想工作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性提出了具體實踐要求。第一,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習近平強調:“要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4.)在他看來,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始終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才能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防止被西方價值觀滲透和分化。第二,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二)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具體目標的認識
《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人的生存與發展的落腳點并不在于滿足基本需要而維持生存,也不停留于維系和協調社會關系而適應社會,而是實現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上是圍繞人、培育人、塑造人的實踐活動。在這一意義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也就是實現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主要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實現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賦予無產階級認識自己、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的能力。二是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實現個人的精神發展,更要實現一切人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賦予無產階級為共產主義社會服務的使命和力量,引導無產階級為實現自身解放和人類解放的歷史使命而奮斗。但需要注意的是,實現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目標是根本性的,為了不使思想政治教育落于抽象和空洞,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我們還必須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目標或階段性目標。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回應資產階級責難共產黨人要取消家庭教育而代之以社會教育時所指出的:“而你們的教育不也是由社會決定的嗎?不也是由你們進行教育時所處的那種社會關系決定的嗎?”(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會關系而決定其性質的,也必須根據一定的具體社會關系來開展實踐活動,其在不同的社會中有不同的具體目標。
習近平繼承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思想,始終將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他指出:“必須認識到,我們現在的努力以及將來多少代人的持續努力,都是朝著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個大目標前進的。”(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朝著這個根本目標前進的。在這一基礎上,習近平更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目標。他強調:“我們要全面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歷史過程,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像馬克思那樣,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M].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62.)習近平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明確地提出了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目標,強調“我們培養人的目標是什么要搞清楚,現在非常明確堅定地提出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182.)與此同時,他進一步提出了這一具體目標的實現途徑,即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五種教育方式共同作用,多方面、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質,開發人的潛能。從“根本目標”到“具體目標”的深入認識,反映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從一國到多國的演變過程,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守正創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三)深化了對《宣言》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內容的認識
《宣言》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的重要著作。這些觀點和意圖主要涵蓋了四個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內容。一是關于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直至最后滅亡的內容。《宣言》闡釋了資本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指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不可協調的基本矛盾,指明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根本對立,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無產階級必然勝利的發展趨勢。以這些內容教育工人,不僅能夠使工人們自覺組織成為階級,認識到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性,更能夠使無產階級認識到自身的先進性及其使命任務,以更加主動的精神面貌和自覺的革命實踐推動社會進步。二是關于共產黨的綱領、宗旨和目標的內容。《宣言》闡述了全世界共產黨人的最高綱領即實現共產主義,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特點和斗爭策略,指明了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進隊伍,分析了共產黨的最終奮斗目標和近期奮斗目標之間的關系。以這些內容教育無產階級,不僅能夠筑牢無產階級的崇高信仰,也能夠激發無產階級對當前任務的堅定意志,從而更好投入革命現實。三是關于對各種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錯誤思想進行反駁的內容。《宣言》對各種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錯誤思想進行了反駁,闡明了共產主義理想的科學性和共產主義運動的必然性。對這些錯誤思潮的仔細辨認和揭露批判,能夠幫助工人厘清頭腦中的混亂,不斷為吸收科學的無產階級世界觀騰出思想空間。四是關于無產階級歷史使命的內容。《宣言》幫助無產階級認識到,只有自己才能解放自己,無產階級是最先進的階級,共產主義代表著社會發展的未來,從而激勵無產階級既為共產主義而奮斗,又為一切人的自由發展而奮斗。
《宣言》問世距今已176周年,其中的一些篇章和論斷早已不可能直接拿來解決當下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在世時就說過,《共產黨宣言》的“某些地方本來可以作一些修改”或者“有不同的寫法”,但它“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也即是在解決具體實際問題中所闡發的理論原理,仍然能夠被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內容。
習近平同馬克思、恩格斯一樣,堅決反對教條式地對待《宣言》,強調將《宣言》中的基本原理作為研究內容、學習內容,指出:“《共產黨宣言》雖然誕生于170年前,但其闡述的基本原理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我說過,‘如果心里覺得不踏實,就去鉆研經典著作,《共產黨宣言》多看幾遍’,講的就是溫故知新的道理。”(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J].求是,2019(22):9.)在這一基礎上,他進一步強調要運用《宣言》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將活的、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即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內容,指出:“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J].求是,2019(22):11.)既要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要深刻理解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這是習近平立足歷史唯物主義根本立場,對《宣言》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內容的豐富和發展。
三 習近平豐富和發展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略的思想
新時代,習近平在繼承《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略思想的基礎上,從時代和實踐的需要出發,結合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宣言》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原則和方法的認識,提出了許多原創性的論斷。
(一)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原則的認識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表明了共產黨人不同于那些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家總是打著共同利益的旗號,以欺騙的方式到處兜售和宣揚代表本階級利益的理論學說。共產黨人就是要旗幟鮮明、直言不諱地對群眾開展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在意志喚醒和理論武裝中,指導群眾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推翻統治階級的統治,實現全人類的解放。這一論斷深刻表明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旗幟鮮明。需要注意到的是,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宣言》向全世界公開說明共產黨人的觀點、目的和意圖,也是出于一種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現實考量。一方面,共產主義面對被整個歐洲勢力“圍剿”的險惡環境,需要通過公開聲明來團結全世界無產者。因此需要“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包括無產者自身對共產主義的認識還不明確甚至是錯誤的。“又有哪一個反對黨不拿共產主義這個罪名去回敬更進步的反對黨人和自己的反動敵人呢?”(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總而言之,《宣言》強調了旗幟鮮明是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原則,但我們也要看到馬克思、恩格斯堅持旗幟鮮明原則下的現實考量,切不能一味地講鮮明,而忽視了說服教育。
習近平繼承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原則的思想,同樣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黨性,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方面,習近平鮮明指出:“所有宣傳思想部門和單位,所有宣傳思想戰線上的黨員、干部都要旗幟鮮明堅持黨性原則。”(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4.)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方面,習近平強調:“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這就要求我們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在他看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對于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具有深遠意義。因此,“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在這一基礎上,習近平進一步分析了旗幟鮮明講政治與理直氣壯講道理之間的辯證關系,他指出:“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雖然沒有明確地表達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的思想,但這一思想卻蘊含于《宣言》本身的創作實踐中。《宣言》作為共產黨人公開自己的觀點、目的、意圖的政治綱領,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飽含革命激情,短小精悍的篇幅盡顯宏大敘事,實現了政治性和學理性的高度統一。習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方面創造性地提出關于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的方法論原則,既體現了其作為馬克思主義者高度的理論自覺,同時也反映了其作為共產黨人的鮮明的政治立場。
(二)深化了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的認識
《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在論析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對工人運動的貢獻時、在給最先進國家提出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時,總結了兩個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第一,理論教育法。《宣言》指出:“但是,這些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這些著作抨擊現存社會的全部基礎。因此,它們提供了啟發工人覺悟的極為寶貴的材料。”(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3.)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盡管空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著作對未來社會的描述建立在幻想之上,但這些著作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全面批判和辛辣諷刺,仍然是使工人明確地認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敵對的理論資源。在這一意義上,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可以通過理論教育啟發工人覺悟,不斷鍛造工人群眾階級意識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實際上,這種理論教育法不僅僅表現為武裝工人群眾的頭腦,也表現為不斷批判錯誤思潮和非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為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占領工人的頭腦騰出“空間”。第二,把教育同物質生產結合起來。《宣言》中指出:“對所有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取消現在這種形式的兒童的工廠勞動。把教育同物質生產結合起來,等等。”(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簡單化地將無產階級政治覺悟的提升全部歸結于理論教育,而是辯證地看到無產階級在物質生產過程中也能獲得大量教育。這里的教育既包含自然科學、歷史科學的知識教育也包含思想道德教育,但無論是哪種教育,都體現了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視域中,生產勞動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絕不能忽視勞動實踐對人的塑造作用。
習近平繼承了《宣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法的思想,不斷賦予老方法新的時代內涵。第一,豐富和發展了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育法的思想。習近平同樣高度重視理論教育法,并從不同維度充分肯定了理論教育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歷史維度出發,他指出:“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教育,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中國的事情是我們的看家本領。”(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41.)從現實維度出發,他指出:“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大國執政,面對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8.)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理論教育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在這一基礎上,習近平進一步提出了運用理論教育法必須要抓好理論素質提升和理論聯系實際這兩個重要環節。首先,理論素質提升是基礎,習近平多次強調:“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常學常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9.)其次,理論聯系實際是關鍵。習近平明確指出:“我們黨是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2.)在他看來,只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問題導向,才能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第二,豐富和發展了把教育同物質生產結合起來的思想。習近平充分肯定和認同勞動對人的塑造作用,指出:“新時代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186.)在此基礎上,習近平進一步揭示了勞動育人的獨特價值,即“勞動可以樹德、可以增智、可以強體、可以育美。”(習近平.論黨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177.)習近平豐富和發展的這些原創性思想對開展與完善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實際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XI Jinping’s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N Luxia,ZHANG Weidong
Abstract:The Communist Manifesto is both the political programme advocated by Marx and Engels that announce the proletarian party’s own claims and a vivid textbook in which Marx and Engels united,organized and mobilized the proletariat. It contains rich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arxis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ill has scientific values today. In the new era,XI Jinping started from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practice,combine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creative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anifesto,and put forward many original assertions. First,XI Jinping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ical functions and human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cond,XI Jinping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pecific goals,and the basic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ained in the manifesto. Third,XI Jinping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XI Jinping have extremel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actual work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the Communist Manifesto;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XI Jinping;Ideology
About the author:SUN Luxia,lecturer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of Hunan University,specialis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ZHANG Weidong,doctoral candidate of the School of Marxism,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基金項目]本文系共青團中央“青少年發展研究”課題“新時代青少年實踐教育研究”(23JH05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重要論述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研究”(23YJA710011)、“中南大學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