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4歲的方女士感覺右側肩膀的不適感越來越強烈。以前是在做擦玻璃、擦地這些家務活兒時,胳膊抬不起來,但經過休息可以好轉。現在即便不做體力勞動,還是感覺肩膀酸痛,活動受限制。就連梳頭、穿衣服、如廁都成了大問題。方女士只得前往醫院就診。經過檢查,她被診斷為肩周炎,需要在規范治療的基礎上配合康復運動,才能盡快擺脫疼痛,恢復肩關節的正常功能。
走近“折磨人”的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的無菌性炎癥。在炎癥影響下,患者的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會發生攣縮粘連,導致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等癥狀,患處受涼后癥狀會加重。所謂“無菌性炎癥”,是指病變位置不存在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由物理、化學等因素引起的炎癥反應。因此,抗菌類藥物對該病沒有治療效果。
肩周炎的患者多為50歲以上人群,因此該病也被稱為“五十肩”。患者的主要癥狀為肩關節活動嚴重受限,如同被凍住一樣,所以該病又被叫作凍結肩、凝肩。由于患處有畏寒、怕冷表現,著涼可加重疾病表現,夏季也有涼風透骨之感,肩周炎又叫漏風肩。患者患側關節囊會發生攣縮粘連,因此該病也稱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其中,凍結肩的叫法更為大眾所熟知。
根據病因,肩周炎可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兩種類型。繼發性肩周炎有明確的誘因,比如肩袖疾病、骨折、手術外傷等。原發性肩周炎的病因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軟組織退行性變、過度使用肩部進行體力勞動、長期姿勢不良等因素相關。
患者千萬不要持有“人老了活動都不利索,這是正常的現象”“活動不方便就忍一忍”等錯誤觀念。只有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和功能鍛煉,才能“解凍”肩膀,讓患者自如地生活,幸福地擁抱親人。
實用訓練動作助您康復
肩周炎的常規治療方法包括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局部封閉治療、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松解治療等。按摩、針刺、艾灸等中醫治療方法,對于該病也有不錯的療效。同時,臨床實踐證明,肩周炎患者進行科學、適度的康復運動,能夠改善肩部血液循環,促進關節滑液分泌,增加軟組織的延展性,有效提高肩關節活動度,降低疼痛感受。
1.招財貓訓練
站姿或坐姿練習均可。患者坐姿練習時,應端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床邊,雙腳踩實地面,保持上身直立,不可彎腰駝背。以站姿練習時,應使雙腳與肩同寬,抬頭挺胸,收緊腹部。
平伸患側手臂,讓手臂與地面平行。如果肩疼,手臂不能平伸,可以將其伸至自己能忍受的最高高度。曲肘,使小臂和大臂呈90度,手握拳,模仿招財貓的動作,緩慢向正前方落下患側小臂,使其與地面平行,然后舉起小臂。動作要慢,始終保持大臂與地面平行。患側小臂起落20次為1組,每日可做2~3組。
2.端肩訓練
站姿、坐姿訓練均可。雙腳踩實地面,抬頭挺胸,手臂自然下垂,手肘緊貼身體。舉起患側小臂,屈肘,小臂與大臂呈90度。手握一個2千克的小啞鈴,將患側肩膀上抬至自己能力范圍內最高處,然后落下。練習過程中慢起慢落,調節呼吸節奏。端肩20次為1組,每天可做2~3組。
3.爬墻訓練
站在距墻面20厘米處,面對墻壁,雙腳與肩同寬。患側手指在墻面上緩慢向上移動,移動至自己感覺疼痛的位置。在此處堅持10~15秒,讓自己適應一會兒。有可能的話,手指再往上爬一點,堅持10~15秒。手臂下落時不要甩臂迅速落下,應慢慢將其移動至體側。可反復做3次。
4.直臂畫圈訓練
保持站立,雙腳與肩同寬。以髖部為最下限,以胳膊能抬起的最高點為上限,伸直患側手臂,進行畫圈動作。畫圈的過程要慢,如果肩部活動受限,可以適當調整動作幅度。患側手臂順時針畫圈20次,逆時針畫圈20次,每日練習3次。
5.摸耳訓練
站姿、坐姿訓練均可,雙腳踩實地面,保持上身直立。用患側手摸同側的耳朵,如果肩部沒有疼痛感,可繼續摸頭頂。如果感覺疼痛,可停留10~15秒后將手緩慢移動至頭頂,最后將手移動至對側耳朵、對側肩膀處。如果疼痛感難以忍受,也可以將手停留在自己能力范圍的最遠處。每日練習3次。
6.彈力帶擴胸訓練
站姿、坐姿訓練均可。抬頭挺胸,肩部打開,大臂夾住身體,小臂和大臂保持90度,雙手分別握住彈力帶的一側向外拉動,直至能達到的最大限度,保持5秒,再緩慢歸位。20次為1組,每日可練習2~3組。
7.彈力帶斜拉訓練
保持站立,雙腳與髖同寬。彈力帶的一頭踩在患側腳下,另一側握在患側手中,手向斜上方拉動彈力帶,然后緩慢落下。手臂伸開后應與身體保持垂直。20次為1組,每日可做2~3組。
8.彎腰晃肩訓練
以餐桌、書桌、窗臺等高度合適、不易搖晃的物體作為支撐,健側手臂扶住支撐物,身體前傾,注意使頭部與上半身呈一條直線。患側手臂正常垂下,然后向前后、左右各晃動30次,每個方向均晃動至自己能達到的最大限度。練習過程中應適當控制手臂晃動的速度和幅度,不要來回甩動。練習結束后起身要慢,以防低血壓的發生。
以上動作既可以一次做完,也可以在一天中分多次練習。康復訓練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如果感覺疼痛難忍,應及時停止。此外,平時注意肩部保暖,糾正錯誤體態,避免久坐、負重,睡覺時避免長時間壓迫一側手臂,對于預防和緩解肩周炎也有一定幫助。
★溫馨提示:要提醒各位讀者,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罹患肩周炎的表現。很多其他疾病,如肩袖損傷、頸椎病、心臟疾病等,也可能導致肩部疼痛。如果出現持續的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等情況,應第一時間就醫,不能自行服藥或擅自進行康復訓練,以免延誤治療時機。